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詩詞大會出現罕見錯題:考《蜀道難》第一句,答案卻引發廣泛質疑

由 解憂文史 發表于 人文2022-08-23
簡介作為中國頂尖的詩詞文化類節目,《中國詩詞大會》就代表著弘揚古典文化的最高水準,出題方應該考慮全面,不管是千古名作《蜀道難》,還是少有人知的《行路難》,都不能成為漏網之魚,假如答題選手恰恰兩首詩都知道,那當場就打臉節目組了,這是一件很丟臉的事

問君西遊何時還是李白的哪一首詩

詩詞大會出現罕見錯題:考《蜀道難》第一句,答案卻引發廣泛質疑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

一首《蜀道難》記銘千古,二百九十四字字字珠璣,筆意縱橫馳騁,感情奔放熱烈,達到了一唱三嘆的效果。猶記得學生時代遇到這一奇篇時的感受,李白那天馬行空的想象力,蜀道那崢嶸崎嶇的風景線,都給我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巉巖不可攀。”

不過,這首詩的寫作背景非常模糊,自唐代開始文學界便多有猜測,有說是李白警示杜甫免遭劍南節度使嚴武毒手的,有說是李白規勸唐玄宗早日由川蜀返回長安的,還有說李白諷刺蜀官章仇兼瓊的。那蜀道之難就是嚴武之毒、玄宗之殤、章仇之狂。

詩詞大會出現罕見錯題:考《蜀道難》第一句,答案卻引發廣泛質疑

然而,經過學者多方考證,發現李白寫《蜀道難》純粹就是為了歌詠蜀地山川的壯秀。縱然不摻加任何政治色彩,這首詩卻一如既往地秉持著李白的優秀,筆勢縱橫,起雷霆於指顧之間。近幾年大熱的古詩詞節目《中國詩詞大會》旨在弘揚古風能量,又怎能不對氣象宏偉的《蜀道難》青睞呢?

《中國詩詞大會》選題的範圍非常廣,出題的方式非常多變,導演曾透露過出題的宗旨:那就是熟悉的陌生題,即那些我們平時很容易遇到的句子,卻很容易忽略藏在句子中的細節。詩詞大會就抓取了《蜀道難》的這樣一個細節,出了一題。

詩詞大會出現罕見錯題:考《蜀道難》第一句,答案卻引發廣泛質疑

下列詩句,哪一項是正確的?

A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B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C蜀道難,難上青天!

應答這道題的選手是一位清華才子,他選擇了A,但正確答案是B。我們知道,李白的《蜀道難》第一句是:“噫籲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這位才子或許是聰明反被聰明誤了,他認為A和C前半句相同,透過一般規律來說,正確答案往往就在此二者之中,另一個為迷惑選項。

又或者是,他是從作詩規律入手,認為中間加了“之”字不合韻,顯得不倫不類。數十萬首唐詩之中,隨意新增助詞到句子裡,少有人會這樣做,也就不修邊幅的詩仙能夠如此了。

詩詞大會出現罕見錯題:考《蜀道難》第一句,答案卻引發廣泛質疑

不過,就這首詩深入人心的程度而言,這道題做錯了實在不應該。“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的誇張形容,在李白詩中開頭、中間、結尾共出現三次,目的就是反覆詠歎、情感逐次加深,使人產生“一嘆不足而至於再,再嘆不足而至於三”的感受,就是為了突出“難”,從而突出險。

然而,這道題實際卻存在很大的漏洞,被眼尖的網友發現了。因為,寫過蜀道的人並非只有李白一個,明代文人丘浚就有一首致敬之作。

《行路難》丘浚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蜀道易,易於履平地。

行路難,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間。

詩詞大會出現罕見錯題:考《蜀道難》第一句,答案卻引發廣泛質疑

丘浚不比李白狂氣,因此也就寫得規規矩矩,用的是“蜀道難”,而拋卻了“之”。而詩詞大會出的題目只說是正確的詩句,而並非指明是李白的《蜀道難》,所以選擇A理論上沒錯。只不過答題人是真的記錯了詩句,而觀眾裡的詩詞高手才挑出了這條毛病。

作為中國頂尖的詩詞文化類節目,《中國詩詞大會》就代表著弘揚古典文化的最高水準,出題方應該考慮全面,不管是千古名作《蜀道難》,還是少有人知的《行路難》,都不能成為漏網之魚,假如答題選手恰恰兩首詩都知道,那當場就打臉節目組了,這是一件很丟臉的事情。不知大家是否發現了這個詩詞大會的罕見錯題?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