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遊戲

犀牛是馬,河馬是牛

由 五次方物語 發表于 遊戲2021-07-18
簡介圖① 白犀,攝於武漢動物園圖② 已經逝去的最後一頭雄性北部犀犀牛是5個犀科物種的統稱,白犀、黑犀、印度犀、爪哇犀和蘇門答臘犀,這五位珍稀程度不一,以白犀最是臉兒熟,國內動物園展出的犀牛也是白犀居多,我也只拍過這一種

印度犀是最大的犀牛嗎

牛年第一天,應該嘮點兒和牛有關的事兒,以前寫過一些,如

錯綜複雜的牛家族

淺談哺乳動物的“角”

,今天說說犀牛吧。

犀牛是馬,河馬是牛

圖① 白犀,攝於武漢動物園

犀牛是馬,河馬是牛

圖② 已經逝去的最後一頭雄性北部犀

犀牛是5個犀科物種的統稱,

白犀

黑犀

印度犀

爪哇犀

蘇門答臘犀

,這五位珍稀程度不一,以白犀最是臉兒熟,國內動物園展出的犀牛也是白犀居多,我也只拍過這一種。另,原白犀的北部亞種業已升格為獨立物種,目前僅剩2頭雌性,數年之後恐“無噍類矣”,不提也罷。

犀牛是馬,河馬是牛

圖③ 黑犀

白犀並不白皙,偏灰,論膚色和同在非洲大陸的黑犀只在伯仲之間,二者又都是“雙犀角”,外形較為近似。黑犀的個頭比白犀小很多,但沒有參照物就不太好分辨,這時候就得看嘴了:白犀的嘴型寬闊,故又名“方吻犀”;黑犀卻長了個鸚鵡嘴,據說是更有利於從灌木叢裡採食樹葉。

犀牛是馬,河馬是牛

圖④ 蘇門答臘犀

還有3種犀牛分佈在亞洲。蘇門答臘犀個頭最小,平均體重僅700千克,最大個體1100千克,突出特點是身披紅棕色毛,宛如袖珍版披毛犀再世,但它和披毛犀並沒有演化傳承關係,如有雷同,純屬巧合。注意,蘇門犀也是兩隻犀角,雌性的角較短,有時極不明顯。

犀牛是馬,河馬是牛

圖⑤ 印度犀

犀牛是馬,河馬是牛

圖⑥ 爪哇犀

印度犀和爪哇犀均為獨角犀屬的成員,兄弟倆長相相似,肩胛、頸下及四肢關節處都有寬大的褶縫,如同古代戰將的鎧甲。主要區別在於:印度犀為犀牛科平均體高之冠,體重遜於白犀,比爪哇犀大多了;印度犀身體佈滿鉚釘狀的小結節,介面極不友好,爪哇犀略光滑一些。

犀牛是馬,河馬是牛

圖⑦ 河馬,攝於青島小珠山野生動物園

犀牛以牛為名,乃是因為體型壯碩似牛且有角,但它們屬於奇蹄目,和同為奇蹄目成員的馬反而更近一些,標題中的“犀牛是馬”即指此意。河馬則恰恰相反,名字中有“馬”,卻和牛一樣屬於偶蹄目,故曰“河馬是牛”。如今鯨豚類認祖歸宗,和原偶蹄目並稱“鯨偶蹄目”,河馬即是鯨豚類相對較近的“親屬”。

犀牛是馬,河馬是牛

圖⑧ 黃牛,攝於即墨某村

可能很多朋友會有一種誤解,認為奇蹄偶蹄統稱有蹄類,說明它們的親緣關係可能不太遠,我以前也這麼想的,但這是錯誤的。事實上,有蹄類這個詞與其說是指動物學上密切的親屬關係,還不如說是形容在幾個平行進化分支中的生態適應,當使用這名詞的時候,必須記住這一事實(此句照抄某度)。風馬牛確實不相及,又是“古人誠不我欺”。

犀牛是馬,河馬是牛

圖⑨ 十二生肖

前幾天看到一張圖(如上,原作者不詳),圖中把十二生肖大致上按演化關係歸了類,堪稱科學和創意結合最好的拜年圖。圖的下方表明:鯨偶蹄目的牛、羊和食肉目的狗、虎在同一個小分支之下,合起來才能和馬所在的分支並列。這說明奇蹄目和鯨偶蹄目的關係很遠,鯨偶蹄目和食肉目反而更近一些。

OK,新春第一天,就囉嗦這麼多,最後強行借圖“拜年”:祝各位新春快樂,牛年大吉!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