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飲食

神奇的平江辣條

由 湘湘帶你看社會 發表于 飲食2022-12-06
簡介辣條一炮走紅之後,許多做醬乾的作坊、工廠就地轉化,開始生產更受市場歡迎的麵筋製品,麵筋企業從此發展壯大

老季洪集大面筋怎麼樣

神奇的平江辣條

◎蘇 浩

去雲南瑞麗旅遊時,無意中在一個小賣店看到了湖南平江產的零食——辣條。在兩千多公里外的邊陲小城發現了家鄉的特產,我倍感親切,不由自主地買了一包,拈一根放到嘴裡,味道很好!

千禧年後,辣條成了一種備受歡迎的零食,特別是孩子們,一到課餘時間就爭先恐後衝向小賣部,拿出不多的零花錢買辣條,甚至會和幾個同學一起分享這種美味。

辣條的興起,得益於平江醬幹,二者算得上近親。據《平江縣誌》記載:“食品工業是平江的傳統產業,清朝康熙年間,由百歲老人何維豐首創。後被列為宮廷貢品。”在平江,家家戶戶都會做醬幹,做醬幹是很多平江人養家餬口的一項技能。1983年,三市鎮人首次在醬幹中引入芝麻、辣椒做輔料,創新出麻辣醬幹。

辣條是醬乾的晚輩。1998年,湖南發生特大洪災,農產品損失慘重。醬乾的主要原料黃豆價格大幅上升,醬乾產業因此遭遇原材料短缺的瓶頸。很多人在想,如果能夠找到一種原材料代替黃豆就好了。在長沙做醬幹生意遭遇滑鐵盧的邱平“逃回”家鄉,與此同時,做玻璃生意的鐘慶元、在廣東打工的李猛能機緣巧合湊在一起,三人合計一番後,開始在農貿市場上尋找取代黃豆的合適的食材。市面上最便宜的原材料非麵粉莫屬,他們從做米線的工藝悟出了道理,李猛能隨即從縣城買回來一臺舊的米線加工機器,在自家的院子裡搗鼓起來,閉關研製了幾個月,最後做出了一種接近於麵筋型別的熟食製品。他們創造性地把平江醬乾的製作工藝運用於新產品中,在麵筋製品上增添了鹹味與辣味。“麻辣麵筋”一經面世,便大受歡迎。

2000年左右,對調味頗有研究的邱平開始在麻辣麵筋中適量增加甜味。經過不斷除錯,到2002年,平江的麵筋製品確立了麻辣加甜的基本框架,麻辣甜鮮香的辣條迅速成為零食界的當紅炸仔雞。 辣條一炮走紅之後,許多做醬乾的作坊、工廠就地轉化,開始生產更受市場歡迎的麵筋製品,麵筋企業從此發展壯大。

辣條生產從遍地開花到亂象叢生,經歷了野蠻發展階段。 2005年12月,中央電視臺曝光了平江縣一家食品廠使用違禁新增劑,2007年原國家質檢總局將平江列為全國食品安全重點整治縣。 食品安全決不可等閒視之。平江管理部門隨即開展了地毯式的排查和清理整頓,一些具有憂患意識的企業家們也紛紛開始主動謀求改變。

2013年,“玉峰”的創始人張玉東在長沙成立了健康辣條研發中心。他耗資3000萬元在行業中率先建設了首個10萬級的GMP潔淨車間。接下來幾年,平江縣辣條行業整體走上了“提質升級”的道路。2015年12月24日,在平江縣舉行的“中國麵食品之鄉授牌儀式暨食品產業發展戰略研討會”上,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公佈了“《關於同意授予湖南省平江縣‘中國麵筋食品之鄉’的批覆》”的決議,授予平江縣“中國麵筋食品之鄉”稱號。2019年12月,有關辣條生產的國字號標準出臺,明確要求辣條徹底和防腐劑“說再見”,且不得超範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新增劑。在新標準嚴格要求和企業的共同努力下,辣條正在逐漸撕掉“垃圾食品”的標籤,這款曾經的“媽見愁”食品重新回到了大眾視野,搭著社交媒體的快車一度成為“網紅”。

平江人生產辣條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但也有短板——平江不產麵粉,許多平江人開始走出湖南做辣條。早在1999年,平江人劉衛平來到了600公里外的漯河辦廠,這兒不僅盛產小麥,而且勞動力廉價、交通發達,他註冊了“衛龍Weilong”商標,“衛龍辣條”正式誕生,茁壯成長,成功上市。如今,全國有將近 1000 家辣條企業,90% 都是湖南平江人開的;全國 99% 以上的麵筋經營者,都是平江籍;全國辣條總產值 600 億元,平江縣佔比就達到了 200 億元,五毛錢的辣條產業無疑已經成為平江的支柱產業,平江也成了當之無愧的“辣條王國”。

2020年11月,平江食品協會在長沙建立了一座辣條博物館,透過展品展示、歷史再現、投屏互動、動手體驗等方式,讓消費者身臨其境瞭解辣條的起源、生產工藝以及辣條行業取得的成果 。此外,2020年9月,平江職業技術學校開辦了辣條專業班,致力以科學教育、廠校結合,實行知識產業化,為辣條長遠而安全高效發展謀篇佈局。

“來包辣條壓壓驚 !”“其實我該來包辣條靜靜!”與真實世界裡土得掉渣的形象反差強烈的辣條,經過網紅主角的數輪熱捧,已成為社交網路經典語錄。上到小孩下到老人,想吃零食的時候,就會下意識地想起你——平江辣條。

【來源:岳陽日報】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