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遊戲

最好的家庭關係是“親密無間”?錯,其實是這樣

由 海報新聞 發表于 遊戲2023-01-31
簡介家庭關係邊界不清的四種表現現實生活中 “親子一體化”的現象普遍存在,天津市家庭教育研究會秘書長陳秀茹說,最明顯的弊端就是生活中父母包辦代替過多,導致家庭成員之間沒有邊界

家人之間需要互相尊重嗎

家庭中最好的關係狀態,到底是怎樣的?很多人都渴望擁有親密無間的家庭關係,但事實是懂得適度的“親密有間”,才能擁有長久的“親密無間”。老師家長,你是如何處理家庭關係的呢?你認為家庭教育中哪些現象跟家庭角色界限有關?

本期邀請了中親聯教育研究院院長、家庭教育網上學習平臺“百家談”的發起人王佔郡和天津市家庭教育研究會秘書長、天津市家庭教育指導中心主任陳秀茹兩位嘉賓做客直播間,探討“如何營造親密有間的親子關係”。

一起來看看,大家都說了什麼。

家庭關係邊界不清的四種表現

現實生活中 “親子一體化”的現象普遍存在,天津市家庭教育研究會秘書長陳秀茹說,最明顯的弊端就是生活中父母包辦代替過多,導致家庭成員之間沒有邊界。

陳秀茹舉例說,有一個重組的家庭,新媽媽和青春期的兒子因為收拾房間的問題鬧得矛盾重重。最後,新媽媽釐清了和孩子的邊界,只收拾自己的房間,孩子的房間讓他自己收拾。

表面看房間是空間的邊界,實際上是新媽媽不再觸犯孩子心靈的邊界,把主動權交給了孩子,不再包辦,反而關係更加和諧了。

生活中包辦代替只是其中一種,那麼,家庭教育中還有哪些邊界不清的表現呢?

中親聯教育研究院院長王佔郡曾深度關注過豆瓣上的“父母皆禍害”話題,他說,在父母皆禍害裡的案例有四個方面與角色邊界有關,簡單說就是,身體安全、隱私空間、選擇控制與能力剝奪。

小到孩子的日常生活隱私,大到孩子的職業配偶選擇,父母都有越界。其中,50後為主的父母和80後子女之間的矛盾衝突最為突出,王佔郡認為:50後的父母沒有及時跟上時代變化,對孩子的管理失控讓他們感到慌張和崩潰。 ;

家庭角色的界限該如何釐清?

要想釐清家庭角色之間的界限,我們先要搞明白什麼是清晰的界限,什麼是良好的互動模式? ;

王佔郡說,一個人在家庭中有多重角色,比如,既是兒子又是父親又是丈夫,這就需要一個人能夠靈活調整不同的角色定位。而邊界實際上是在關係當中,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那個界限平衡點,它沒有一個明確的界限。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所有的關係中都是共謀的結果。

如今,在大城市中祖輩參與到孫輩的養育中已經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了,“夫妻關係”“親子關係”“與自己父母的關係”,這三種關係處理到底如何排位?

王佔郡認為,在一個健康的系統中,無論從時間的長度上,還是從重視的程度上,都應該是“夫妻關係”高於“親子關係”。而接下來,親子關係排在後面的應該是與自己父母的關係。

可現實生活中,很多家庭都認為最重要的是孩子。陳秀茹形象地用畫圓圈來比喻,她說媽媽是大圓,孩子是小圓,爸爸是另外一個圓。那麼,三個圓是重合好,還是分離好呢?陳秀茹認為,孩子0-3歲時,媽媽跟孩子的關係更親密,可是隨著孩子的長大,媽媽不能再把愛人邊緣化。家要和,夫妻關係一定要和諧,孩子才能安全健康成長。

長痛不如短痛,尊重但不退讓

現實生活中,很多家庭都是打著“為你著想、為你好”的幌子,實行著對子女的控制。

實際上,家庭關係一方控制另一方的力量,不是一代一時養成的,如果要修整這種錯亂的位置,需要相當大的力量。王佔郡說:“這個主導權應該把握在這個家庭的父母手裡,父母如果不透過自身的成長,不一定能覺察到這個問題,也不一定有力量改變這麼大的一個慣性”。

王佔郡認為,改變必須付出代價,長痛不如短痛。

不帶情緒說話就是一個愛的能力

當巨大沖突發生之後,配合以人文關懷,多種溝通方式靈活運用,會有利於修復衝突造成的裂痕。

陳秀茹說,家庭關係的調整是動態的、彈性的。有時候祖輩需要有一種價值感,這就需要年輕人多理解體諒老人,老人也要該放手時就放手。

每個家庭的實際情況不一樣,處理方式也不同,我們生活在一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關係中,“不帶情緒說話就是一個愛的能力。”

王佔郡舉了他們家的例子,他說,老人總是覺得孩子吃不夠,一給孩子夾菜,孩子就皺眉頭指指客廳裡掛著的一幅字“給我所愛的人自由”。

國外有句諺語叫“一個人的蜜糖,可能是另一個人的毒藥”。王佔郡認為,“不邀請的幫助就是暴力”,在家庭關係中,我們應該“各歸其位、各取所求、見我所愛,給其自由。”

當我們和老人一起住的時候,能夠做到把系統歸位,“整個家庭就會兒子更像兒子,女兒更像女兒了,老人也會更加幸福,三代人的關係就非常輕鬆,各自有各自的位置。”

當然,每個人在家庭關係中的角色是多重的、清晰的,但家庭成員之間的界限不是完全清晰的,最重要的是一個家庭的年輕父母對於界限和邊界有覺察和正確的認識,至於採取什麼樣的策略可以從長計議,策略可以有很多選擇。

把選擇權還給孩子

其實,孩子只是家庭問題的表現者、表達者,而父母才是問題的解決者。

陳秀茹建議,一定要改變家庭關係,家庭關係中不僅需要我們彼此不越位、不錯位,還得要“到位”。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應該是互相尊重和包容的,要包容對方的看法、立場,以及家人的選擇。千萬不要形成相互依賴和干擾,乃至控制。

以孩子高考結束填報志願為例吧,陳秀茹建議,爸爸媽媽一定要提前備課。尊重、聽取孩子的意見,瞭解孩子的特長、優勢、興趣、愛好以及夢想等,家長可以提供意見,但要把最後的決定權交給孩子。孩子的生涯規劃要從小開始,一個人一生最幸福的事,就是幹一件自己喜歡又擅長的工作。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