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娛樂

仁壽興盛鎮:帶著濃濃鄉愁賓士在興盛道路上的天府新區小鎮

由 Hello唐老師 發表于 娛樂2022-02-26
簡介象耳水庫也是小巧精緻型的,在興盛鎮這裡稱為水庫,一點不突兀,要是在其他地方,可能就要被稱為大埝塘了

象耳魚學名叫什麼

仁壽興盛鎮:帶著濃濃鄉愁賓士在興盛道路上的天府新區小鎮

文 唐建華

仁壽的興盛鎮,現在已經融入了天府新區中,各項建設如火如荼,成就也是前所未有。幾代人一直夢寐以求的“興盛”,正在慢慢成為現實。在現代化元素不斷圍剿下,鄉愁空間越來越窄小,興盛那些僅存的鄉愁味道,顯得彌足珍貴。是時候仔細品味品味了。

仁壽興盛鎮:帶著濃濃鄉愁賓士在興盛道路上的天府新區小鎮

興盛鎮在成為鎮之前是興盛鄉,興盛鄉最初也不叫興盛鄉,最早叫永興鄉。永興鄉這個名稱,深入民心,現在60、70歲的人都知道這個名稱。永興鄉的歷史很久遠,在解放前就已經存在了,當時屬於仁壽縣第五區永興鄉。新中國成立後,仍然是永興鄉。上世紀50年代末,劃歸清水區管轄,時稱永興公社。因永興二字與地區內其他永興重名,後改為興盛人民公社。興盛二字沿用至今。

永興改為興盛,既與永興意義相連,由於政府駐地有關。興盛鎮的駐地就是遠近有名的興盛場。當年鄉村交通不便,資訊不便,人們之間的情感交流,人情交往,物品交換,主要依賴於場鎮的聚會。興盛場如鄉村遍佈的其他場鎮一樣,在當地頗有名氣,每逢趕場天,四周二三十里地的鄉民都會三三兩兩雲集過來,相互寒暄,家長裡短、農事耕種都是話題。興盛場一時熱鬧非凡。

仁壽興盛鎮:帶著濃濃鄉愁賓士在興盛道路上的天府新區小鎮

無論是興盛還是永興,都是當地老百姓渴求改變現狀,享受美好生活的願望。因所處地理位置的地勢較高,水源非常缺乏,種植莊稼幾乎都是“靠天吃飯”,老百姓成年累月的辛勤勞作,生活依然無比艱難。上了點歲數的當地老人至今都還背得一首描述當年境況的歌謠:“黃土高崗永興鄉,塘埝猶如盤兒樣,下起雨來裝不到,十年九旱鬧災荒”。雨,天老爺還是要下的,只是興盛的地盤裝不下這貴如油的雨水,盤子大小的埝塘能裝多少水嘛。

勤勞的興盛人民開始想辦法來戰天鬥地了。在上世紀70年代,興盛人民開始大興水利,修建了兩座水庫。一座是紅旗水庫,一座是象耳水庫。兩座水庫相距不遠,隔山相連。

紅旗水庫位於現在的水源村,以勢而建。天生的溝谷,蜿蜒狹長,在溝谷口築建了一座大壩,就把水蓄起來了。蓄起來的水,透過各種方式艱難的流向老百姓需要的田間地頭,那片乾涸的土地得到了些許滋潤。在國家退耕還林政策下,如今興盛耕種的土地和耕種土地的人越來越少,水庫的水不再是老百姓爭搶的標的物了。一潭清水,安靜的囤積在青山之間,養育著肥美的魚蝦。農時,放水潤田,滋養莊稼;閒時,蓄水養魚,供給垂釣,已是水庫的常態。

仁壽興盛鎮:帶著濃濃鄉愁賓士在興盛道路上的天府新區小鎮

垂釣,真正為了吃魚的不多,為的是享受那一份閒適的空間和鉤拉魚兒的樂趣。在紅旗水庫垂釣,真正能享受到一份山水之間的寧靜。這裡遠離喧囂,水質清澈,因水庫狹長,水面窄小,兩岸的山嶺樹木全部倒影在水裡。平靜的水面,全是山林倒影,感覺一個跨步就可以從這邊直達對岸。偶爾飄過的野鳥不在水面凌波微步或者發出清脆的鳴叫,蹲在岸邊垂釣,一顆針掉進水裡,都能聽得到“叮咚”的聲音。在如此靜謐的空間守著釣具,眼睛盯著浮標,心裡是可以放心思考人生的。人,難得靜下心來想想曾經走過的路,還有必須要走的路。

與紅旗水庫相隔不遠的就是象耳水庫了。象耳水庫也是小巧精緻型的,在興盛鎮這裡稱為水庫,一點不突兀,要是在其他地方,可能就要被稱為大埝塘了。它同紅旗水庫一樣,靜靜的如處子一般坐落在山野之中,現在供人垂釣已是象耳水庫非常重要的功能了。不知是為了與紅旗水庫競爭還是為了提醒過往行人注意,在鄉道的旁邊豎立起了大大的招牌:歡迎到象耳水庫釣魚。

仁壽興盛鎮:帶著濃濃鄉愁賓士在興盛道路上的天府新區小鎮

實際上,象耳水庫的名氣比紅旗水庫大。紅旗水庫這名字,一看就知道是時代背景下的產物。而象耳水庫這名字就有來頭了,象耳水庫旁邊的山就叫象山。象山,顧名思義就是一座像大象的山。桂林山水的景點中就有名氣頗大的象鼻山。這水庫當然不至於像象鼻子,但像象耳朵還是完全可以的,更主要的原因是水庫的位置正處於大象的耳朵位置,於是乎,這水庫就叫了象耳水庫。象耳水庫不大,但一些岔溝倒是跑得遠,一直到了相鄰的彭山縣(現彭山區)了。象耳水庫的管轄權還是在仁壽縣這邊。但水庫邊上的象耳寺就是彭山區地界的了。

經過水庫大壩,沿著一條僅能透過小型轎車的山道,蜿蜒前行。山道很窄小,會車都很困難,路兩旁是長勢良好的樹木,還有大量的人造林。人造林樹木很多都已經成材,時不時的有伐木工人在其中作業。大約兩公里路程就到了象耳寺的山門口。一座高大的牌坊橫在門口迎客,當你抬頭望牌坊的時候,雙腳就已經踩在彭山地界了。邊界相連地區的老百姓對界限觀念不強烈,在說到象耳水庫時,總是要提到象耳寺,好像這寺廟也是咱仁壽的一樣。穿過牌坊,再繼續沿山道,也可以說是景區道路,幾百米就可以到象耳寺門口了。象耳寺近些年在不停的開發,各項旅遊設施正在完善,興盛境內還有太平寺、新庵堂、川主廟,古寺玉皇廟、報恩寺等寺廟,香火曾經都很旺,後來逐漸消退,大都了無痕跡了。物以稀為貴,所以象耳寺在興盛這個地方就特別著名了。

仁壽興盛鎮:帶著濃濃鄉愁賓士在興盛道路上的天府新區小鎮

興盛鎮的火燒山雖然也是經過大劫難,但卻留下了一個火燒山的名字,至今仍叫得響噹噹。之所以叫火燒山,就是因為大約在清朝中葉,這座山上樹木茂盛,葉茂林密,虎豹越來越多,這些虎豹勢眾就膽子大,時常跑出來傷害周圍的鄉民。官府多次組織精幹力量獵殺,效果都不好,虎豹之害,搞得百姓怨聲載道。說到這裡,需要說明一下時代背景。當年的虎豹之害,絕不是瞎編故事。四川的在清朝時,虎患相當嚴重,就連當年成都這種人口相對多的地方都是老虎遍地,何況鄉下了。清朝人劉景伯所著的《蜀龜鑑》是清朝時期的一部史書,書中對四川虎患記載:當時四川地區的老虎很多,因為數量多竟瘋狂到進食人肉,所以老虎形如魑魅。這些可怕的龐然大物練就了一身特殊的本領,能夠穿破屋頂,跳過城樓,搜人而食。川西北殘存的居民為了防止虎患,數十家同聚高樓,而且樓的四周還搭建了堅固的木柵欄。老虎因為無法躍過柵欄,有一次竟然從樓頂上俯衝下來。村落的遺民到河邊去汲水,一兩個人根本不敢去,必須數十人手

最早記錄“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治蜀後治”的明末清初的

歐陽直公在他的《蜀警錄》

中也說到四川的虎患。在太平盛世時,從來沒聽說過虎出為患的怪事,可是自從張獻忠離開成都後,遍地都是虎,有時是七八隻為一窩,有時是一二十隻為一隊,升樓上屋,浮水登船,說起來恐怕沒人肯相信。有一次,歐陽直從內江經敘南至瀘州,剛走了沒幾天,就在月光下看見四隻老虎,嚇得他屁滾尿流奔入亂草叢中,才沒有被老虎吃掉。

……

為了徹底解決虎豹之患,政府在窮盡已有手段後,使出了殺手鐧,來個一勞永逸的處理辦法,那就是把周圍百姓遷移開,一把火把整座山嶺上的樹木燒了,經過幾天幾夜熊熊大火焚燒,樹木全部燒光,虎豹跑的跑了,燒死的燒死了,總之從此沒有了蹤影。搬回家園的百姓,重新建設家園,逐步過上了安寧的生活,為了紀念這次行動,當地人乾脆就把這座山嶺叫做了火燒山,從此火燒山這個名稱就一代代人的傳遞下來,至今,遠近的鄉親都知道了這個名稱。

在現在的水源村2社一個小地名叫高家大房子的地方,還有少部分老屋存在,這些老屋經歷了風雨的洗禮,僅存的五間房屋早已風燭殘年,幸好在一高姓父子的照料下,儲存基本完好。

仁壽興盛鎮:帶著濃濃鄉愁賓士在興盛道路上的天府新區小鎮

高家大房子的老屋原來是佔地數百上千平米的一個房屋群,能夠住下幾十家戶,上百人。房屋的構造基本一致,遠看上去很是壯觀。現存的五間房屋,木質結構的部分蟲蝕嚴重,石質部分也在不斷風化,當年的石匠、木匠精湛的雕刻藝術還能依稀可辨。同其他地方的古建築一樣,高家房子的這些房子無論從結構上,還是佈局上看,都體現出了當年川南民居的風格和匠人們的高超技藝。單是房屋的木架結構,就相當複雜,而且全部是依靠卯榫連線,哪塊材料在先,哪塊材料在後,必須嚴格按順序進行,錯亂了一塊,都會無法進行下一步施工。當年沒有現代的科技裝置,測量計算,裝配施工,全靠手工和經驗,當年那些匠人完全擔當得起師傅這個稱呼的。主體結構建成後,還有精雕細琢的裝飾部分,那就更是顯手藝了。

仁壽興盛鎮:帶著濃濃鄉愁賓士在興盛道路上的天府新區小鎮

高家大房子的基腳石因石質原因,如今都是清一色的赭紅色了。階沿上的磉盤,古鏡部分是傳統的上圓下方結構。下面是八角方形,每個平面都雕刻有精緻的圖案,遺憾的是,經過上百年的風化,僅存一絲模糊的痕跡了,到底是什麼圖案已經難以辨認。方形的中間是個三指寬厚度的圓盤,最上面是四周雕刻蓮花的圓柱,蓮花瓣至今仍清晰可見,這部分看上去就像觀音菩薩的蓮花寶座一般。

磉盤上面的圓木柱頭無論是渾圓程度和大小都是精心選擇的。柱頭立在磉盤上,既帶來視覺上的美觀,又牢固地支撐住上面的屋頂。木柱頭與古鏡的連線採用的是“落窩”式結構。柱子緊緊地安放在石窩內,猶如安了管腳榫一樣穩當牢固。高家老房子的老屋現在還有四根柱頭當然也對應還有四個磉盤可見。古時以木結構為主的房屋,柱頭的下面都要使用磉盤的。磉盤的主要作用是防潮,增加地面對柱體的受力面積,當然還有一定的裝飾作用。

仁壽興盛鎮:帶著濃濃鄉愁賓士在興盛道路上的天府新區小鎮

高家大房子老屋的大門,及其他裸露在外的木板全部成了朽蝕的木板,顏色灰白,猶如穿了多年,洗了多年的牛仔服一樣,又如一位上了年紀的婦女忘了塗抹粉黛的臉色一般。木板呈現的這種顏色看上去,古樸不夠,病態更多。雕刻在門板上的圖案還清晰可見,只不過都是一樣的“白血病”顏色了。看古建築,是要帶著思考和好奇的眼光去的,這幾道們上的花草圖案各不相同,你站在它面前就要思考一下為什麼?每一種花草肯定有著不同的含義和象徵,古人在這些方面是絕對講究的,不可能是隨意而為。越是破舊的物件越是有故事。高家大房子這些老屋到底修建於何年,至今無法詳考。如今居住在裡面的高大爺已經77歲了,據他回憶,還是在他的祖父那裡聽說就有這房子了。老屋有200多年的歷史時沒有問題的,一座200多年的老屋,是值得保護和看看的。

仁壽興盛鎮:帶著濃濃鄉愁賓士在興盛道路上的天府新區小鎮

仁壽興盛鎮:帶著濃濃鄉愁賓士在興盛道路上的天府新區小鎮

興盛鎮的粉條生產也是有較長曆史的。興盛鎮大規模成氣候的生產粉條已經是上世紀70年代中葉,是全縣有名的粉條生產地之一。當年最紅火的粉條生產作坊聚集在五星大隊和新安大隊。在那個年月裡,有這些簡陋的作坊,已經是很風光了。要生產粉條首先要有原材料。五星,新安兩個大隊的農民栽種一種芋頭,學名具體叫啥,不清楚了,老百姓見這種芋頭出粉率高,就直接就稱呼為“粉芋”。農村的芋頭的有些可以下鍋做菜吃,有的只能食用芋頭的澱粉。粉芋就是這種品種。獲得澱粉必須對芋頭進行加工提煉出其中的澱粉來食用。農村人很少有澱粉的文雅說法,直接就叫這東西“粉”。粉的用途就多了,可以製作粉條,粉絲,涼粉,可以做菜時用來勾芡等等。

仁壽興盛鎮:帶著濃濃鄉愁賓士在興盛道路上的天府新區小鎮

勤勞的興盛人民種植了大量的粉芋,自然而然就時興起了加工“粉”的作坊。這些最初的作坊十分簡陋。一臺破碎芋頭的機器,一個兩根木棒做成十字架支撐一塊白布構成的過濾裝置,再加兩三口沉澱用的水缸就成。先把芋頭破碎,然後過濾,最後沉澱,就得到澱粉了。興盛的粉芋種植得越來也多,作坊也越來越多,澱粉多了,吃不完,出售也是麻煩。於是想辦法做成粉條。

做粉條就更麻煩一些了。需要和麵、漏粉、撈粉、掛粉(曬粉)等幾個步驟。先是和麵(粉),這時體力活,需要精壯勞力,使勁的揉搓,直到軟硬合適為止。接下來就是漏粉。漏粉這道工序很講究,既要體力又要技術。漏粉者手拿底部鑽了無數小孔的瓢,學名漏瓢,在漏瓢裡裝一坨剛和好的面(粉),大約4、5斤,然後一手持瓢,一手握拳,使勁捶打瓢裡的粉,粉就從小孔成條狀漏出,掉入下面滾水的鍋裡,煮熟。這是力氣活。技術活就是指透過持瓢者的手勢高低來控制粉條粗細均勻,需要細粉條時就把漏瓢舉高,需要粗粉條時就把漏瓢放低。漏粉最需要的就是臂力,有時為了防止長時間工作,手疲軟,漏瓢掉進鍋裡,操作前還將漏瓢綁在手腕上。在鍋裡煮熟的粉條要撈出來,這就是撈粉了。從滾燙鍋裡撈出來的粉先放進涼水裡過水降溫,有時為了需要可以兩次過水降溫。然後用小木棍將降溫後的粉條穿起來掛在事先準備好的杆子上,這就是最後一道工序——曬粉。溼粉條經過風乾晾曬,脫去水分,粉條就大功告成,可以長時間儲存,吃法多種多樣。

仁壽興盛鎮:帶著濃濃鄉愁賓士在興盛道路上的天府新區小鎮

仁壽興盛鎮:帶著濃濃鄉愁賓士在興盛道路上的天府新區小鎮

興盛當年的粉條產業興旺,質量上乘,遠近聞名。後來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無論是過濾澱粉還是製作粉條,都有了先進的裝置,流水線操作了。興盛農民也不再栽種芋頭了,現在興盛還幾家規模較大的粉條製作企業,全機械化操作,原材料芋頭或紅苕也依靠外面購買。生產的粉條、粉絲也進入超市出售了,全國都有。順便說一下,粉條和粉絲是有嚴格標準的,而且是國標。國標(GB/T23587-2009)對粉條(粉絲)的理化指標有明確要求:絲徑小於等於1毫米的為粉絲,絲徑大於1毫米的為粉條(幹、溼)。同時,對絲徑大小的認定,標準中也有詳細規定。毫米的差異對食客而言無所謂,但對廠家來說,如果對粉條粉絲標註不清晰,就可能遭受《食品安全法》第125條“生產經營的食品標籤、說明書不符合規定的,應沒收違法所得和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並可以沒收用於違法生產經營的工具、裝置、原料……”的處罰。

仁壽興盛鎮:帶著濃濃鄉愁賓士在興盛道路上的天府新區小鎮

仁壽興盛鎮:帶著濃濃鄉愁賓士在興盛道路上的天府新區小鎮

古老的制粉和粉條製作技藝,上了年歲的興盛人還能操作。現代科技可以衝擊或取代舊時落後的技藝,但這些技藝應該流傳下去,讓子孫後代知道曾經的故事。

現在興盛真的趕上了興盛的好時機,已經納入了天府新區範圍,現代企業如雨後春筍般興起。祝願興盛在以後興旺發達……

仁壽興盛鎮:帶著濃濃鄉愁賓士在興盛道路上的天府新區小鎮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