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遊戲

鶴崗“白菜房”和留不住的買房人:中介稱超八成不常住 有個房本安心

由 大眾網 發表于 遊戲2023-01-24
簡介受訪者供圖透過多個社交媒體吸引外地客戶的“小莫房產”負責人秘先生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因為對鶴崗並不熟悉,一般選擇遠端買房的外地買家多依賴中介來為他們介紹當地的情況,包括氣候、暖氣費、物業費、生活配套設施、醫療條件、旅遊景點等

房地產中介怎麼操作的

鶴崗“白菜房”和留不住的買房人:中介稱超八成不常住 有個房本安心

↑鶴崗車站 圖據視覺中國

紅星新聞記者丨任江波 實習生丨鄧寶盈 李迎

“房子租了一年,我住半年就走了”“選擇那套房因為喜歡房前的那棵樹”“我月底就要走了……”

一次次登上熱搜的黑龍江鶴崗市,在浪漫化的生活想象和“白菜房”標籤的共同作用下,吸引了一群想來此地買房的年輕人。

但有人心懷嚮往卻舉棋不定,40多人的計劃買房群只1人付諸行動;有人買房後遲遲未入住;有人短暫居住,又匆匆離開。

近日,紅星新聞記者聯絡到多位在鶴崗生活的外地青年,聽他們講述鶴崗買房經歷。

他們來來往往,真正打算定居下來的並不多。但鶴崗的故事仍在繼續,如同一位受訪者告訴紅星新聞記者,“有的城市有雪,有的城市有海、有沙漠。但沒有城市是完美的、滿足所有需求的,總有人來,也總有人離開。”

當地房產中介

普遍房價1800-3500元/平方米

“白菜房”已經不多了,只佔兩成左右

今年7月,31歲的李梓透過線上遠端的方式,在鶴崗購置了一套60多平方米的房子,她計劃半年後搬過去。

李梓是北京人,目前在山東從事網際網路教培工作。大學畢業迄今,她馬不停蹄工作了10年,而現在她想停下來,思考一下自己到底想過怎樣的生活。

遠端購房流程很簡單。她在短影片平臺搜尋“鶴崗”,選擇了流量最大的鶴崗房屋中介。在詳細瞭解小區位置、基礎設施、房子戶型後,她很快付了定金,選擇了一套4萬元的位於頂層的房子。

為了能順利搬進去,李梓還委託中介幫她找人“遠端裝修”。當地能選擇的裝修風格比較有限,她只鋪設了白色的地磚、安裝了白色的櫃子,“我想要可愛的家裝風格,等我去了以後就要按照我喜歡的風格改造。”

多位鶴崗的房產中介告訴記者,買低價房的人大多都是像李梓一樣的外地人,選擇遠端看房,買房手續由中介一手包辦。中介還會幫客戶“遠端裝修”,客戶提供設計稿,他們來幫忙找人施工。

鶴崗“白菜房”和留不住的買房人:中介稱超八成不常住 有個房本安心

↑李梓在鶴崗買的房子正在裝修中。受訪者供圖

透過多個社交媒體吸引外地客戶的“小莫房產”負責人秘先生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因為對鶴崗並不熟悉,一般選擇遠端買房的外地買家多依賴中介來為他們介紹當地的情況,包括氣候、暖氣費、物業費、生活配套設施、醫療條件、旅遊景點等。

“不過手續很快的,確定買房之後在當地的公證處開一個授權委託書,和戶口本原件一起郵過來,我就可以幫他買。過戶2小時就辦完了,房本是3個工作日左右拿到手。”雲鵬地產負責人梁雲鵬向紅星新聞記者表示,鶴崗的普遍房價在1800元-3500元/平方米之間,網上曝出的超低價“白菜房”只佔鶴崗房地產市場的兩成左右。而在梁雲鵬的客戶中,約4成是外地客戶,且以20多歲的單身年輕人居多,他們多是受低價房吸引來的,買的也基本都是低價房。

據鶴崗市統計局釋出的《2021年鶴崗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21年全市商品房銷售面積4。6萬平方米,商品房銷售額1。7億元。以此計算,2021年鶴崗市商品房成交均價約為3695元/平方米。

據梁雲鵬介紹,鶴崗的低價房分為兩類,一類是2008年前後建成的,棚戶區改造後新建的回遷房;另一類是房齡有二三十年的商品房。由於當地人口外流,這些房子成為了閒置的房源。低價房多在位於頂樓的6層或7層,非電梯房,一般都是毛坯房或簡單裝修的。現在兩三萬元一套的“白菜房”已經不多了,低價房一套多在4萬元左右。

在鶴崗的外地買房人

他花3萬多買了套房子開工作室

她租了套兩室一廳,每月租金400元

將所有裝置打包寄出後,26歲的呂樂隻身從山西長治來到了鶴崗。

呂樂也是受“白菜房”吸引來買房的。他說,從知道鶴崗到在鶴崗買房,他只花了一天的時間。來到鶴崗,呂樂純粹是為了找個地方開工作室。

初中畢業後,呂樂曾做過飯店、酒吧的服務員,也在電子廠當過工人,後來出於個人興趣,自己創立了一個遊戲工作室。去年12月,因之前的工作室環境潮溼,網路狀況也欠佳,他想重新租個地方。

能容下七八十臺電腦的房子一年租金就要1萬元,正為租金髮愁之時,他看到了鶴崗的低價房資訊。用他的話來說,“幾萬塊的房子,我待個幾年就回本了”。透過中介發來的影片看了幾套房後,他當天就買下了一套40多平方米的房子,總價3萬多。不久後,中介就把房本和鑰匙寄到了他的手上。

就這樣,呂樂將自己“拋入”了這個完全不熟悉的城市,開始了為期兩年的獨居生活。他買的房子在鶴崗南山區平安小區,2013年建成,房子在6樓,沒有電梯,裝修簡陋老舊。

因當時著急找個地方存放裝置,加上自己不愛出門,買房時他對小區周邊環境和社群配套設施沒有太多瞭解。“其實不建議網上買,買房還是要多實地看看,看看周邊基礎設施,多比較,二手房(房屋狀態)差距還是很大的。”呂樂說。

呂樂把買下的房子作為工作室,另在附近租了一間房子居住,一年租金3000元左右。因喜愛“宅家”,他每天的生活就是工作室和出租屋之間兩點一線,偶爾到幾百米外的超市和菜場買點東西回家做飯。

搬來鶴崗的這一年,呂樂既不參加當地的社群生活,也不出去交友,甚至不知道附近有沒有醫院或者電影院。

鶴崗“白菜房”和留不住的買房人:中介稱超八成不常住 有個房本安心

↑鄂雨在鶴崗出租房前的樹。受訪者供圖

與呂樂同為26歲的鄂雨也在鶴崗度過了半年的獨居生活。來到鶴崗前,她一直過著四處旅居的生活,她去過廣州、濰坊、青島、凱里等地。租住在鶴崗的日子裡,她一度想在這裡買房。

鄂雨是一名出版社兼職編輯,線上辦公讓她不必固定在某個城市或某個辦公樓裡。2021年4月,著急搬家的她在搜尋房源時發現了鶴崗,“那兒的房子很便宜,兩室一廳每月租金才400元左右,裝修也不錯。最重要的是房子前面有一棵樹,我喜歡那棵樹。”

作為一個四川人,在去鶴崗之前,鄂雨從未去過東北。剛到鶴崗的第一天,熱情的房東阿姨帶她去了自家的五金店吃飯,還帶她去超市購買了所需要的生活用品。“房東人很好,她總是叫我‘孩子’,我喜歡她這樣叫我。”

鄂雨不喜歡社交,大學畢業後,她當過攝影師,也嘗試過其他工作,但是都沒有長久地幹下去。在鶴崗生活的日子裡,除了房東和快遞員,她幾乎沒和其他人打過交道。除了工作,她喜歡在房間看書、寫作、看電影,偶爾也會帶著相機出去拍照。

鶴崗留給鄂雨的印象是老年人多,“滿大街到處是老人,坐著的、走著的、打牌的、跳舞的,我感覺我也是其中一員了。”《2021年鶴崗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21年末全市戶籍總人口95。6萬人,其中60歲以上人口為24。9萬人,佔比26。0%。

據新華社報道,國家衛生健康委、全國老齡辦釋出的《2021年度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公報》顯示,截至2021年末,全國60週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6736萬人,佔總人口的18。9%。

有的“白菜房”再閒置

“夏天避暑,冬天看雪”

很多人買了房卻不在這裡定居

呂樂近日正籌備著離開鶴崗。

近來工作室經營狀況十分不佳,呂樂打算把工作室關停,由於覺得當地薪資水平過低,他決定月底就去蘇州找自己的朋友,“工資能給你每月4000元就非常不錯了”。呂樂打算先在蘇州找一家工廠打工,要去哪家工廠、打什麼工都還沒確定。

《2021年鶴崗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全市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042元,比上年增長6。2%。國家統計局釋出的《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則顯示,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比上年增長9。1%。

據媒體報道,2012年之後,作為資源枯竭型城市鶴崗逐漸衰落,人口不斷外流。據鶴崗市統計局釋出的統計分析報告顯示,鶴崗2010-2020年城市常住人口減少了16。7萬人,下降了15。8%,少兒、勞動年齡人口減少。這座城市能提供的就業崗位有限,能留下來常住的外地人,大多都是不依靠當地提供就業崗位的自由職業者。

呂樂的自由職業者身份即將結束,他也就要離開這座城市了,“帶個包弄兩件衣服,月底就走。”

至於房子,“十年內我是不會把它轉租或者賣出去的,反正也不貴。”他打算把裝置和房子留在鶴崗,短期內不打算出租或賣出,如果業務情況轉好,就重開工作室。

呂樂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即使重回鶴崗,他也不打算在這裡定居下來。家人和戀人都在家鄉,他還是要回到家鄉去。他認為,鶴崗低價房條件往往不那麼好,想選擇定居和養老的地方,還有很多的選擇,大家不用被當下的“鶴崗熱”所影響。

鶴崗“白菜房”和留不住的買房人:中介稱超八成不常住 有個房本安心

↑鶴崗雪景。受訪者供圖

中介梁雲鵬注意到,自己賣出去的房子,很多外地客戶買了卻不來居住。他告訴紅星新聞,有些外地買家每年只來鶴崗住個一兩次,“夏天避暑,冬天看雪”。他接觸的能常住在這裡的外地買房人“只佔一兩成”,而且基本都是自由職業者,有的人來住了一段時間就走了。房子閒置的客戶很多都會讓他幫忙託管房子,有幾位還讓他把閒置的房子租出去或者直接賣出。

“不算投資,就是為了買個房子,有個房本安心一點。咱們中國人還是挺希望自己有一套房子的。”梁雲鵬說。

李梓從小生活在北京,小學四年級時,父母離婚,她和爸爸一起生活。她對家的記憶遙遠又模糊。高考後她去了吉林一所211大學讀書。

步入社會這幾年,李梓換過很多份工作,隨著工作的變動,她的住所也一直在變。對李梓來說,租房生活並沒有家的感覺。

在網上刷到鶴崗的新聞後,李梓想在那裡買一個“家”。李梓一直在思考怎樣填滿“家”的核心。她喜歡寵物,計劃到鶴崗後養一隻貓;她喜歡讀書,想著搬到鶴崗後可以空出大段的時間去閱讀歷史;她還想學習書法和畫畫,想親近自然,想盡快融入到這座東北小城中去。

李梓說,她在籌備買房時曾加入過一個40多人的“鶴崗買房群”,群內的成員來自全國各地,大家都迫切地想遠離自己當下的生活,前往鶴崗買房。

但直到最後,“那個群裡最後只有我自己買了,其他人還在觀望”,李梓說,真正付諸行動者寥寥。

鶴崗吉興房地產經銷有限公司中介人員告訴紅星新聞記者,今年向他諮詢的外地客戶大概有3000個,但成交量也就100套左右,轉化率並不高。

鄂雨曾想過在鶴崗買一個房子,但後來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我沒辦法長期在一個地方生活,鶴崗太遠了,不方便去其他地方,飲食也不習慣。”

她交了一年的房租,但只待了半年就選擇離開。在她看來,鶴崗和其他很多城市一樣,只是突然被關注了。“有的城市有雪,有的城市有海、有沙漠。但沒有城市是完美的、滿足所有需求的,總有人來,也總有人離開。”

(文中李梓、呂樂、鄂雨均為化名)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