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遊戲

能闢疫病之流行 宋時品香尤盛

由 新快報 發表于 遊戲2021-10-18
簡介如今我國最早發現的盛香之器是西漢南越王墓出土的一隻紅漆香盒,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辟惡氣怎麼讀

能闢疫病之流行 宋時品香尤盛

■雍親王題書堂深居圖屏·桐蔭品茶軸

能闢疫病之流行 宋時品香尤盛

■董應釗 百合

能闢疫病之流行 宋時品香尤盛

■正印度老山檀

能闢疫病之流行 宋時品香尤盛

■星洲沉香

能闢疫病之流行 宋時品香尤盛

■海南沉香

能闢疫病之流行 宋時品香尤盛

■芽莊沉香

“聞香祛病,調理生息”的日常生活方法在中國古代出現已久。如今我國最早發現的盛香之器是西漢南越王墓出土的一隻紅漆香盒,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宋代文人雅士熱衷編寫品香指導書籍“香譜”,其中有兩本宋人編制的香譜流傳下來,一為洪芻的《洪氏香譜》,一為陳敬的《陳氏香譜》。根據這兩冊重要文獻,再結合詩詞、筆記中的記載,使得後人得以對彼時的合香工藝略有所瞭解。

■收藏週刊記者 梁志欽

廣州曾出土“最早”香盒

2016年5月,黃岩南宋趙伯澐(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的七世孫)墓被當地老百姓發現。據瞭解,在浙江近年發現的南宋棺木中,趙伯沄墓是唯一未被盜的墓例,此次的考古發現轟動一時。考古專家從該墓中發現了大量珍貴歷史文物,除了大量儲存極好的絲綢衣物,墓主隨葬品中一件歷經800年時間卻仍未徹底腐朽的竹製香盒和數枚沉香同樣引起了許多人的關注。

以目前考古發現的實物資料而言,我國最早發現的盛香之器是廣州西漢南越王墓出土的一隻口徑為9。5釐米的紅漆香盒,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據南越王博物館相關工作人員介紹,香盒出土時,器表仍可見細小的捲雲紋圖案,內盛樹脂類物品(推測為乳香),其工作人員稱:“漆盒裡面裝的香料極有可能是乳香,乳香原產地是在阿拉伯,所以,現在‘海絲申遺’把乳香當做廣州最早的舶來品看待。”

事實上,到了北魏時期,香盒使用已經十分普遍。在洛陽龍門石窟,刻於北魏時期的彌勒洞北二洞,窟頂就有一飛天持香盒的場景;而河南鞏縣石窟的禮佛圖,供養人一手捧香盒,一手拈香送向博山爐,也是當時常見的表現形式。

“香中之清烈者也,故能闢一切惡氣”

據中國中醫研究院編輯出版的《中國疫病史鑑》,從西漢以來,中國歷史上共發生過三百多場瘟疫,“凡瘟疫之流行,皆有穢惡之氣”。為驅除此氣,居家薰香成了不二之選。

如今我國最早發現的盛香之器是西漢南越王墓出土的一隻紅漆香盒,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宋代文人雅士熱衷編寫品香指導書籍“香譜”,其中有兩本宋人編制的香譜流傳下來,一為洪芻的《洪氏香譜》,一為陳敬的《陳氏香譜》 。根據這兩冊重要文獻,再結合詩詞、筆記中的記載,使得後人得以對彼時的合香工藝約略有所瞭解。

江南地區的春分時節,進入“桃花汛”,降雨頻繁。瀟瀟春雨之季,亦適合閉門垂簾,焚一炷名香,靜坐聽雨,香霧隱隱繞簾,身心俱閒, 神清氣平。參考宋《陳氏香譜》卷三“蘭遠香”,元《居家必用事類全集》庚集“笑蘭香”,用香宜清幽明淨,蘭蕙之韻。蘭遠香:“沉香、 速香、黃連、甘松各一兩、丁香皮、紫藤香各半兩。碾為細末,以蘇合油和作餅子爇之。”笑蘭香:“檀香三錢,棧香半兩,沉香一分,降真半兩, 麝香一錢,腦子一錢,甲香半兩,以上碾為細末,用蜜少許拌勻如常法,燒於內。”

春分時節,花朝細雨,取古銅金鴨,爇香一爐,簷垂珠簾,雨打蕉桐,虛堂清韻,香靄馥馥,亦是塵外清福也。正林堂堂主睿子介紹,上述二方中皆用到了沉香、降真香,可見此二香在蘭花香中,是較為關鍵的主香。降真香又名紫藤香、雞骨香、吉鉤藤、金沙降等,古時所出之地甚多。降真香經炮製去油後以之和合其他香料,則能使香韻乾淨而氣勁。《海藥本草》謂:“徐表《南州記》雲:生南海山,又云生大秦國。味溫、平、無毒。主天行時氣,宅舍怪異,並燒悉驗。又按仙傳雲:燒之,或引鶴降。醮星辰,燒此香甚為第一。度籙燒之,功力極驗;小兒帶之能辟邪惡之氣也。”降真之名亦由此而得。降真香性味辛、溫,有理氣行瘀之功效,《本草經疏》雲:“香中之清烈者也,故能闢一切惡氣。”

制香理念中的“養神養生”原則,正是珍貴之所在

據睿子介紹,宋時的合香工藝中最常用的方法是,把多種香料經過加工處理,搗成碎粉,混在一起,用蜂蜜、白芨、薔薇露(天然玫瑰香水)等加以調和,然後封閉在容器內,埋入地下靜置一段時間。最終將香料取出,做成小餅、小丸乃至搗成粉末,即得到成品。黃庭堅《制嬰香方帖》正是其憑記憶寫下的嬰香制方,也正是這種工藝的典型一例。

明代陳繼儒《太平清話》文人二十四雅事中“焚香、聽雨、鼓琴、臨帖、試茶等”,皆宜焚清幽恬雅之香。春分的和潤環境,於香韻的提升也大有裨益。空氣乾淨、溼度大,此條件下的香氣變得更加柔潤而不燥,香味的層次也愈加豐滿。又是一年春好處,不若在春光的和煦中與您的孩子,或約三五幾好友,觀香、品茗、清淨心身。歲往月來,在路上、生歡喜心。

中國傳統制香理念中的“養神養生”原則,正是珍貴之所在。“本草和合,香藥同源”。與當代普通的制香工藝不同,傳統工藝使香不僅成為芳香養鼻之物,更成為安神養生之藥。這正是難得之處,也是差異所在。

蘇軾約友人居家啜茗

北宋蘇軾《啜茶帖》紙本行書,書於1080年(元豐三年),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道源無事。只今可能枉顧啜茶否。有少事須至面白。 孟堅必已好安也。軾上。恕草草。”是蘇軾寫給朋友杜道源的一則便札,邀請杜道源見面飲茶,有事相商。順便問候了杜道源之子杜孟堅,卻沒有邀請他。讀罷此帖,我們可以窺得宋人言詞之雅,誠懇謙恭,溫暖有禮。

此帖落筆彷彿漫不經心,而整體布白自然錯落,豐秀雅逸。用墨豐贍而骨力洞達,所謂“無意於嘉而嘉”於此可見一斑。

茶諺說:“春分茶冒尖,清明茶開園”。新萌的茶芽,必是分去了一半的春色,才會令人如此心動!活潑的嫩綠、淡雅的氣息,還有那清鮮的味道。清風漸暖,春思湧動。春分時節,氣候宜人,正是品香啜茗的好時光。

小貼士

百合花於花期採收花朵,曬乾或烘乾用。對於百合花的鑑別,《本草綱目》雲:“葉短而闊,微似竹葉,白花四垂者,百合也;葉長而狹,尖如柳葉,紅花,不四垂者,山丹也;莖葉似山丹而高,紅花帶黃而四垂,上有黑斑點,其子先結在枝葉間者,卷丹也。”這既說明百合花品種較多,也說明同科屬均可入藥,花色形態有異。

什麼是香盒

香盒,即用於盛裝焚香用的香料的小容器,又稱香筥、香合、香函、香箱等。古代文人講究雅趣,在書房讀書寫字、彈琴撫箏、品茗弈棋的時候,都會焚一爐香,既可以增添風雅意趣,又可以淨化室內空氣。因為焚香多為香丸、香餅、天然香木等,香品易於揮發,香氣易於走散,香盒也就應運而生。

看年代,看材質

收藏香盒當以舊為主,以稀為貴:“以舊為主”是儘量選擇傳世的香盒,年代越久遠價值越高;而“以稀為貴”則是在材質、器型上入手, 材質越珍稀、器型越少見、工藝越精美,價值越高。

(本版沉香樣品由正林堂供圖)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