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遊戲

作為甘肅人我來說說甘肅各大地方地名的由來

由 頡大掌櫃說車 發表于 遊戲2023-01-18
簡介張掖地名的由來:張掖位於河西走廊中部,東鄰武威地區和金昌市,西連酒泉地區,公元前121年由漢武帝派霍去病西征,戰敗匈奴後始設張掖郡,取“斷匈奴之臂,張中國之掖(腋)”之意而得名

甘肅隴南在古代叫什麼名字

首先感謝邀請,我作為甘肅人我就把我家鄉好好地介紹一下,本人才疏學淺有些內容是摘錄的,有不盡之處還請海涵。

蘭州地名的由來:

作為甘肅人我來說說甘肅各大地方地名的由來

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年),在皋蘭山腳下將金城郡du改命為蘭zhi州,置總管府,歷史上從此有了蘭州這個名稱。後來雖州郡數次易名,但蘭州的建置沿革基本固定下來,相沿至今。蘭州的皋蘭山,名稱則是來源於2000多年前遊牧在黃河岸邊的匈奴人。皋蘭山匈奴語譯為河邊的大山。大山西起龍尾山,東至老狼溝,形若蟠龍,高厚蜿蜒,如張兩翼,東西環拱州城(蘭州城),延袤二十餘里。蘭州因這座高大的皋蘭山而得名,皋蘭山也成了蘭州滄桑歲月的見證。

酒泉地名的由來:

作為甘肅人我來說說甘肅各大地方地名的由來

西漢東方朔的《神異經》裡寫:“西北荒中有玉饋之酒,酒泉注焉,廣一丈,長深三丈,酒美如肉,澄清如鏡。上有玉樽、玉籩,取一樽,一樽復生焉,與天同休無干時。石邊有脯焉,味如獐鹿脯。飲此酒,人不生死,一名遺酒。其脯名曰追復,食一片復一片。”因為這篇文章,酒泉逐漸被大家認為是“城下有泉,其水若酒”的地方。

我認為下面的這段民間傳說更有可信度,在民間傳說裡“酒泉”這個名字和西漢的年輕將領霍去病有關。在霍去病奉命出征匈奴大勝之後,要大擺慶功宴。軍中擺慶功宴酒是必不可少的,但當時甘肅地區是一片荒涼的沙漠,將士們出征,為了減少行李的重量,酒水這種享受品帶的很少。

霍去病也不想掃了大家的興致,在途中霍去病碰見一汪泉水,心思一轉,就將所帶酒水倒入泉水中,泉水甘冽,加上酒的香氣足矣和全軍將士共同飲用,這就成了“酒泉”名字的由來。

張掖地名的由來:

作為甘肅人我來說說甘肅各大地方地名的由來

張掖位於河西走廊中部,東鄰武威地區和金昌市,西連酒泉地區,公元前121年由漢武帝派霍去病西征,戰敗匈奴後始設張掖郡,取“斷匈奴之臂,張中國之掖(腋)”之意而得名。古為河西四郡之一,歷代中原王朝在西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外交活動中心。

武威地名的由來:

作為甘肅人我來說說甘肅各大地方地名的由來

武威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東部,石羊河上游。武威在西漢初為匈媽所佔據,西漢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漢武帝派霍去病徵服河西,為了紀念這一勝利,後來把這塊地方取名武威,並設武威郡,以顯示西漢王朝的軍威和武功到達河西而得名。西漢時稱姑臧,東漢時改稱武威。明代改涼州衛,清代改武威縣。1985年改為武威市。

嘉峪關地名的由來

作為甘肅人我來說說甘肅各大地方地名的由來

嘉峪關市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中段,因有萬里長城西起點── 天下雄關嘉峪關而得名。“嘉峪關”意為“美好的山谷”,市域南靠祁連山,北倚馬鬃山,東接酒泉盆地,西為平坦的戈壁,地處走廊西段最窄處。

敦煌地名的由來:

作為甘肅人我來說說甘肅各大地方地名的由來

西漢初為匈奴所佔。漢武帝時設敦煌郡,為河西四郡之一。晉時為沙州州治。公元400-405年,敦煌為西涼國(李暠所建)國都。北魏初,置敦煌鎮,後置瓜州,均以敦煌為治所。北周改為鳴沙縣。隋復置敦煌郡。唐武德初改為西沙州,貞觀七年(633)改成瓜州,建中二年(781)陷於吐蕃。大中五年(851),敦煌人張議潮收復瓜、沙二州,自此,敦煌在歸義軍統治下,至宋仁宗年間(1022-1063)。宋至清雍正年間一直稱沙州。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改名敦煌縣。1987年撤縣設縣級市。

天水地名的由來:

作為甘肅人我來說說甘肅各大地方地名的由來

天水在周朝時期一直是秦國的屬地,春秋戰國時被稱作邽縣,到了秦朝被命名為上邽。相傳在東漢武帝元鼎三年的時候,上邽經歷了一次史無前例的大旱災。那個夏天,驕陽似火,氣候炎熱,卻許久未下過一場雨。看著田裡的莊稼一天天枯竭,喝著河裡僅剩的一點渾濁苦澀的河水,人們都心急如焚,天天虔誠地祈求神靈降雨。可能是人們的誠心終於感動了上天,這天半夜,正當人們都沉入夢鄉時,天上突然響起了震耳的雷聲。這雷聲夾雜著閃電像是從天邊滾來,愈來愈強烈。一時間,大地狂風四起、飛沙走石。人們都被這種陣式嚇壞了,以為老天爺發怒了。就在這時,地面上出現一片紅光,接著,大地不斷震動,彷彿要裂開了一般。 突然,隨著天空的一聲炸雷,地面下傳來了震耳欲聾的響聲,大地真的裂開了,就像張開了嘴一般,裂口處飄散著白白的霧氣。同時,只見天上倒下一股粗粗的河水,剛好注入裂開的地下,就好像天公知道大地乾渴已久,用天河的水為他解渴似的。這樣的場面十分壯觀,人們都驚奇地睜大了雙眼。 天河的水就這樣一直流了很長時間,直到風也停了、雷也息了,大地恢復一片安寧。人們好奇地跑到大地裂口處一瞧,這裡竟出現了一個大大的湖泊,湖裡的水清澈透明、甘甜可口。接下來的幾天,天空一直落著綿綿細雨,把整個世界從乾旱燥熱中解救出來。有了水的滋潤,到處都變得綠油油的,山野蒼翠,溪流潺潺。 經歷了這樣一個變化,人們都認為是神靈的威力,於是將“天河注水”傳得神乎其神。其實按我們今天來看,這很可能只是一個自然現象,是一次大地震。但那時的人們還無法解釋這些,所以他們把那片湖水稱之為“天水井”,還傳說這水“春不涸,夏不溢,四季瀅然”。用這水灌溉,長出的禾苗茁壯、樹木蔥蘢,就連養育的姑娘也格外俊俏。從此,上邽成為了名副其實的隴上綠洲,而“天河注水”的故事也一代代地流傳了下來。 當時,為了更好地進行管理,漢王朝決定將隴西郡(今天水地區)分為兩郡。在聽說了“天河注水”的傳說後,漢武帝下旨在上邽湖邊,築起一座城池,把新郡設在這裡,取名為“天水郡”。天水得名,由此而來。

隴南地名的由:

作為甘肅人我來說說甘肅各大地方地名的由來

隴南的歷史發展變化比較豐富,隴南距今7000多年前即有人類活動,隴南是秦人的發祥地,又是中國古代西部民族氐人和羌人活動的核心地區。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隴南既是各種政治軍事力量激烈爭奪的戰場,又是中原中央政權與西北少數民族接觸交往的前哨陣地,攻伐消長與民族交往,構成隴南社會歷史的重要內容。氐族、羌族、漢族及先後進入隴南的其他各民族,互相影響,互相融合,共同創造了隴南燦爛的古代文化。周朝,禮縣是秦人發祥地“西犬丘”所在地,秦莊公、秦文公、秦襄公等在禮縣紅河一帶建國立郡,至秦代,設定西道、故道、武都道和下辯道4個縣級行政建制,均屬隴西郡;到漢代、三國時期、東晉、南北朝時期、隋唐時期就開始已經就有了隴南地區一說,然後從宋、元、明、清、民國時期;直到1949年7月,成立武都分割槽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駐武都縣,屬陝甘寧邊區甘肅行政區。1950年5月,岷縣劃歸武都專區。

1956年,禮縣、西和縣、成縣劃歸天水專區。1958年4月,撤銷武都專區,轄縣劃歸天水專區。1961年11月,恢復武都地區。1963年10月,撤銷臨洮專區,岷縣劃歸武都專區。1985年5月,武都地區更名為隴南地區,岷縣劃歸定西地區。2004年1月,撤銷隴南地區,設立地級隴南市,原武都縣改為武都區。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