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娛樂

吳文化知識一百問之六十九:勾吳國都城的三次遷徙

由 金陵句容 發表于 娛樂2021-10-18
簡介現有史料留下的蘇南西周至春秋的古地名中,如果按吳越語“勾【Ko】”音來查詢,總共發現了五個帶Ko的發語詞的地名,它們分別是:姑孰、勾吳(句容)、句吳(谷陽)、葛城、姑蘇(姑胥),結果發現,除姑孰是泰伯、仲雍奔吳始奔地,其餘四個都曾是吳國都城

春秋吳國首都是現在的哪裡

城的出現是人類社會進入文明的標誌之一,而都城的出現則是國家的標誌之一,都城為國家的政治中心和經濟中心。對吳文化的研究,吳國都城研究是不可缺少的一頁。關於吳國都城,大家都知道是蘇州,因為史料上明確有古吳都城是姑蘇、姑胥、姑餘。這三個都是蘇州的古地名。但蘇州作為吳國都城,那是在公元前514年之後的事,那麼之前六百多年的吳國都城又在哪裡呢?

《越絕書》除記載了姑蘇是吳大城外,還記載:“勾吳故治西江,都牛、須女也。”西江本是指連線太湖滆湖、長塘湖(洮湖)、巨浸(蕪湖)至長江的一條古江,現在稱胥溪。都牛、須女只是中國星象學識中對應的星座。此記載《漢書》、《晉書》等史志中的天文地理志中亦有詳細的記載。據《漢書》載:南方的古吳地對應的是鬥分野,牛、女星。“鬥分野”代表的是以古西江為界的吳、越分界線,都牛、須女則是對應的古吳領地。說明西江則是故勾吳國與越國疆域的分界線。

除明確提到吳國都城的《越絕書》外,述及吳國都城的歷史資料還有:

《吳越春秋•吳太伯傳》:“殷之末世衰,中國侯王數用兵,恐及於荊蠻,故太伯起城,週三裡二百步,外郭三百餘里…,名曰故吳,人民皆耕其中。”

《吳越春秋•吳王壽夢傳》:“太王改為季歷,二伯來入荊蠻,遂城為國。”

《世本•居篇》載:“孰哉居蕃離,孰姑徙句吳”宋衷注曰:“孰哉,仲雍字。孰姑,壽夢也。”

《史記•正義》載:“壽夢卒,諸樊南徙吳。”

《越絕書•吳地傳》:“闔閭之時,大霸,築吳{越}城。”

《吳越春秋•闔閭內傳》:“伍子胥乃使相土相水,象天法地,造築大城,週迴四十七里。陸八門;水八門,以法地八聰。”

也就是說,從太伯起城後,壽夢、諸樊、公子光(闔閭)共有三次遷徙都城的經歷。

下面我們從勾吳國的歷史來分析下。

根據我們現有的歷史資料得知,在殷商末期,泰伯帶著仲雍從周原岐山來到江南小丹陽梅里一帶。後起城“太伯城”建立勾吳國。到周武王推翻商王朝,建立周王朝,分封周章於吳君,立為諸侯。再到勾吳國第18世吳君去齊為止,時間約在540年左右。這麼長的時間,勾吳國一直默默無聞,史料中也沒有記載都城的遷移。《左傳·昭公三十年》:“吳,周之胄裔也,而棄在海濱,不與姬通。”說明這段時間,吳沒有與周王朝有聯絡。

在中國歷史上,作為都城,一般是不會隨意遷徙的,特別是王朝地位、領地穩固時期,國家的政治中心是不會改變的。也就是說,這段時間勾吳國的都城應該在故“勾吳”地區。

公元前585年,勾吳國傳至十九世壽夢。“壽夢立而吳始益大,稱王。”可知到壽夢時期,勾吳國開始強大,疆土不斷擴張至大江北面,並在大國晉國的教授下,開始與大國楚國相對抗。這時國家的領地中心已經向北轉移,國家政治中心也有可能向北遷移。若勾吳國都城向北遷多,那麼“宜”國都城的位置是最為合適的。考古發現,原“宜”地大港地區發現大量吳王墓,其中已經明確的有壽夢第三子餘昧墓。從考古結果可以證明壽夢確是把勾吳國都城遷移到了“宜”地。

宋王應麟《詩 地理考》引《世本》雲:“孰姑徙丹徒句吳。”清張澍稡《世本八種》集補註本亦稱:“孰姑移丹徒勾吳”。日本人水澤利忠據南宋慶元本和元版彭寅翁本《史記》而作的《史記會注考證附校補》皆引《世本》作“孰姑移丹徒句(吳)”。孰姑即壽夢,丹徒的句吳應該就是《左傳》中的朱方,也應該就是《宜侯矢簋》銘文中的“俎”(宜)。

《春秋左傳》載:成公七年(公元前584年),吳始伐楚,伐巢、伐徐。子重奔命。馬陵之會,吳入州來。子重自鄭奔命。子重、子反於是乎一歲七奔命。蠻夷屬於楚者,吳盡取之。”這是壽夢時期的戰果,可謂巨大。不過,隨後大國楚國進行反擊,很快奪回了州來等失地。地處長江邊的都城很快就變成敵我雙方的前沿陣地。故壽夢死後,到了諸樊就不得不考慮將政治中心南遷了。《左傳·定公四年》記載:“楚自昭王即位,無歲不有吳師。”“無歲不有吳師”。意思是自楚昭王即位,沒有一年不見吳楚戰爭的。這樣算來,勾吳國在宜地時間不算長,就是壽夢執政時期,約25年左右。期間,主要是領地向北擴張。

《史記•正義》載:“壽夢卒,諸樊南徙吳。”“吳”實際上是“勾吳”國的省稱,特別是後世常把壽夢之前的勾吳國,稱為“故吳”或“勾吳”,之後勾吳國擴張得來的領地,只省稱為吳地。

諸樊南徙應該是事實,一是公元前545年,餘祭封齊臣慶封於朱方,而朱方位置正好是以前丹徒古“宜”地。這則史料說明,在餘祭之前,吳都已南遷。二是唐陸廣微撰《吳地記》載:闔閭城,周敬王六年(前514年),伍員伐楚還,運潤州利湖土築之,不足,又取吳地黃瀆土,為大小二城。《越絕書》載:“伍員取利浦黃瀆土築闔閭城”。周敬王六年即闔閭元年,伍子胥建“闔閭城”用的是潤州利湖的土築之。說明,諸樊南徙之城應該離“闔閭城”不是太遠,而且是在潤州地面上。

那麼諸樊南徙到底遷在哪裡呢?

壽夢時期,勾吳國已把蘇南領地全部擴為吳國領地,所以這個地方應該是蘇南的中心地,按地圖上看,應該是在常州、丹陽南部。這個地區古時有城三:淹城、闔閭城、葛城。三城中,只有葛城符合條件,既屬於潤州領地,同時它位於丹金溧漕渠邊,是伍子胥伐楚返還經過之路。考慮到吳王餘昧墓在丹徒“宜”地,葛城遺址必須離丹徒宜地不遠,水路交通要非常方便。葛城在各方面恰好都符合這些條件。

根據丹陽葛城遺址考古結果:葛城遺址是一座西周至春秋時期的吳國大型城址。遺址延續時間較長,儲存較好,其使用時代貫穿吳國曆史的整個過程,因此內涵較豐富。發掘過程中,揭露出葛城的三期城牆牆址、城門以及相應的濠溝。綜合考慮葛城遺址的地理位置、所發現的遺蹟,以及鄰近地區出土的青銅器窖藏和墓葬,推測此城址可能是吳國政治中心從鎮江丹徒遷往太湖平原地區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地點。說明,葛城早在西周時期就存在的城池,可能是像淹國一樣的都城,或是早期吳國的邊城。諸樊遷都只是利用原有的城池。

這個都城經歷了諸樊、餘祭、餘昧、吳王僚,前後經歷約46年。在大國晉國的扶持下,吳國同楚國開戰。楚國在遭受吳國沉重打擊後,為了從背後牽制吳國,楚國也開始扶持越國,南方的越國開始騷擾吳國,這期間,吳國主要是與楚國、越國開戰。

公元前514年,諸樊之子公子光刺殺吳王僚,成為勾吳國第24世國君,改名為闔閭。闔閭上臺後,聽從大臣伍子胥的勸告,先征服南面的越國後再伐楚。也為了改變下環境,闔閭命伍子胥選城址,再一次將都城南遷。伍子胥在吳中之地“相土嘗水,象天法地” ,充分考察了地理和水文條件,認為太湖東岸的丘陵和平原之間:西面有湖泊、丘陵為屏障,不利於楚國進軍,且能為築城提供大量石料;吳中平原沃野、魚米之鄉,正是絕佳的大後方。伍子胥在姑蘇所築的吳大城,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勾吳國最後一個都城“吳大城”。

最後一個都城經歷了闔閭、夫差二代吳王,歷經42年。期間是先征服南面的越國,後夫差率部北征,開拓北部中原疆土,稱霸春秋,到最後吳國被越國滅亡。

這四個歷史不同時期,正好對應了上面所說的都城三次遷移。見圖:

吳文化知識一百問之六十九:勾吳國都城的三次遷徙

現總結如下:

第一個都城名字應該是“勾吳”。是泰伯所建,“勾吳[yu]”既是國名,亦是地名,地在句容。查閱句容城建史,句容城最早是三國時代修建的。那麼三國之前的句容城在哪呢?史料沒有記載,但有個地方很像勾吳遺址,那就是位於中心地帶的赤山湖邊葛村,這還有待於考古證實。

第二個都城原是古“宜”國的都城,是壽夢遷移的城,歷時約25年。附近葬有壽夢及其子女的墓。古“宜”國都城的具體位置還沒有被挖掘出來,丁崗葛村是懷疑物件。

第三個都城是壽夢長子諸樊遷移的城,利用了原有的古城,歷時約46年,葛城遺址已被挖掘出來。

第四個都城是諸樊長子光修建的城池,歷時42年,屬勾吳國最後一個都城“吳大城”,位於今蘇州,目前已被考古挖掘出來。

商周時代都城遷徙其命名有一定的規律,如商朝,都城遷徙後,其命名都帶“bo”、“Yin”音,如番、蕃、鄴、亳、庇、奄、殷。那麼勾吳都城是否都帶吳越語特有的發語詞呢?結果發現,勾吳(句容)、句吳(谷陽)、葛城、姑蘇(姑胥)上古音中都帶有中國東南部帶Ko的發語詞。

現有史料留下的蘇南西周至春秋的古地名中,如果按吳越語“勾【Ko】”音來查詢,總共發現了五個帶Ko的發語詞的地名,它們分別是:姑孰、勾吳(句容)、句吳(谷陽)、葛城、姑蘇(姑胥),結果發現,除姑孰是泰伯、仲雍奔吳始奔地,其餘四個都曾是吳國都城。在泰伯建“太伯城”,建立“勾吳”國時,姑孰作為邊城由仲雍把守(

孰哉居蕃離

)。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