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比劉禪的樂不思蜀更無下限:晉懷帝為保命否定先輩努力

由 顧道驚城 發表于 人文2022-08-14
簡介在這種背景下,劉淵稱帝雖然嚴重侵害了西晉帝國的利益,但劉淵身邊卻沒什麼人因此而反對

樂不思蜀指誰

公元305年,西晉皇室的諸王之亂已經接近了尾聲,石勒也在此時登上了歷史舞臺。

比劉禪的樂不思蜀更無下限:晉懷帝為保命否定先輩努力

那一年石勒32歲,他和汲桑一起投靠了公師藩,不久後公師藩兵敗身亡,石勒與汲桑逃得活命。

勒與桑亡潛苑中,桑以勒為伏夜牙門,帥牧人劫掠郡縣繫囚,又招山澤亡命,多附勒,勒率以應之。——《晉書》·卷一百四·載記第四

公元307年,石勒34歲,他再次與汲桑聚眾造反,但不久之後就全軍覆滅,石勒與汲桑分散逃命。

短短兩年時間,石勒就經歷了兩次重大失敗,能逃得活命都是鴻運當頭。

比劉禪的樂不思蜀更無下限:晉懷帝為保命否定先輩努力

但石勒畢竟是石勒,他並沒有因失敗而氣餒,也沒有繼續莽撞地拼殺。石勒開始學習分析天下局勢,他發現西晉帝國雖然已經開始衰落,但百足之蟲其死不僵。僅憑一支數千人的軍隊,就想挑戰龐大的西晉帝國,註定是看不到未來的。

西晉帝國雖然已經開始衰落,但當權者依然會著重打擊舊體制之外的力量。

西晉帝國雖然已經開始衰落,但當權者依然可以調集幾十萬大軍協同作戰。

作為西晉帝國舊體制之外的力量,如果不懂得團結協作,其結局必然是被西晉帝國剿滅。

石勒回顧自己的失敗,發現自己並沒有犯根本性的錯誤,所以自己的失敗絕不會是個例。

比劉禪的樂不思蜀更無下限:晉懷帝為保命否定先輩努力

於是,石勒找到了張㔨督和張伏利度,與他們組成一個小團隊,投到了劉淵的大旗之下。劉淵對於石勒這種組團投誠的行為非常讚賞,任命石勒為這兩支隊伍的最高軍政長官。

元海署㔨督親漢王,莫突為都督部大,以勒為輔漢將軍、平晉王以統之。——《晉書》·卷一百四·載記第四

石勒的做法是正確的,因為其他亂世豪傑(王彌和劉靈等)在失敗之後,也用相似的方法投到了劉淵的大旗之下。

會王彌為苟純所敗,靈亦為王贊所敗,遂俱遣使降漢。——《資治通鑑》·晉紀八

比劉禪的樂不思蜀更無下限:晉懷帝為保命否定先輩努力

眾多實力派來投,劉淵的勢力劇烈膨脹,這使得石勒和王彌等人在擴張勢力時,獲得了強大的後援支援。

從前的石勒和王彌等人都在孤立地與西晉帝國作戰,所以一旦被西晉帝國主力大軍盯住,結局往往是九死一生。

但今時不同往日,石勒和王彌等人團結在劉淵的大旗之下,結成了反政府同盟。即使被西晉帝國主力大軍盯住,他們也會彼此配合四面出擊,使得西晉帝國的政府軍顧此失彼,只能不斷被蠶食。

這就是傳說中的“雙贏”。劉淵藉此擴大了自己的政治和軍事影響力;石勒和王彌等人藉此獲得了堅實的靠山。

在這種背景下,劉淵很快就稱帝了。

比劉禪的樂不思蜀更無下限:晉懷帝為保命否定先輩努力

劉淵之所以能迅速稱帝,其主要原因有兩點。

第一,劉淵的戰略目標定得好。

劉淵將矛頭直指西晉帝國,所以他身邊聚攏的人,與西晉帝國都沒有利益聯絡。

在這種背景下,劉淵稱帝雖然嚴重侵害了西晉帝國的利益,但劉淵身邊卻沒什麼人因此而反對。

因為劉淵姓劉,所以在他起兵之後,以漢帝國後裔自居。但此時的大漢早已涼透,所以也沒人指責劉淵篡位。

而且石勒等人大多以臣屬的身份投靠劉淵,所以他們從理論上無法反對劉淵稱帝。

但在西晉帝國的舊體制內,派系林立勢力紛亂,任何人想要取代皇室自己稱帝,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阻撓。而在當時,

又沒有人

能無視這種阻撓。

比劉禪的樂不思蜀更無下限:晉懷帝為保命否定先輩努力

第二,劉淵的姿態放得很低。

在西晉帝國衰落之際,很多地盤實現了實際上的獨立。而對於匈奴漢國的各位梟雄而言,他們可以盡心地搶奪這些地盤,劉淵絕不會從中作梗。

劉淵手下的眾多實力派,諸如劉曜、石勒、王彌和曹嶷等人,在西北、河北、山西、山東、河南和湖北等地肆意縱橫馳騁。他們之間用不著費心費力地窩裡鬥,只需要各憑本事一致對外就行。

西晉帝國舊體制下的實力派顯然做不到這一點。真讓他們和匈奴漢國爭雄,他們未必打得贏,就算真打贏了也不見得能撈多少好處。

只要這些強盜不來惹自己,自己就關上門過小日子吧。這就是大多數西晉帝國實力派的想法,現實而又殘酷。

他們在意的只有政治上的平衡,而絕不想橫生枝節。

推卸責任雖然在短期內有奇效,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玩法是註定會引火燒身的。

比劉禪的樂不思蜀更無下限:晉懷帝為保命否定先輩努力

劉淵去世之後,他的繼承人劉聰俘虜了晉懷帝司馬熾。自得意滿的劉聰笑著問司馬熾:“你們司馬家的內戰水平為什麼這麼高啊?”司馬熾說:“這就是天意啊,我們家註定是為你們家鋪路的。”劉聰聽後哈哈大笑。

聰曰“卿家骨肉相殘,何其甚也”帝曰“此殆非人事,皇天之意也。大漢將應乾受歷,故為陛下自相驅除。且臣家若能奉武皇之業,九族敦睦,陛下何由得之”——《晉書》·卷一百二·載記第二

劉聰笑得有點早了,匈奴漢國之所以能最終滅掉西晉帝國,是因為西晉帝國先被諸王之亂禍害了一番,又在實力派的官僚手腕中走向終結。

滅掉西晉帝國的匈奴漢國,最終也不可避免地走上了這條路。

司馬家族骨肉相殘,劉氏家族同樣也骨肉相殘。就在劉聰嘲笑司馬熾的時候,劉聰的六個兄弟,已經有四個死於骨肉相殘了。

此時的晉懷帝司馬熾只是一個階下囚,所以只能用這種屈辱的方式迎合劉聰。

如果司馬熾此時的身份與劉聰對等,他一定會反過來嘲笑劉聰:“你們兄弟六個,四個死於內亂,你有什麼資格嘲笑我呢?你笑話我們晉帝國,將來也會有人用同樣的語氣嘲笑你們漢國的。”

比劉禪的樂不思蜀更無下限:晉懷帝為保命否定先輩努力

我們可以說分封諸王是一個錯誤,也可以說官僚做派是一種錯誤,可是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些錯誤都是無法避免的。

司馬家族在這條路上摔倒了,劉氏家族最後也在這條路上摔倒了,後來的鮮卑拓跋家族和段氏家族同樣在這條路上摔倒了。

正是因為這些家族的摔倒,使得石勒有了迅速崛起的機會,最終建立了後趙帝國,但石氏的後趙帝國最終也在這條路上摔倒了。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而在車輪下慘叫的冤魂總是似曾相識的。

比劉禪的樂不思蜀更無下限:晉懷帝為保命否定先輩努力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