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娛樂

全面小康 一起幸福 | “蟹”逅臨滄

由 文匯報 發表于 娛樂2023-01-23
簡介”梁曉華回憶說,在他們引進清水蟹遇到困難的時候,崇明區農業農村委等諸多部門在種苗供應和養殖技術上給了他們非常及時的指導和幫助,也為臨翔這家毫無經驗的合作社樹立起信心

雲南臨滄養什麼好

全面小康 一起幸福 | “蟹”逅臨滄

雲南省臨滄市耿馬縣援滇專案受益群眾

“秋風起,蟹腳癢”,又到一年吃蟹季,如果有人問哪裡能吃到地道的崇明清水蟹,過去當然會回答崇明。但現在可不一定,在海拔1800米的雲貴高原同樣也能吃到崇明清水蟹。

2021年10月,雲南省臨滄市臨翔區試養崇明清水蟹成功,山泉水養殖的清水蟹不僅肉質緊實,口感更加鮮甜。那麼,崇明清水蟹到底是如何“爬”到雲南,“爬”上雲貴高原呢?

梁曉華是一名援滇幹部,2019年7月,他從崇明來到3000多公里外的雲南省臨滄市臨翔區。剛下飛機,臨翔就用曲折的山路讓梁曉華知道了什麼叫“山高路遠”,如山路般曲折的還有當地老百姓的致富路。作為一個傳統的農業小城,臨翔有甘蔗、有核桃,也養豬、養雞,但這裡的農產品走不出去,外面的優質品種、技術也走不進來。來到臨翔後的2年裡,透過規模化、產業化的運營,梁曉華見證了這裡的山地黑雞是如何“飛”出去,越來越多的優質品種“走”進來,這其中就有崇明清水蟹。

全面小康 一起幸福 | “蟹”逅臨滄

清水蟹“爬”上高原不容易

臨翔地處雲貴高原,日照充足,秋季氣溫與崇明相似,氣候條件十分適宜崇明清水蟹的養殖,所以梁曉華來到這裡後,就一直想著要把崇明清水蟹引入臨翔,但實地走訪下來遇到的最大難題是——當地沒有適合養蟹的合作社和養殖場。就在梁曉華幾乎就要放棄的時候,事情出現了轉機。2020年底,在一次下鄉走訪中,當地一個合作社的負責人告訴梁曉華,他們鄉里有個叫阮李華的知名企業家想轉型做農業,已經包下了好幾塊地,挖了好幾個魚塘準備養殖“羅非魚”。聽到這個訊息,梁曉華激動壞了,當天就去鄉里找到了阮李華談合作。讓他沒想到的是,對方竟然也對養殖清水蟹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然而,阮李華有個“致命弱點”,他雖然農村情節深厚、熱情滿滿,但對養殖卻毫無經驗,對清水蟹的養殖技術更是一無所知,這又讓梁曉華傷透腦筋。

兩地合力,讓清水蟹“爬”了過去

“清水蟹能過來,要感謝的人真的太多了,在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崇明真的給了我們很多幫助,真的太給力了……”梁曉華回憶說,在他們引進清水蟹遇到困難的時候,崇明區農業農村委等諸多部門在種苗供應和養殖技術上給了他們非常及時的指導和幫助,也為臨翔這家毫無經驗的合作社樹立起信心。就這樣,2021年3月,10000多隻崇明清水蟹蟹苗“坐”著飛機來到臨翔。“這麼小的蟹能養得大、養得好嗎?”收到遠道而來的蟹苗,阮李華在欣喜的同時也表現出深深的憂慮。但梁曉華卻格外自信,他堅信,只要種養得當他們一定能成功!“蟹苗來之前,崇明漁業站已經是手把手地教了我們一遍,蟹苗來了以後,我們和崇明的兄弟們幾乎每週都要線上連線一次……”一次次地連線、一次次地指導,蟹寶寶們在臨翔一天天地長大。

讓清水蟹“鉗動”臨翔產業發展的生態鏈

全面小康 一起幸福 | “蟹”逅臨滄

“你們或許理解不了,那次去塘裡看蟹,我真的太激動了!”從指甲蓋大的扣蟹到長勢飽滿的成蟹,金秋十月,梁曉華在臨翔收穫成功的喜悅。來自崇明的蟹苗、來自崇明的技術、和崇明相似的氣候條件,讓臨翔的清水蟹“很崇明”。公蟹5兩多、母蟹3兩多,臨翔的清水蟹不僅個頭不小,而且這些吃著山泉水長大的清水蟹口感還特別鮮美。25元一隻的市場銷售價格、畝產130斤左右的成蟹產量……梁曉華說,首次試養成功除了讓他們倍感驚喜,同時也讓臨翔的養殖合作社收穫豐富經驗,這為將來在當地擴大養殖、推廣養殖技術奠定堅實基礎。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站在新的發展起點上,梁曉華希望透過種養技術的逐步成熟,崇明清水蟹能夠成為“鉗動”臨翔產業發展的“利器”!

新碩果:淡水龍蝦遊臨滄

11月3日,一淡水龍蝦課題在崇明區透過驗收,標誌著該龍蝦首次在雲南省臨滄市養殖成功。此次驗收由上海市崇明區生態農業科創中心組織,邀請中國水科院東海所、上海海洋大學、上海市水產研究所、中國水科院漁機所等專家,採取線上線下形式進行。

據悉,該專案是繼2020年崇明區農業農村委支援臨滄市開展滬滇合作養殖大閘蟹成功後,崇明區農委又一援助專案。專案按照“見成效、能推廣”的原則,由上海市水產技術推廣站提供技術支撐,臨滄市水產技術推廣站共同承建。2021年4月,共計投放6萬尾淡水龍蝦苗,專案實施後,嚴格按照既定的技術路線,採取現場技術培訓和線上線下技術指導,科學飼養管理的方法,透過6個月的養殖,取得良好效果。經測產,平均畝產量達144。1公斤,平均個體112。3克,畝均效益0。8萬元左右。

崇臨產業結對幫扶是有溫度、有真情、有成效的實踐。透過專案實施,進一步深化崇臨兩地的水產技術交流合作,漁民增收的同時,對臨滄漁業在發展理念、結構最佳化和人才培養髮揮積極促進作用。下一步,兩地將在規範養殖、種苗繁殖、區域公用品牌建立等方面繼續深化交流合作,再架新橋樑、再續山海情。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