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五二九教育漫談:什麼樣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

由 管窺之餘 發表于 人文2022-09-03
簡介如果有,那麼什麼是好的教育

有教無類體現了什麼均等

對於現階段的中國教育有很多質疑和批評的聲音,當然批評是方方面面的,有制度設計方面的,有具體實施方面的,有個體行為方面的等等,不一而足。其實,在這個問題上,我們首先應該考慮的是教育有沒有好壞之分?如果有,那麼什麼是好的教育?

宋代著名的哲學家張載有所謂的“橫渠四句教”:“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他這四句話是對後學者所說的,是一種要求,也是在講學習的目的性,是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一致的。如果我們把這四句話拿來去評判教育,我們會發現,張橫渠的教育是責任式的教育。或者可以說好的教育就應該是充滿責任感的教育。這種責任感是並且體現在“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之中的。這種責任是“修齊治平”的大責任。

如果好的教育第一點是責任感,那麼有責任感帶來的一定是受教育者的廣泛性,正如孔子的“有教無類”,行束脩以上皆可以得到教育的機會。這就是教育的公平性。好的教育一定是一種機會均等的教育,不是特定人員特定階層的教育,而是最廣大的人民的教育。教育面前人人平等,這就是教育公平。其實很多問題的出現不是“好與壞”和“善與惡”,而是不均的問題。世事最大的問題就是“不患寡而患不均”。

當然,教育的責任感和公平性要求給教育帶來的另一個特性就是他的開放性,好的教育是面向大眾的,也是面向世界的。受教育群體的廣泛性就會帶來教育內容的開放性,正如孔子的“因材施教”所解決的和所體現的正是教育的開放性問題。現代教育不再是簡單的精英教育。不再刻意的去培養擁有“建邦能命龜,田能施命,作器能銘,使能造命,升高能賦,師旅能誓,山川能說,喪紀能誄,祭祀能語”等九種能力的,“可以為大夫”的精英。而是面向所有人,使更多的人可以發揮自己的天性,去過自己想好過的生活。好的教育必須是開放的教育,不止是受眾,不止是內容,還有教育理念和方法。

其實談到這裡,我們可以去追問了,教育到底指向哪裡。孔子曾經說過:“吾十有五而有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教育的指向就是使人有所立,就是使人走向“從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如果換成另一句話就是人格的獨立和精神的自由,就是使人的善的天性得到充分的發揮。這就是老子所講的自然,自己成為自己本來該成為的樣子。蘇格拉底也曾經說過:所謂的善就是事物成為它應該成為的樣子。我們所謂的好的教育就應該是這樣的,尊重每一個孩子的天性,使之得到充分發揮,成為他們意願中想要成為應該成為的樣子。

但是最終我們會發現,孩子是未來,我們的教育一定是面向未來的。上面的一切,不管是責任還是公平;不管是開放性還是人格精神的獨立與自由,都是在為未來做準備。孩子是未來,不僅是家庭的未來,更是民族與國家的未來。教育必須有未來性,抹滅了未來,教育存在將不會有任何意義。

總之,我們如果談論好的教育,那麼你會發現,好的教育就是擁有民族責任和社會擔當的教育;就是具有最大廣泛性的公平性的教育;就是面向世界的充滿開放性的教育;就是能夠使每一個孩子的天性得到充分發展的造就人格獨立和促成精神自由的教育;就是面向未來擁有未來的教育。

五二九教育漫談:什麼樣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

孩子是未來,教育一定是面向未來的。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