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娛樂

青未了|周緒維:那年,一個雞蛋的故事

由 齊魯壹點 發表于 娛樂2023-01-15
簡介後來,一大家人團聚給母親過生日,我當笑話試著問母親,母親說一直不知道我拿雞蛋去小賣部換糖吃的事情

牛為什麼天天都能擠奶

一個雞蛋的故事,承載著一個特定歷史鏡頭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嚮往和砥礪前進、憶苦思甜的滿滿記憶;一塊大白兔奶糖嫋嫋馥郁的奶香味蕾印記,氤氳著一代人揮之不去的爛漫童年時光。

青未了|周緒維:那年,一個雞蛋的故事

青未了|周緒維:那年,一個雞蛋的故事

青未了|周緒維:那年,一個雞蛋的故事

一個雞蛋的故事

文/周緒維

每個人都有一個難忘的童年,一個屬於自己色彩斑斕的快樂童年時光。那些隨花開花落、雲捲雲舒遠逝的時光裡鐫刻著令人流連忘返的童真、童趣、頑皮、懵懂,或許還裹藏著一個童年天真無邪的小秘密。歲月搖曳青春衣袂,時光翩躚爛漫印記。或許某一時刻,那些閃爍著快樂與智慧的印記碎片像電石火花般瞬間激活了記憶深處一圈圈的漣漪,泛起的水花不斷地衝刷著記憶的河床,在芊芊莽莽的記憶柔波里一個塵封多年的故事又被拾起。——題記

不知道什麼原因驅使,抑或是童心未眠對那段爛漫時光的無限眷戀,驀然間我又有一種使然想提筆記錄一下童年裡與《一個雞蛋的故事》的故事。

這是三十多年前,關於一個雞蛋與五塊糖的故事。

幾十年過去了,但是一個雞蛋的故事一直深藏於心底。總感覺內心有所愧疚於母親,愧疚於自己創新發明的物物交換的“小聰明”。哎!一切的愧疚都歸咎於孩童時的年少無知、懵懂頑皮。誠然,哪個童年不頑皮呢?!誰的童年沒有故事啊?!如今再回想起來,一個雞蛋的故事也不免讓自己啼笑皆非。及至後來,每每講給孩子們聽,他們總會好奇地睜大眼睛不停追問,聽完彼此相視會意,然後大家不約而同地哈哈一笑,算是徒增笑耳罷了!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鮮明的歷史特點和烙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除了沿海地區外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相對落後,人民生活相對貧乏,人們的物資生活極大匱乏。我的老家地處魯東南地區,那時農村地區的生活狀況更是可見一斑。當時,國家對生活物資等實行計劃經濟制度計劃供給管理。聽大人們敘說,很多東西都得需要一些票據兌換。如到鄉鎮駐地或管理區(幾個村子集中起來設立一個行政部門便於管理)供銷社門市部扯幾尺布匹做衣服需要布票兌換,買食用油或米麵需要糧票兌換,割肉需要肉票,買魚需要魚票,其他還有如腳踏車票、煤票、醬油票、豆腐票、副食票等等。總之,很大一部分生活物資歸屬國家統一管理,大抵都需使用票據兌換。記得,前幾年翻找舊東西時,偶然在老家母親結婚時的大衣櫃抽屜裡發現了一些保留下來的舊布票、糧票,雖然時間久遠,但是票據保留完好如初,上面的度衡量文字依然清晰可辨。

這些鐫刻和標識著濃濃時代煙火氣息的老票據,如今早已退出歷史舞臺,但卻記錄和融入了幾代人滿滿的青春足跡和印記,流淌著人們對那個年代的美好眷戀。

當下,經濟日新月異的跨越式發展,促進了人民生活物資的極大豐富,滿足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不斷需求和無限嚮往。現如今的孩子對於上海牌大白兔、金絲猴奶糖、阿爾卑斯、喔喔等糖果應該司空見慣,一點也不陌生了吧!憶往昔,記憶舊曾諳,片片記憶花絮在時光流連輾轉中又浮現於眼前。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初期,城市孩子能吃上一塊地地道道的上海牌大白兔奶糖可謂是一件值得無比驕傲和引以自豪的事情,由此可見大白兔奶糖的受眾青睞和稀缺程度。而於農村地區或莊戶人家的孩子大白兔那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更別說是奢望吃上一塊了,或許夢境裡可以大快朵頤吧!

楊絳先生說過:苦過才是生活,熬過才是日子。是啊,這句話對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出生的孩子們是頗有感觸和體會的。那時,農村大部分人家的生活是很艱難的,用“拮据”二字形容一點也不為過。倘若一個家庭裡有三、四個或四、五個孩子,別的不說光吃飯就是一項很大的工程,那日子就更加捉襟見肘了,可生活難不倒勤勞樸實的農村人。為改善家庭物資生活狀況和給孩子們增加營養,那時候農村家庭都是自力更生、自給自足,基本家家飼養著牛、馬、騾子、驢、豬、羊、兔子、雞鴨鵝等畜生和家禽。牛馬驢騾子一般是幾戶關係相近的家庭共同飼養,牛馬驢騾子可以一定程度上替代人力,減輕人力幫助耕種、收割莊稼。豬飼養大後便可出欄賣錢或是年底殺了賣肉,留下豬頭等下水做祭祀神靈或祭拜先祖,也順便犒賞孩子們。羊奶可以替代奶粉給孩子們額外補充營養,兔子可以吃肉或賣掉變現貼補家用,而雞鴨鵝產蛋則可以直接賣錢用於維繫日常家庭的各項開支。記得,小時候得過氣管炎,為給我額外補充營養為此家裡還曾養過一隻奶山羊。產奶期間需要每天定時擠奶,煮熟的羊奶瀰漫著一股淡淡的羶味,需要新增幾勺白糖,這樣羶味似乎有所減輕,據說羊奶的營養價值極高,但是有幾次實在不願意喝了,瞞著大人被我偷偷地倒進老鼠洞裡了,現在想來有點不知好歹,完全算是辜負了大人們煞費苦心的一片好意。那時,依稀記得母親總是把賣雞蛋的每一分錢都攢起來放在一個儲錢罐裡,譬如打醬油、買醋、買鹽、買洋油、買蜂糕、桃酥等點心,或者家裡臨時來客人招待割肉、買菜什麼的,過年給我們添置新衣服、買鉛筆橡皮作業本等等。總之,雞蛋所發揮的作用大著呢!要知道那時一個家庭的日常瑣碎、零星開支全依仗雞屁股啊!雞屁股就是那個時代農村人家殷實的“家庭銀行”啊。

青未了|周緒維:那年,一個雞蛋的故事

一年之計在於春嘛!一切都得趕著早兒打算,母親的勤勞在村子裡是出了名的,且是過日子的行家裡手。儘管母親沒能上過學,但是各項開支總是精打細算,算計和搭理地有條不紊。莊戶人家過日子,心裡得有個算計和打算。記憶裡,每年正月裡母親便早早地盤算著開春後買雞苗的事情,今年需要增添幾隻母雞、幾隻公雞早已瞭然於胸。每年清明節前後,村裡便有營生雞苗的生意人用摩托車、腳踏車拖著竹篾(或蘆葦或辣條子)編織成的長條形筐子大街小巷的大聲吆喝:賣小雞嘍,好小雞嘍,賣小雞嘍,好小雞嘍……。為吸引人們圍觀,賣小雞的生意人總是故意字正腔圓地將吆喝聲拖得長長的,小孩子們覺得甚是有點滑稽、可笑。每次,我們都前呼後擁的簇擁著他,覺著好玩也便學著其吆喝聲,拖曳著天真無邪的稚嫩童聲賣力地吆喝著:賣小雞嘍,好小雞嘍,賣小雞嘍,好小雞嘍……。惹得賣小雞的生意人開懷大笑。於是,隔三差五賣小雞的生意人便出現在村子裡,這樣的叫賣吆喝聲前前後後大抵持續一、兩個月時間。每次聽到賣小雞的吆喝聲,母親與左鄰右舍、屋前屋後的大娘、大嬸、嫂子們便一起湊著熱鬧各自挑選自己中意的小雞苗。當然,挑選雞苗是頗有學問和技巧的,透過小雞體色、體型、胖瘦、腳趾、嘴巴等外形的“望聞問切”,不僅能夠區分小雞性別公、母,還能大致判斷其成活率的大小。這一點而言,我是十分佩服母親遴選小雞的眼光和技巧的。因此,每每我家的小雞成活率在鄰里間都是最高的,很少有夭折的。但是我是一點不懂的,每次我只是覺得好玩跟著母親看熱鬧而已。為確保成雞率,我們家一般買二、三十隻小雞,這樣至少保證二十隻以上的成活率。母雞用來產蛋供日常食用和賣錢貼補家庭開支,公雞長大後用以招待重要客人或是逢年過節自然成為我們餐桌上的美味佳餚了。後來從母親口中得知,來我們村子賣小雞的生意人都是多年老主顧,鄰里們買小雞的錢都是先行賒欠著,等到秋天小雞長大產蛋後賣了錢再與其結清欠款。我想,做生意也是頗有學問與講究的,需要人與人之間建立相互的信任和信譽關係。

剛剛買回來那些橘黃色可愛的小雞是很嬌嫩、嬌貴的,總是擠在一起嘰嘰喳喳的叫個不停,憨態可掬、模樣萌萌的,很是惹人喜歡。它們得需要好生餵養和照料著,母親用心、悉心地照料那些小雞就像小時候照料我們那樣,給予無微不至的關心、呵護。買回家的一堆小雞通常放在一個下面鋪著廢舊棉絮或舊報紙的大紙箱子裡,然後放置在炕頭一側,生怕凍著這些可愛的小傢伙。那一身毛茸茸的毳毛簡直漂亮極了,用手輕輕地摸上去柔柔的、鬆鬆的、軟軟的,總是令我們這些孩子們愛不釋手。

日子在不知不覺中過得可真快啊,在母親的精心飼養和照料下,轉眼間四、五個月小雞便長成了大雞,爭氣的母雞們便陸續開始為主人家下蛋,以補貼家用減輕主人的經濟負擔。母雞進入產蛋期後,母親便更加悉心飼養著,經常給予一些苞米、高粱、麥子、黍子、麥麩、浸泡後的大豆餅、花生餅等等,以增加母雞的產蛋率。為了給母雞創造一個良好的產蛋環境和氛圍,母親專門託人用藤條編織了一個底部平坦四周封閉起來的圓形筐子,一側只留一個進出產蛋的出入口,底部鋪上一層鬆軟的乾草,這樣一個產蛋的雞窩便大功告成啦。一份付出,一分收穫。二十隻母雞也沒有辜負我們一家人的眾望,產蛋期每天將近產下10個雞蛋。記得,每天下午黑天前母親照例笑眯眯地從雞窩裡小心翼翼地捧出像金蛋子一般金貴的雞蛋,要知道我們姐弟三人的上學開支和春節新衣服的錢就全靠這十幾只母雞了。每天看著母親撿拾雞蛋那一股喜形於色的高興勁,我們一家人也美的樂呵呵,彷彿生活變得似蜜般甜蜜。

物以稀為貴。那時候,孩子們在一起都喜歡炫耀自己有而別人沒有的好東西。我的一個鄰居小夥伴他爸爸在濟南鐵路局工作,因了近水樓臺先得月,所以每次回來都帶回一些我們從沒見過的一些稀奇糖果或玩具,每次總是喜歡在我們幾個玩伴面前炫耀、賣弄。記得有一年“五一勞動節”長假,他爸爸又從大城市帶回一大包大白兔奶糖,讓我記憶猶新的是我們幾個小夥伴一塊去他家玩耍每人給了三塊大白兔奶糖,對於第一次得到包裝精美的大白兔奶糖,心中甭提多高興哩,三塊大白兔奶糖揣在布兜裡兩天沒有捨得吃,最後揣得都快要融化了才依依不捨分給姐姐吃了。當時,只記得大白兔奶糖的奶味很特別、清香嫋嫋、糯糯的,吃完滿口濃郁奶味,沁人心脾,一塊糖還沒有細細地咂摸夠就沒了。那時,心想以後工作掙了錢一定買很多很多的大白兔奶糖一次吃個痛快啊。

記得有一次,看到別的玩伴吃奶糖,自己饞的荒而又不好意思開口去問人家要,於是我就準備回家向母親要錢買糖。恰巧母親去地裡幹活去了,平日賣雞蛋的儲錢罐母親都是放在衣櫃抽屜裡鎖起來。這可怎麼辦?突然間,我腦袋瓜子靈機一動,有辦法了!拿雞蛋去小賣部換糖呀。我們村裡東北角有一個小賣部,當時是與鄉鎮供銷社門市部聯營的,所以日常的生活物品都種類齊全,糖果自然也少不了啦。有一回,跟著母親去打醬油,看見同村的一位大爺拿著一把子雞蛋先是賣了錢然後再打醬油。受到這個啟發,那時尚年幼的我便也產生了物物交換的念頭。站在院子裡,眼巴巴地向雞窩方向瞅著,而恰在此時雞窩裡一隻蘆花母雞正剛剛產完蛋咯咯噠、咯咯噠的叫著從雞窩裡撲稜著翅膀飛出來。於是乎,我徑直跑向雞窩不假思索從裡面拿了一個帶著溫度的雞蛋掖藏進了上衣布兜,心裡撲登撲登地一溜煙兒跑去了村裡小賣部。那時的我大約六、七歲的光景,站在小賣部裡個子還沒有貨架外面的櫃檯高。手裡拿著溫乎的雞蛋說要換糖吃,櫃檯裡的大娘問我拿雞蛋買糖大人知道不?我支支吾吾的點點頭,大娘幸好沒有進一步的盤問,否則事情就露餡了啊。當時,一個雞蛋價格是9分錢,一塊糖2分錢,一個雞蛋換不了5塊糖,不知什麼原因大娘還是給了我5塊糖,可能覺得我還是個孩子吧。糖緊緊地攥在手裡,著實高興了一陣子,但是心裡又擔心母親發現雞蛋少了怎麼辦啊。慶幸的很,大娘事後一直也沒有與母親提及這件事。後來,一大家人團聚給母親過生日,我當笑話試著問母親,母親說一直不知道我拿雞蛋去小賣部換糖吃的事情。

有時候人總是抱著僥倖的心理,拿雞蛋沒有被母親發現,暗地裡我又好幾次偷偷地拿了雞蛋換糖,次數多了小賣部大娘自然也心知肚明雞蛋換糖的由頭,人家做生意嘛,有利可圖自然也不會多管閒事。這讓做賊心虛的我一顆惴惴不安懸著的心才算落地。但是,有幾次細心的母親下午去雞窩撿拾雞蛋時老是感覺有一點點不對頭,但是感覺又不是很確定。一次私下裡,我聽見母親問二個姐姐有沒有煮雞蛋吃,姐姐說沒有啊!母親自言自語地說可能是最近幾天母雞有點欠蛋了,原先一天都是產九、十個,最近這幾天怎麼都是八、九個呢?我是家裡的老小,母親也沒有細問我。我呢,也只能輕鬆地裝作毫不知情的樣子。呵呵!僥倖逃過了一劫。

一枚雞蛋的故事,儘管已經過去三十多年,但是每次回想起來,我都會禁不住偷偷地笑出聲來。一次,吃雞蛋觸景生情,我突然想了小時候一枚雞蛋的故事。實在憋不住,我把一個雞蛋與五塊糖的故事當做笑話講給女兒和媳婦聽。女兒因好奇刨根問底地追著問我:奶奶後來知道了你偷拿雞蛋嗎?你一共暗地裡拿了幾次雞蛋去換糖吃啊?是什麼牌子的糖啊?你不怕奶奶發現嗎?當時,你拿雞蛋心裡害怕嗎?孩子是天真的,也是認真的,我怎麼能在孩子面前自損我光輝而偉大的父愛形象呢?!於是乎,我模仿著中學課本魯迅先生的短篇小說《孔乙己》裡的孔乙己先生說,不多也,不多也,不多乎,多乎哉!然後,在一家人的一陣哈哈大笑中收場。

一個雞蛋的故事,承載著一個特定歷史鏡頭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嚮往和砥礪前進、憶苦思甜的滿滿記憶;一塊大白兔奶糖嫋嫋馥郁的奶香味蕾印記,氤氳著一代人揮之不去的爛漫童年時光。

懷念,如煙雲般逝去、不可複製的短暫童年。

懷念,那時物質匱乏、但卻精神富有,難以忘卻的快樂時光。

懷念,還有永遠忘不掉的一個雞蛋的故事。

青未了|周緒維:那年,一個雞蛋的故事

本文圖片來源網路

作者簡介:

青未了|周緒維:那年,一個雞蛋的故事

周緒維,筆名小荷、雨荷,中共黨員。中國作家網會員、中國青年作家網簽約、齊魯晚報青未了副刊簽約作家、中國(山東)散文學會會員、中國散文家會員、日照市、莒縣作家會員。作品獲山東散文學會舉辦2005-2008年“魯藝杯”散文大賽入圍獎、入選2009年全國“華夏情”詩文書畫徵文大賽金爵獎、第二屆齊魯青未了散文大賽優秀獎,作品入選山東省《山東文學》六十週年國慶專輯珍藏版、《2022年膠東散文年選》,在中國原創散文網、濱州頭條、意林網、《莒州文學》、《莒州通訊》、日照作家網、黃海晨刊、日照市黨刊《工作與研究》、《山東文學》、《首都文學》、《日照日報》、《大眾日報》、齊魯晚報﹒齊魯壹點等媒體、雜誌刊發百餘篇散文、隨筆、詩歌。

壹點號 嫋嫋荷韻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