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翕當代|代大權創作自述《胡思亂想十七拍》

由 翕兮文化art 發表于 人文2022-09-09
簡介版畫之線與國畫之線的審美向度之所以不同,首先是材質工具的客觀條件決定的,更重要的是畫家主觀意識對版畫本體價值的判斷,從上一世紀三十年代的新興木刻時代一直到今天,許多版畫大家都在揣摩測度版畫的線,探究它既不同於國畫用線,又要接通東方繪畫的審美

一知半解且要九是什麼生肖

翕當代 | 代大權創作自述《胡思亂想十七拍》

翕兮文化

2022-06-15 11:30

發表於上海

翕當代|代大權創作自述《胡思亂想十七拍》

翕當代|代大權創作自述《胡思亂想十七拍》

代大權《陌生的熟人》

——代大權《胡思亂想十七拍》

一:

破形如破繭,不從形的繭殼出逃出,就永遠別指望化蛾成蝶,也永遠別指望展翹飛躍,中國傳統繪畫很早就意識到形與神的關係,從形神兼備到形盡神至,沒有固執在形的再現上,而更注重神的表現,讓藝術與科學各司其職,各歸其任,使主觀表現一直佔據主位,而客觀再現叨陪未座,這與當時藝術的獨立性,表現的獨特性,意會的獨到性有著直接和重要的關係,藝術無論是與經濟還是政治,都不混搭,都不從屬,都不決定,各自的生命形態涇渭分明,各自的存在價值自主獨立,所以無論進步也好退步也罷,都是各負其責自作自受。

二:

以冰霜之操自立,運刀斧之功斫成。

三:

苦難如同麥粒,被收割的變成饅頭,變成大糞,而掉進土裡的才是種子,才是希望。

四:

什麼是滯脹現象?就是經濟停滯,通貨膨脹,市場的滯脹帶給社會的是發展受阻甚至執行倒退,藝術的滯脹則是思想停滯,表現膨脹,結果必然是社會文化的混亂。

翕當代|代大權創作自述《胡思亂想十七拍》

代大權《呼吸道》90x60cm 木刻2020

五:

好多年前,楊曉陽先生執掌國家畫院,國畫油畫版畫雕塑等八個專業院初建,國家強調文化自信,畫院落實中央精神,從那時起,原來門庭冷落的紫竹院畫院舊址一下熱鬧了起來,嬋娟躞蹀春風裡,揮手搖鞭楊柳堤,車都無法開進挺大的院落中,只能停在隔壁的首師大北二院,停一次就是一頓飯錢。楊曉陽先生初心難忘,履職中國文化藝術發展促進會後又開始推動美術事業的新發展,版畫專業委員會暨版畫院正是在這樣一個背景下正式建立,今天的展覽既有履新的勇氣,也有溫故的情懷。版畫在中國歷史久遠,從肖形印和銅鑄鼎到現在平凹凸漏和綜合版,久遠的歷史一直鐫刻著國家與民族發展的形象,和時代同行,與社會共進,向人民致敬,大量佳構名作都承截著文化自覺和自信的理念,幾代版畫人堅韌的努力,才有今天展現於觀者眼前的作品,今天的版畫無論是藝術形式還是審美理念都與過去的版畫不再相同,但相同的是初心,是信心,是決心,在國家發展的大格局中,始終有版畫努力的身影,在文明前行的大視野中,始終有版畫藝術的形象,在美術創作的旅途中,每一步都有每一步的驚喜,每一步也都有每一步的麻煩,這也正是藝術的魅力所在,積攢驚喜,解決麻煩,成就一件又一件好的作品,版畫的魅力不但如此,還要有更多的堅韌,追求久長,更多的專注,達到精專,只有做到久長與精專,才能透過作品,使今天的觀者達到審美的愉悅和享受,才不辱使命,不負人生。

翕當代|代大權創作自述《胡思亂想十七拍》

代大權《索爾任尼琴》70x51cm 木刻2022

六:

必須確定市場化絕對邊界和效用邊際,必須透過制度和政策實施有效控制。中國要建立真正的文化與藝術的市場,而不應該建立“賭場”,更不應該建立“屠宰場”。

七:

我很小的時候就聽說過人也是動物,很吃驚很惶恐,怎麼也無法把人和動物疊印重和,步入晚境才明白動物與人在大自然中是平等的生命物種,人與自然的合諧,從尊重動物開始,把動物之靈歸入萬物有靈,做了虧心事也多想想鄰家的阿貓阿狗會怎麼想。人從動物身上學到的,遠比動物從人身上學到的要多的多,因此畫家筆下的老虎,都可以是人的老師,生肖讓動物們每年換個老師,換一門課程,十二門課程和老師一路教下來,人人都是好學生。

翕當代|代大權創作自述《胡思亂想十七拍》

代大權《陳寅恪像》90x45cm 木刻2020

八:

表現的進口常常決定著審美的出口,表現技藝的高低也直接影響著觀賞價值的多少。對於針對少兒的美術創作,不能以為僅是給少年兒童觀看,就可以掉以輕心,就不很認真,孰不知在少年兒童這種一知半解的年齡段,對形與色的感受較之成人更直接更敏感,對形與色留下的印象甚至會是一生的記憶,既不能直接用成人的繪畫替代,也不能裝嫩裝幼稚,而是發自內心的單純和誠實,想想什麼是羞於見人的,可能正是單純,想想什麼是深藏不露的,可能正是誠實,能讓少年兒童喜歡的,不必先讓成人們首肯,物歸原主,再識初心。

翕當代|代大權創作自述《胡思亂想十七拍》

代大權《偷窺》117x73cm 木刻2019

九:

良善與愚蠢常常是一張紙的距離,信了這張紙,就不僅良善也很愚蠢,不信這張紙,底線還在,良善還在。

十:

黑格爾在《精神現象學》中曾說現代社會是一個“所有的原子個體一律平等,都像每個個體一樣,各算是一個個人”,在青年人的版畫展中,觀眾將從新的版畫作品中再一次意識到黑格爾所謂的平等意識才是這樣的展覽的宗旨,藝術作品所比較的不僅是表現的獨到,技能的精專和尺幅的大小,更重要是精神,精神的比較才是穿透畫面而直指人的比較,是畫家與畫家,青春與青春,純潔與純潔的比較,比較的前提正是平等,策劃、組織和評選的不同環節貫穿一線的是平等,已經功成已經名就的版畫家對展覽的觀注是平等,全國各地五湖四海的青年版畫家所寄望展覽的,還是平等,平等讓藝術的比較客觀公正,平等讓精神的比較真摯切實。

翕當代|代大權創作自述《胡思亂想十七拍》

代大權《甦醒》119x98cm 木刻2022

人人都懷有成名成家的夢想,在青年尤為強烈,一旦發現作品所投的展覽不公正,不平等,要麼像盆景一樣踡縮身形跪求耽玩,要麼像野草一樣淡蕩春風,清泠白露,人生的選擇雖也是平等的,結果卻並不平常。青春是詩意的季節,片言隻語都帶著花香,尋章摘句都透岀綠意,生命就是對紅花綠葉的親膩,就是親吻著春風春雨,所以令人神往又渴望飛揚,卻不可能永久的據有。當回首青春時,能留下的都很浪漫,都很傷感,也都很頑強。對於如何讓這樣一個敏感的展覽更為平等,那些已走過青春步入暮年的參予老師們都明白,當社會形成主流意志時,要格外關注個體的存在,它決定了這意志的品質,當社會追捧多元時,要特別強調共性的體識,讓多元豐潤有序。尤其生活在共性生態環境的當下,對於強調個性的青年藝術家,務必明白共性的時間條件是同時,空間條件是同在,此時此地的共在是共性存在的條件,共在又為共識奠定了基礎,離開條件與基礎,共性就無法成立,就不真實,就達不到共同之和,發現共同之和與強調和而不同是一件事的兩方面,尊重共性現實與追求個性發展同樣重要,這實際是把眾人與自己置於同一語境中的平等,而擁有更開闊更客觀的比較。盆景雖蟠木根柢,輪囷離奇,卻只為萬乘器者容,野草以其能越攣拘之語,馳域外之議,獨觀乎昭曠之道自由生長,才為天下先,才是飛揚青春的初心。

翕當代|代大權創作自述《胡思亂想十七拍》

代大權《重於泰山》400×300cm 黑白木刻2012

十一:

當社會形成主流意志時,要格外關注個體的存在,它決定了這意志的品質,決定了文明的方向,當社會追捧多元時,要特別強調共性的體識,讓多元整體有序。共性的時間條件是同時。空間條件是同在,此時此地的共在是共性存在的條件,共在又為共識奠定了基礎,離開條件與基礎,共性就無法成立,就不真實,就達不到共同之和,

十二:

紅色歷史的藝術表達需多元生動,目前的紅色主題、宏大主題越來越像藝術的"大躍進",畫家們生吞活剝歷史片段,照貓畫虎歷史人物,倉促上陣臨陣磨槍忙的不亦樂乎,但能留給後人留給歷史的佳構傑作實在不多。照片一樣復刻寫實不應該是唯一的藝術語言風格,宏大場面、群像展現也不應該是必須的藝術觀照,每位藝術家都應該從自己獨到的認知角度出發,以個性化、生動的表現語言和流暢舒展的畫面審美,呈現更加適應當代人尤其是年青族群的讀圖心理、閱讀習慣。

翕當代|代大權創作自述《胡思亂想十七拍》

代大權《封閉之城》120x69cm 木刻2020

十三:

經濟或政治從來沒有促進藝術本體的發展,更談不上藝術精神的昇華,它們在利用藝術做為自己的表現手段時,必然在扭曲藝術的本體,斫正藝術的向度,必然在削弱藝術自身的價值的同時,強化非藝術的價值,偽裝的寄居蟹一樣混淆視聽,干擾只能從反面印證藝術的真識,而不會從正面肯定藝術的價值。

十四:

柏格森認為物質是墮落於記憶中的影像,宇宙間的一切都是由生命所派生的,現實世界事物的千差萬別,柏格森認為物質是墮落於記憶中的影像,宇宙間的一切都是由生命所派生的,表明生命衝動派生萬物的方式千差萬別。他說這種衝動如同一個順時針方向旋轉的永遠不息的旋渦之流,生命向上衝,物質向下墜,而生物則是兩者的結合。生命衝動的向上運動總是企圖克服物質事物的阻礙,它的向下墜落也必然牽制向上的噴發。在人類那裡,生命之流受到的阻力最小,進化的可能性最大。而且人的生命可以克服物質障礙而獲自由,因此人的意志是自由的,靈魂可以不朽。在柏格森看來,生命不是物質,而是一種盲目的、 非理性的、永動不息而又不知疲憊的生命衝動。這種衝動變化是在時間上永不間歇地自發地流轉,故稱為“綿延”或“生命之流”。它像一條永流不息的意識長河,所以也稱為“意識流”。描寫只能讓人停留在相對事物之中,而得不到絕對的東西,要想得到絕對的東西,只能依靠直覺,直覺能使我們進入到物件的內部。

翕當代|代大權創作自述《胡思亂想十七拍》

代大權 郝彥傑 賀秦嶺 歌盡桃花(唐宋八大家)440x270cm 2016

現實中再多的不堪或不測,只有想通透了就不會更痛苦,畫面中再多的矛盾和麻煩,只有觀念確定了,只會讓畫家享受表現的快意,而這一被逐漸確定的所謂觀念,從哲學的角度看便是"智性直觀",德國唯心主義哲學家謝林曾這樣解釋"…這種直觀不是感性的,而是智性性,它不是以客觀事物或直觀事物為物件,而是以絕對同一體,以本身既不主觀也不客觀的東西為物件。這種直觀本身純粹是內(inner)直觀,它自己不能又變成客觀的:它只有透過第二種直觀才能變成客觀的,而這第二種直觀就是美感主觀"。美感的直觀在思想上選擇了主動,不信運命不信鬼神,只對人性之善執美好和堅卓的信念,對生活對人世的體識越豐厚,對藝術對精神的追索越空靈,一繁一簡,有動有靜,如莊子在《養生主》中曾說的"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現實的發生有如燭薪,精神於現實的超脫如火之無盡,藝術對於現實的智性直觀、美感直觀,不會停留在目視而是追求神遇,好的藝術家在現實生活中如十步一啄百步一飲的澤雉,不蘄畜乎樊中,雖然生活為許多畫家提供了雕龍畫鳳般精緻的學院之籠,但也有少許人卻不希冀不安心被豢養在籠子裡,他們的心更願意在彌望廣潒的天地間自由徜徉,在崩雲屑雨的海浪間奮力穿行,他明白現實的再現與藝術的表現之間,只有一個人的距離,那個人就是自己,自己對自己的提攜和重用,一旦超脫了現實名韁利鎖的覇絆,作品才不僅見功利,更見心力,面對現實的混濁油膩,這少許人在經年累月的藝術思考後,己逐漸形成了"遊心於淡"的內在修為,超脫生活的功利羈絆而遊弋於自己涵養審美心態的魂舍靈府,追求的是"使之和豫通而不失於兌"。

翕當代|代大權創作自述《胡思亂想十七拍》

代大權《百年之約》200x180cm 木刻2009

十五:

畫家的人性與材質的物性共同的努力,構成了藝術的表現性,不同畫種的物性價值在於不同材質的表現特徵,無論是油彩之於畫布,水墨之於畫紙,人都要藉助表現的工具,而工具的品質一旦與畫家的品質,材質的品質溶匯貫通為表現的品質,形成表現語言的整性性,便可達到中國古代文論中所說的"達名""類名"與"私名"的合諧,達名者,指具有普遍性的材質。類名者,指具有特殊性的工具。私名者,指具有個體性的畫家,如此博而能一,博取眾長為一己。但真正能認識到這“一己”則首先在人,在於畫家的人性品質,這是人與自然合諧共贏的品質,是人在與天鬥與地鬥,最終發現都是在與己鬥之後,人性品質的高低上下,決定了做為媒介的物性品質的高低上下,許多畫家始終不明白這個道理,不是把寶押在題材上,以為藉助故事的文字描述便可坐收藝術的表達之功,或是以為技法決定一切,一招鮮吃遍天,以時間之鐵杵去磨就個別之一針,當然還有其他非藝術本體的雞零狗碎,假藝術之名而名滿天下,因為不談人性品質,物性品質更無從談及。

翕當代|代大權創作自述《胡思亂想十七拍》

代大權《頑強的希望》80x50cm 木刻2003

十六:

中國傳統版畫的用線,實際一直在臨摹國畫的線描,即不強調錶現價值的各異,也不承認材質工具的不同,在以線刻為宗的複製版畫中,刀雖然無法與筆的輕盈靈動相比擬,卻因了精工巧匠的努力和懺誠,遮掩了斂嗓蹙舌的尷尬而幾可亂真,儘管版畫只是插畫配圖,尚不能獨立自主,但在當時因複製傳播之功,誠如魯迅先生所考證的,也有過很體面的歷史。同時無論佛教經卷的配圖,詩詞話本的插畫,都因製做工藝的需要而被人為的解構成畫、刻、印不同的工藝流程,畫工本人常常就是國畫線描的行家,刻技與印術無需操心,刻工講究運刀如有神助,刀技堪比庖丁,印工一絲不苟,真實再現筆上刀下的鴻爪雪泥。刀的命運一開始就被限定了,只能孜孜不倦摹仿毛筆的皴點勾勒,將線描的諸多描法“學說”的唯妙唯肖,全然不顧毛筆的柔韌與刻刀的鋼強截然相反的性格特徵,這種對物性特徵,物性精神視而不見的歷史並沒能長壽,當印刷術有了更新的發展時,版畫的複製命運便草草結束,刀摹仿筆的男旦式的技巧終歸是奇技淫巧罷了,或許能聊慰獵奇心理於一時,卻不能蒙敝表現的本質之所在。版畫之線與國畫之線的審美向度之所以不同,首先是材質工具的客觀條件決定的,更重要的是畫家主觀意識對版畫本體價值的判斷,從上一世紀三十年代的新興木刻時代一直到今天,許多版畫大家都在揣摩測度版畫的線,探究它既不同於國畫用線,又要接通東方繪畫的審美神經,線所構成的鬆緊張弛,長短錯落的語言對比,一定會形成版畫不可或缺的表達意志,表現的本質意義必然是畫家的人性與材質的物性相依互動,表裡和諧,從而趨向中國古代哲學所謂的道器並至,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這也是從積極的一面肯定人與物、性與理、虛與實、弱與強等主客觀矛盾是促進所有事物發展的動力之源。

翕當代|代大權創作自述《胡思亂想十七拍》

代大權《老師,生日快樂》120x240cm 木刻2017

十七:

繪畫有兩極,或者共性,或者個性,按照畫家的意願迤邐延展,審美有雙方,或是畫者,或是觀者,按著自己的興趣自由戀愛,於是問題提岀來了,畫家和觀者是一種什麼關係?畫什麼與怎麼畫是畫家的事,看什麼與怎麼看是觀者的事,以為兩不相干,實際是守鼠兩端,誰也離不了誰,不論是畫家的正說還是反說,也無論觀者的正觀還是反觀,為了藝術,雖然貌合神離卻不言分手,是的,就是這種永遠戀愛卻永不結婚的關係構成了審美的私密性。在這種關係的空間與時間裡,雙方都努力奉獻出最好的自己,一旦有一方想將對方永遠據為已有,審美悄然而去,煩惱接踵而來,好的畫家參透了這個道理後,就只與審美戀愛,不與利益成婚,不在乎別人的評價,也不管鄰家的阿貓阿狗的議論,只管把感性與理性的兩端捋出一條直線,在儘可能短的路徑上直奔表現的結果,好的畫家都明白,所謂儘可能縮短認知的距離,實際恰恰是他一生的長度,結果比永遠更遠,眼前只剩下努力。

翕當代|代大權創作自述《胡思亂想十七拍》

代大權《太陽島》30x80cm 木刻2018

藝術的再現與表現,畫家的共性與個性,在畫畫的時候卻只是此時此刻的"我在","我在"是一種價值的自我認同,好的畫家據說都只關注"我在",而不關注"它"在或"他們"在,無心聽取任何意見或建議,這恰恰也是專業畫者與業餘畫家嚴格的界線,所以用專業抑或業餘標準去評判一個畫家,既不客觀,更不專業,好畫家都是在極端自私的同時,心懷天下。

翕當代|代大權創作自述《胡思亂想十七拍》

代大權《紅霞麵店》50x100cm 套色木刻2014

藝術家簡介

翕當代|代大權創作自述《胡思亂想十七拍》

代大權

,1954年生於北京,1982年畢業於西安美術學院版畫專業本科。1989年研究生畢業,清華大學引進人才,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長聘教授、博士生導師、繪畫系副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版畫藝委會副主任、中國國家畫院版畫院副院長、中國文促會版畫專業委員會暨版畫院執行主任、執行院長、中國國家美術工程,中國文聯、文化旅遊部等國家重大題材美術創作工程指導委員會委員、評審委員會委員,國家藝術基金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美術館展覽資格審查委員會委員,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策展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央美院博士生答辯導師,江蘇美術館,浙江美術館等學術顧問。曾先後擔任:

人美版全國中學美術統編教材繪畫單元主編;全國好書榜終評評委;

全國美展評委;全國版畫展第十四至二十二屆評委;北京,雲南,觀瀾國際版畫展評委;南京金陵百家展評委;中國藝術節美展評委;全國青年美展,全國大學生美展,全國體育美展等評委。作品曾獲:中國美術金彩獎金獎;全國版畫展金獎,中國版畫“魯迅”獎;全國建軍八十週年作品展一等獎;中國藝術大展銀獎;全國美展銅獎等。版畫學術論文及評述發表於《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美術》《美術報》《中國美術》《中國美術報》《美術研究》等重要媒體和人民網、光明網、學習強國網等,作品被美國波特蘭博物館、英國牛津大學美術館,中國美術館,上海,江蘇,深圳,黑龍江美術館等收藏。

合作諮詢請聯絡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