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娛樂

40%家庭手握“2套房”,將面臨什麼樣結局?李嘉誠預測,結果顯然

由 樓市指聞 發表于 娛樂2022-05-21
簡介首先,對於張五常而言,他的看法有一個很大的前提,那便是“不考慮房產分配均衡性”,試想一下,一座城市有500萬個購房需求,然後每個購房需求都被分配到了1套房子,在這種情況下,房子的價格漲得越快、漲得越高,自然代表著這500萬購房需求人的財富價

藍恆桂語江南開發商怎麼樣

至今,不少房產專家仍然在勸說人們趕緊買房,甚至不惜用“漲價帶動財富增值”的觀點來激勵人們。

例如經濟學家張五常、北師大教授董藩,這是兩位老生常談的房地產大咖人物了,在每一次的房產論壇或者是座談會中,都會丟擲高度相似的論調。例如經濟學者張五常經常說“

在不考慮房產配置均衡性的情況下,房產價格上漲有利於百姓財富的增加,所以樓市漲得越高越好。

”再例如北師大教授董藩也認為“城市化紅利期還有15年以上,未來農村人還有4億人進城,他們將成為城市房產高速增長的支撐動力。”

40%家庭手握“2套房”,將面臨什麼樣結局?李嘉誠預測,結果顯然

在張五常和董藩的口中,“房市上漲、價格上浮、買房趁早”是核心觀點,特別是在買漲不買跌的傳統購房邏輯關係下,既然知道房產價格要上浮,那麼早點買房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那麼,張學者和董教授他們的說法真的有道理嗎?指聞君給出的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對於張五常而言,他的看法有一個很大的前提,那便是“不考慮房產分配均衡性”,試想一下,一座城市有500萬個購房需求,然後每個購房需求都被分配到了1套房子,在這種情況下,房子的價格漲得越快、漲得越高,自然代表著這500萬購房需求人的財富價值在增加。然而事實情況似乎截然相反,這個城市有500萬購房需求,雖然市場上也有500萬套房源,但在市場化背景下,房產分配並不平均:

有100萬需求購買走了500萬套房源;

剩下的400萬需求沒有得到解決。

這種情況下,房市上漲,代表著部分人的財富增加,而非所有百姓的財富增長。

40%家庭手握“2套房”,將面臨什麼樣結局?李嘉誠預測,結果顯然

其次,對於董教授來說,他認為城市化會源源不斷地帶來農村人進入城市,這些農村人入城之後,第一件事兒便是買房,所以城市化的快速推進,將為住房市場帶來源源不斷的需求動力。然而,指聞君認為,這種預測有點過於理想化,98年至2016年,這幾年時間裡,城市化確實很快,特別是隨著沿海城市依次開放,內地農村人口快速向大城市湧入的背景下,農村人為城市住房紮紮實實做出了推動。

而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資料顯示,2021年底我國的城市化率已經達到了64%的高度,距離發達國家城市化門檻值75%只有接近11個百分點了,進入到高等城市化階段,未來農村人進入城市的速度並不會像過去那麼快,所以對住房的拉動效應也相對不那麼明顯了。

40%家庭手握“2套房”,將面臨什麼樣結局?李嘉誠預測,結果顯然

更為重要的一點是:

房產過剩,已經成為了不爭的事實。

1、城市商品房按照均值計算,達到1.5套/戶。

央行課題組在《金融界》曾釋出過城鎮家庭資產負債的研究報告,在這份報告中,央行課題組研究指出,城市的戶均資產達到318萬元,在所有家庭資產中,金融資產只佔到了30%以內的比重,而非金融化的資產份額卻高達70%以上,這與美國、日本、德國、英國等發達國家普通家庭的資產配置呈現出截然相反的現象,在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裡,家庭資產中金融資產往往佔比超過50%,固定資產比重相對較低。

為什麼我國城鎮家庭中固定資產佔比高達70%呢?根源還在於房子,央行報告同時指出,城鎮家庭房產保有量達到了96%以上,戶均房產保有量1。5套。也就是說從平均數計算,家家戶戶都有1。5套以上房子,在家庭債務中,房貸債務超過60%,可以說百姓手中的錢,60%以上用來買房了,所以房產比重才如此之高,同時研究認為,超過30%的家庭擁有二套房,超過10%的家庭擁有3套房。可以說

40%家庭手握“2套房”

40%家庭手握“2套房”,將面臨什麼樣結局?李嘉誠預測,結果顯然

2、小產權房範圍更廣泛。

我國是一個住房多元化的國家,商品房其實是後起之秀,在商品房之前,還存在更加廣泛的宅基地房和其他型別的房產交易情況。只要是在農村居住過的人都知道,農村的土地性質是集體用地,在集體用地基礎之上,每家每戶都會劃分一塊宅基地,然後按照一戶一地、一地一宅的基本規則,每戶都可以建設一套屬於自己的宅基地房產。

在城市的商品房出現之後,面對高房產價格,不少城市周邊的人看到了新的“財富契機”,於是推倒自家的宅基地房,然後建設8層以上的房產,自己居住1套,剩下的7層樓全部對外出售。這樣的房子介於宅基地房和商品房之間,無法辦理房產證、土地使用不合法,所以被稱之為“小產權房”,在興盛的時期,有的城市小產權房大行其道,例如深圳這座城市,小產權房的數量佔到整個住房市場超過60%比重,可謂舉足輕重。

40%家庭手握“2套房”,將面臨什麼樣結局?李嘉誠預測,結果顯然

有房產學者統計指出,在住房市場,小產權房的數量在商品房的4倍以上,如果商品房已經達到戶均1。5套的話,那麼小產權房可能達到戶均4-5套以上,而且這樣的房子更加便宜、更加適合剛需居住需求。

結論顯而易見:

總量上,住房妥妥的供大於求,由於供需匹配失衡,導致住房結構性緊缺的情況出現。那麼,未來購房、囤房依然會有所賺頭嗎?對於這一點,李嘉誠早有說法,李嘉誠曾直言,如果房子繼續按照這個速度建設下去,未來房子將變得不值錢。

手握“2套房”的家庭,將面臨什麼樣結局?李嘉誠預測應驗了

結果顯然。

李嘉誠認為,隨著房產的數量建設越來越多,今後的房子必然淪落到爛大街的地步,進而在數量供大於求的情況下,價格產生回落。在這個背景下,那些原來大量囤房、炒房、手握多套房的家庭,等待他們的是什麼樣的結果?指聞君認為,新訊號已經到來了:

1、住房過剩,房產收益不高。

供大於求則價格跌是必然的情況,房子都已經到達了1。5套以上,價格回落實屬情理之中,原本買房可以坐等升值的,現在隨著房市新週期的到來,炒房或將無溢價可能。

40%家庭手握“2套房”,將面臨什麼樣結局?李嘉誠預測,結果顯然

2、房產稅已經到來,成本增高。

房產稅是一項房產保有稅,只要持有房子,那麼房產稅就必然需要繳納,按照財稅專家張學誕等給出的建議,房產稅的稅率在1%左右,那麼一套100萬元的房子,每年可能要交1萬元房產稅,房子越多的家庭,房產稅的金額就相對越高,所以在房產稅到來的情況下,多套房的家庭並不見好。

一系列新變化,告訴人們一個道理:房產正在剝離金融屬性,正在向著居住屬性迴歸,房子多價值高的年代,或一去不復返了。

結語:手握“2套房”的家庭,將面臨什麼樣結局,答案顯而易見。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