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遊戲

陽長鎮:木耳產業創新增產 社群百姓務工增收

由 天眼新聞 發表于 遊戲2023-01-29
簡介陽長鎮鎮長高慶富說:“傳統的種植是單層地面種植的模式,一個大棚只能種植3600棒菌棒,在改變傳統的種植模式後,利用吊帶進行種植,一個大棚透過吊帶的模式可以種植11500棒菌棒,分成6層,一個大棚的產量是以前傳統模式的5倍,產值也是以前的5倍

木耳增產增厚打什麼藥

近年來,陽長鎮黨委、政府帶領合作社用心研究木耳產業發展壯大之路,力求實現木耳產業經濟效益最大化。經過專家論證和技術改進,陽長鎮把傳統的單層平鋪種植模式改為多層吊帶種植模式,大幅提高了木耳產量和產值,探索出一條黑木耳產業“創新增產、群眾增收”的發展路徑。

陽長鎮:木耳產業創新增產 社群百姓務工增收

仲春時節,在陽長鎮海子社群的木耳大棚裡,數十名社群居民在採摘、晾曬木耳,享受採收的喜悅。和以往不同的是,社群居民不是蹲在地上採摘木耳,而是站著採摘。採摘方式的改變,源於該鎮木耳種植模式的創新和改變。

陽長鎮:木耳產業創新增產 社群百姓務工增收

陽長鎮鎮長高慶富說:“傳統的種植是單層地面種植的模式,一個大棚只能種植3600棒菌棒,在改變傳統的種植模式後,利用吊帶進行種植,一個大棚透過吊帶的模式可以種植11500棒菌棒,分成6層,一個大棚的產量是以前傳統模式的5倍,產值也是以前的5倍,現在一個大棚的產值能夠接近25000元,在提高木耳種植產業效益的同時,增加群眾收入。”

陽長鎮:木耳產業創新增產 社群百姓務工增收

提高了單個大棚的產量,陽長鎮並不滿足,陽長鎮採用自動化供水系統噴淋菌棒,減少勞動力成本;引用山泉水澆灌菌棒,提高木耳品質。

“為了降低成本,在灌溉的方式上,我們採用從高處引山泉水用自壓的方式進行噴灌,降低了噴淋過程當中的生產成本,同時為了保證木耳的質量,利用山泉水進行噴灌,確保產出的木耳綠色無汙染。”高慶富說。

在大棚裡務工的工人,一部分在採收木耳,另一部分則在打孔、掛菌包,確保木耳採收不斷檔,使得社群的木耳種植規模不斷擴大。

陽長鎮:木耳產業創新增產 社群百姓務工增收

目前,海子社群大棚已經投產100萬(棒)菌棒,每天有近60人在基地務工。

高效發展的木耳產業,獲得了越來越多的群眾支援和參與,增加了當地群眾的收入。

記者:

王榮華蔣敏(實習生)

編輯:

陳一僕

校對:

張豔

編審:

李清

監製:

李 榮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