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遊戲

臺灣經營之神王永慶,是怎麼賺到第一桶金的,值得老闆創業者學習

由 富日記 發表于 遊戲2023-01-18
簡介王永慶繼續觀察,當時的人都是去米店買米,自己運回家

怎樣經營好一家米店

在臺灣一個小地方已經有30多家米店,競爭非常激烈。

有一位16歲的年輕人,沒什麼錢,在偏遠的位置租了一個小店鋪,開了一家米店。

沒人能想到這個年輕人,很快從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賺到第一桶金,併成為後來的臺灣首富。

這個人就是臺塑集團創辦人,被譽為臺灣的“經營之神”的

王永慶

今天我們重新回顧王永慶開米店賺取第一桶金的經歷,依然被王永慶的商業才華折服。

王永慶早年因家貧讀不起書,只好去做買賣。

1932年,16歲的王永慶從老家來到嘉義開了一家米店。

當時小小的嘉義已有米店近30家,競爭非常激烈。

而王永慶當時僅有200元資金,只能在一條偏僻的巷子裡租一個很小的鋪面。

王永慶的米店開的最晚,規模最小,位置最偏,年紀輕輕的他也沒什麼人脈。

可想而知,米店剛成立的日子裡多麼艱難。

生意冷冷清清,門可羅雀是常態。

換位思考,任何一個人身處王永慶當年的局面都會覺得非常棘手。

就好像打牌一樣,手裡的一手爛牌,想要翻盤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王永慶硬是在這樣的情形下開啟局面,很快把米店生意做的風生水起。

臺灣經營之神王永慶,是怎麼賺到第一桶金的,值得老闆創業者學習

王永慶的爸爸常說一句古訓:“

不惜錢者有人愛,不惜力者有人敬

。”

年輕的王永慶沒錢,就只能不惜時間和力氣。

店鋪位置好的米店可以等待客人上門,王永慶的米店位置太偏。

他就

主動出擊,揹著米挨家挨戶去推銷

如果光是主動上門推銷,效果也不太好。

當時是熟人社會,人們對上門推銷的小商販並不信任,更喜歡去熟悉的店鋪購買。

於是王永慶又

把力氣用在產品上

當時的臺灣,農業多是手工作業,由於稻穀收割與加工的技術落後,大米里經常有小石子之類的雜物。

人們在做飯之前,都要淘好幾次米,很不方便。但是大家都已見怪不怪,習以為常。

王永慶卻從這個日常行為中找到了切入點。

他和兩個弟弟一起動手,一點點將夾雜在米里的秕糠、砂石之類的雜物撿出來。

臺灣經營之神王永慶,是怎麼賺到第一桶金的,值得老闆創業者學習

產品為王的道理不管哪個年代都適用

只要購買的人都會發現王永慶賣的米質量好,省去了多次淘米的麻煩。

這樣,一傳十,十傳百,米店的生意日漸紅火起來。

王永慶繼續觀察,當時的人都是去米店買米,自己運回家。

對年輕人來說不算什麼,但對上了年紀的人,非常不方便。

而年輕人又無暇顧及家務,買米的顧客以老年人居多。

於是

王永慶主動送米上門

如果你覺得送貨上門,只是幫顧客送到家就好了。

那你就低估王永慶了,他還要

將米幫顧客倒進米缸裡

如果米缸裡還有舊米,他

還將舊米倒出來,把米缸擦乾淨,再把新米倒進去,然後將舊米放回上層

這樣人們就可以先吃舊米,不至於讓下面的舊米因存放過久而變質。

幫顧客送完米後,王永慶會仔細記下這戶人家米缸的容量。

然後詢問家裡有多少人吃飯,幾個大人、幾個小孩,每人飯量如何。

根據這些資料,

王永慶會算出這戶人家下次買米的大概時間

他會把時間記在本子上,到了日期,他不等顧客上門,就主動將相應數量的米送到客戶家裡。

主動送大米到家當然非常受顧客歡迎。

但這會遇到一個顧客來店裡買米不會遇到的問題。

顧客來店裡買米一般都會準備好錢,很少出現沒錢去買米的情況,但送大米到家就不同了。

當時大多數家庭都靠做工謀生,收入微薄,少有閒錢,主動送米上門很好。

但如果馬上收錢,碰上顧客手頭緊,會弄得雙方都很尷尬。

因此,每次送米,王永慶並不急於收錢。

如何避免要不回錢呢,

王永慶把全體顧客按發薪日期分門別類,登記在冊。

等顧客過了發薪日,他就去上門收米款,因為顧客手裡有錢,每次都十分順利,從無拖欠現象。

臺灣經營之神王永慶,是怎麼賺到第一桶金的,值得老闆創業者學習

就這樣,王永慶米店的生意逐漸紅火起來。

第一桶金是最難賺的,當賺到第一桶金後,再賺錢就容易的多。

經過一年多的資金積累和客戶積累,王永慶又開辦了個碾米廠。

在最繁華熱鬧的臨街處租了一處比原來大好幾倍的房子,臨街做鋪面,後面做碾米廠。

後來王永慶又開始做木材生意,做塑膠生意,逐漸打造出一個龐大的石化王國,在臺灣首富的位置上盤踞多年。

王永慶經營米店過程中的很多思路,直到今天都非常有效。

為什麼今天很多人喜歡在網上買米,因為能

送貨上門

而王永慶在80多年前就提供這樣的服務了。

王永慶算好日子給人們送米上門。

這不就是近幾年國內外非常流行的

按月寄送產品的訂閱模式

嗎?

王永慶不要求人們馬上付款,等到發薪日在上門收費。

這不就是我們

今天常用的信用卡、花唄和京東白條等金融業務嗎

現在我們經常說維護老客戶比發展新客戶更重要,一定要挖掘客戶的終身價值。

王永慶早在80多年前就做的比今天的商家們好太多了。

我現在主要在網上買大米,沒有一家電商會預估我下次買大米的時間,在那個時間段向我再次推銷。

如果有電商在我買大米之前發現我的需求,詢問我是否需要購買,哪怕不給我優惠券,我也願意購買。

但可惜還沒有商家做到這種情況,而80多年前王永慶就做到了。

從這些細節上看,

王永慶後來成為臺灣首富真的不是沒有道理

很多人創業總想著找一個好方向,就好像打牌總想著摸一手好牌一樣。

但市場紅利期有限,好方向會隨著商家的增多而競爭激烈。

就好像人們不可能每一把都摸一手好牌一樣。

最厲害的人應該是王永慶這樣,在微不足道的小生意中,透過持續的創新和運營,形成自己的優勢、品牌和核心競爭力。

最厲害的人,不追求好牌,而是追求把牌打好

即使手裡拿著爛牌,同樣能想方設法打好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