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遊戲

傷心的時候,想家的時候,吼出來啊

由 情感研究所 發表于 遊戲2022-03-20
簡介當然,蘆花楓葉未嘗不可能是現實中的畫面,主人公身處此地,想起昔日的場景

吼啊是哪裡話

「來源: |人生邊邊 ID:rsbb99」

傷心的時候,想家的時候,吼出來啊

「人生每個邊上,都有風景美麗。」

◆◆

圖文原創:人生邊邊

歡迎轉載,謝絕抄襲

01

等等等

演員面試後,她一直惴惴不安。

導演似乎對每個人都很客氣,說的話似乎也都一樣。

這讓她心裡愈發沒底。

等待是必須的。

但不知結果的等待尤為煎熬。

不單心中難受,連帶著還影響她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事實上,因為前途未知,她根本沒有辦法在任何一件事上集中精神。

好友勸她,你這個樣子,幹嘛不打個電話,問一下結果。

那怎麼可以,人家已經說過錄用會通知我的,直接打電話,太唐突了。

最終,她還是鼓起勇氣,主動打了電話。

結果是她沒有被選上。

她卻因此心安,終於可以該幹啥幹啥了。

沒錯,有些事,有些時候,就是不能藏著掖著。

比如,王觀在《菩薩蠻》中的直抒胸臆:

《單于》吹落山頭月,漫漫江上沙如雪。誰唱《縷金衣》?水寒船舫稀。

蘆花楓葉浦,憶抱琵琶語。身未髮長沙,夢魂先到家。

02

雪與月

《單于》是一首樂曲的名字,又名《小單于》。

唐代詩人李益曾經以此曲入詩:

邊霜昨夜墮關榆,

吹角當城漢月孤。

無限塞鴻飛不度,

秋風捲入小單于。

從此詩內容分析,不難想象《小單于》應該是一支蒼涼的樂曲。

王觀的詞作和李益的詩頗有相似之處,同樣的曲子,同樣的季節,同樣的月色。

還有,同樣懷揣著身處異地的遊子之心。

不同的是,李益將《小單于》作為尾音,全詩戛然而止,讓人回味,讓人嘆惜。

而王觀,將同樣的樂曲放置在詞作開頭,先發制人,使整首詞作都籠罩在此曲的氛圍之中。

恰如主旋律當頭響起,又似不可或缺的配樂,貫穿全篇。

吹落山頭月。

傷心的時候,想家的時候,吼出來啊

月亮自然不可能被樂曲吹落,這裡無非是暗示時間的流逝。

而思鄉之情,在這如水的月色中,卻煙波浩淼,鋪天蓋地。

於是,思鄉的遊子,便避無可避,躲無可躲。

漫漫江上沙如雪。

從山上到江上,從抬頭到低頭,從遠景到近景。

仿如李白的舉頭望明白,低頭思故鄉。

誰唱《縷金曲》?不用說,這又是一首憂傷之曲。

配合下文水寒船舫稀的畫面,真是絕配。

03

琵琶語

蘆花楓葉浦,憶抱琵琶語。

蘆花盛開,滿目飄雪,這情形和上文江上沙如雪恰好呼應。

只不過,一為現實中的畫面,一為回憶中的畫面。

當然,蘆花楓葉未嘗不可能是現實中的畫面,主人公身處此地,想起昔日的場景。

不管如何,場景之間的勾連都是顯而易見的。

而作為映襯,蘆花的白與楓葉的紅,想必讓人目之難忘。

蘆花不是花,斷腸人在天涯。

楓葉不是葉,點點滴滴,是離人淚。

至此,雖然琵琶語的內容尚無從得知,但其若出現在回憶中,定是增加主人公思鄉的力度;而其若是出現在現實中,那肯定是主人公藉此一訴衷腸。

什麼衷腸?

自然是思鄉念鄉懷鄉的愁苦戀曲。

此時,月色清冷,沙雪寂寥,秋夜的寒意藉著江面席捲而來,主人公無以抵禦內心翻騰的思鄉之情,只能任琵琶如泣如訴,餘音難絕。

傷心的時候,想家的時候,吼出來啊

在此一系列的烘托之下,主人公水到渠成地發出了靈魂深處的最強吶喊:

身未髮長沙,夢魂先到家。

人在哪裡不重要,比現實中奔向家鄉的腳步更快更迫不及待的,是我的夢魂呀!

它,早已後發先至,投入家鄉的懷抱了。

詞作在此戛然而止,但主人公思家念家的深情,早已入木三分,活靈活現地展現在讀者面前。

而事實上,對於詞作作者來說,他或許真的不在意刻畫什麼,以及如何刻畫。

他只是直抒胸臆,簡簡單單地表現出目之所見心之所感。

僅此而已。

而面對思鄉這種簡單誠摯的感情,用得上任何複雜的路數嗎?

04

人與人

傳統詞作表達思鄉之情,大都透過思戀女子抒發。

王觀卻是不走尋常路,用簡單代替奇巧,用直接回避曲折。

奇巧並非不精緻,曲折並非不幽深,但在直通人心這一點上,有些時候,簡單直接,反而更能以拙勝巧。

更何況,傷心的時候,難過的時候,想家的時候……哪有力氣想那麼多,又哪有力氣,走那麼多曲曲折折的心路?

一句話,大大方方自自然然地吼出來,不是更符合人之常情嗎?

想家,誰都有過,但凡出門在外,誰還沒個蒙起臉來哭鼻子的時候呢?

沒啥不好意思的,大膽說出來,家不會因此更遠,只會更近。

同時拉近的,還有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原來,我們如此相似,全是一模一樣有血有肉又脆弱不堪的生靈。

傷心的時候,想家的時候,吼出來啊

人生君說

“誰都有那樣的時候,區別僅在於你有沒有看見。”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