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飲食

文化海安|山河歲月,不過一碗饊子茶

由 雨雪霏霏teenl 發表于 飲食2022-07-25
簡介黃昏暮色中,饊子飄香,人們說老楊家的饊子又脆又香,吃起來還是記憶裡的老味道,遠方的客人都會慕名而來,看著他正在忙碌著,用兩支長長的竹籤,挑起細細長長的麵條,三根一股,靈巧的在他手上迅疾飛舞,環繞成梳子狀或蝴蝶狀,待放入沸騰的麻油鍋中,炸成微

麵條怎麼炸油茶饊子

文化海安|山河歲月,不過一碗饊子茶

不過一碗饊子茶

饊子,是無數人童年的美味記憶。小時候總喜歡在路邊等待,看老師傅將纏繞的面線一條條放進油鍋中,滋啦滋啦的,不一會,就炸好一捆捆金黃飄香的饊子。

文化海安|山河歲月,不過一碗饊子茶

文化海安|山河歲月,不過一碗饊子茶

被詩詞耽誤的美食家蘇軾愛吃茶饊,他在《寒具詩》中寫道:“纖手搓成玉數尋,碧油煎出嫩黃深”,說的就是女子纖纖素手炸製茶饊的場景。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谷部》也有記載:“寒具即食饊也,以糯粉和麵,入少鹽,牽索紐捻成環釧形……入口即碎,脆如凌雪。”

文化海安|山河歲月,不過一碗饊子茶

饊子,是海安百姓家喻戶曉的美食。凌晨四點,隆政街頭的楊師傅就開始了一天的忙碌。饊子加工看似簡單,只需一鍋、一盆、一爐,難就難在手上的工夫。老楊依順序生火、和麵、搓條、盤條、油浸,將麵條用

兩支

長竹筷撐著,做成並列成環狀的麵條,待油鍋慢熱漸至滾熱時放進油鍋中煎炸,炸得金黃、噴香,美味可口的饊子層疊陳列,深得人們的喜愛。十幾道工序,道道工序都有講究,指法、力度、油溫……樣樣皆有學問,一旦差之毫釐,饊子的形狀、口味便差之千里。

文化海安|山河歲月,不過一碗饊子茶

文化海安|山河歲月,不過一碗饊子茶

文化海安|山河歲月,不過一碗饊子茶

文化海安|山河歲月,不過一碗饊子茶

據記載,相傳,這種美食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寒食節禁火時食用的“寒具”即為饊子。那時候,為紀念春秋時期晉國名臣介子推,寒食節要禁火三天,於是人們便提前炸好一些環狀麵食今俗稱饊子,作為寒食節期間的快餐。如今,雖然寒食節禁火的風俗沒有了,但與寒食節有關的饊子卻深受人們喜愛,時至今日,仍然是老少皆宜的時令食品。

文化海安|山河歲月,不過一碗饊子茶

饊子,也是傳統習俗裡添丁賀喜的地方風物。過去,在海安民間,誰家的女人生養了,親朋好友送月子禮,饊子、紅糖是少不了的。對產婦而言,饊子是坐月子時的珍饈。一碗水潽雞蛋,再放點甜酒釀,把油饊子掰碎了放進去,又香又甜,又扛餓又發奶。民間流傳一句歇後語:“坐月子不吃茶饊——虧了”,意思是產婦坐月子,必須吃上茶饊才滋補。在上個世紀生活困難的年月裡,老家的鄉親們待客,泡一碗放紅糖的饊子,就是待客的最高規格了。

文化海安|山河歲月,不過一碗饊子茶

文化海安|山河歲月,不過一碗饊子茶

文化海安|山河歲月,不過一碗饊子茶

文化海安|山河歲月,不過一碗饊子茶

黃昏暮色中,饊子飄香,人們說老楊家的饊子又脆又香,吃起來還是記憶裡的老味道,遠方的客人都會慕名而來,看著他正在忙碌著,用兩支長長的竹籤,挑起細細長長的麵條,三根一股,靈巧的在他手上迅疾飛舞,環繞成梳子狀或蝴蝶狀,待放入沸騰的麻油鍋中,炸成微黃隨後瀝油撈出,宛如金線環環相連。早有食客在一旁翹首以盼,迫不及待將這剛出鍋的饊子打包買了去。

文化海安|山河歲月,不過一碗饊子茶

每個人的童年往事裡都有這樣一把又香又脆的饊子。但如今,幾乎看不到油炸饊子的攤位了,兒時記憶裡的美味就這麼一去不復返……它承載著上一代人的美好回憶,它像一根綿延不斷的絲線,串起了歲月,串起了記憶……

文化海安|山河歲月,不過一碗饊子茶

文化海安|山河歲月,不過一碗饊子茶

文化海安|山河歲月,不過一碗饊子茶

依稀記得小時候,母親買一包饊子回來,不多時,墊的報紙全部被油浸透,油墨字便漸漸暈染開來。如今,在物質生活日漸富足的日子裡,不管如何吃,都比不上母親做的饊子茶,她把饊子掰斷,再灑上紅糖,澆上開水的片刻,香味就瀰漫開來。母親說等饊子全部泡軟了再開吃更美味,我則等不及,哪怕先喝上幾口湯解解饞。

文化海安|山河歲月,不過一碗饊子茶

愛吃饊子的我,興之所至,泡一碗紅糖茶饊子,吃著吃著,沉睡在記憶中熟悉的味蕾悄然甦醒,植根在胃腔裡饊子的香甜生根發芽、抽枝散葉。恍惚間,微風拂過窗戶,

撫過

髮梢掀起我的衣角,放眼望去,天空中半明半暗的雲朵,在城市的樓宇之間穿梭,漫遊。在這寂靜的時光裡,我想念我離世經年的母親,想念她做的鄉間美食,想念愈發遠離的故鄉,不自禁溼潤了眼角,在無人處拭一滴漫出眼底的淚滴……

文化海安|山河歲月,不過一碗饊子茶

文化海安|山河歲月,不過一碗饊子茶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