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美麗的突破口:成都有場特殊的畫展,來自30多名“星星的孩子”

由 紅星新聞 發表于 藝術2022-06-04
簡介匡敏和卞蓉從青羊區的美術老師中招募願意為孩子們上課的志願者老師,由特校的專業老師參與溝通交流,準備了好幾個月,直到2013年9月,青羊區藝術治療公益聯盟才第一次開課,時間為每週五的晚上7點到8點

水粉畫怎麼裝裱

西班牙天才畫家藝術家畢加索曾說:“藝術是一種使我們達到真實的假象。”繪畫是其中最富有想象力的藝術,最貼近生活,也最能綻放出夢想之花。

1月3日上午,天氣有些微雨,成都市青羊區西村,140多幅畫組成了一個特殊的畫展,畫有憨態可掬的熊貓、線路斑駁的電線杆、小女孩和貓咪、天馬行空的貓頭鷹……特殊之處在於,所有的作品出自於患有自閉症、唐氏綜合徵、發育遲緩、多重障礙的孩子之手。

美麗的突破口:成都有場特殊的畫展,來自30多名“星星的孩子”

這是青羊區藝術治療公益聯盟自2013年9月為青羊區心智障礙學生開展美術治療活動後的第五次畫展,從1月3日至10日,在青羊區西村展出。

“星星的孩子”畫筆下

有一個五彩斑斕的世界

148幅畫,裝裱一新,掛在西村大院的牆上,這是青羊區第五屆特殊需要兒童繪畫比賽暨美術作品展。有憨態可掬的熊貓、貌似笨拙的企鵝,有手撕紙貼成的“兇猛”的獅子,有色彩斑斕的葡萄和向日葵……

美麗的突破口:成都有場特殊的畫展,來自30多名“星星的孩子”

148幅畫,來自30多個特殊兒童,他們絕大部分都是有智力障礙或者發育遲緩症狀的自閉症孩子,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童話般的名字——“星星的孩子”:因為社會交往、語言交流障礙和刻板的行為舉止,患有自閉症的孩子生活在自我的世界裡,雖然我們能看到他們,他們卻看似很難接近,像星星一樣孤獨。

但他們的內心世界,仍然是五彩斑斕的。

美麗的突破口:成都有場特殊的畫展,來自30多名“星星的孩子”

↑《向日葵》

“第一組是我們7個學生,在老師指導下畫的‘年年有餘’。”青羊區教科院美術教研員、青羊區藝術治療公益聯盟發起人之一匡敏介紹說,在布展時,老師們創意地將這組國畫湊成了像是魚竿串起一串魚的有趣樣子。

“第二組,是學生畫的電線杆。”匡敏說,自閉症等特殊孩子會在日常生活中,缺少對身邊事物的主動觀察,老師們就有意識地引導他們去觀察身邊的東西,電線杆就是學校外的實景,透過點線面的勾勒,成為一幅幅作品。

這148幅畫,來自於青羊區藝術治療公益聯盟每學期8節課、每年共16節課程中孩子們的作品。

“平均每個孩子都有3幅作品入選,由授課的美術老師來挑選。”匡敏介紹說。

美麗的突破口:成都有場特殊的畫展,來自30多名“星星的孩子”

↑《可愛的企鵝》

美術老師為特殊需要兒童開展美術治療

畫水粉畫曾潑了老師一身水

青羊區藝術治療公益聯盟成立於2013年,至今,畫展也已經開辦了第5屆。

青羊區特殊教育學校校長卞蓉告訴紅星新聞記者,2006年,在普通學校有16年的教學經驗的自己接手特殊教育工作,與自己曾經設想的不同,與特殊兒童相處教學,並不是多點耐心、節奏放慢點就行了,而是需要專業的特殊教育。2007年,特校的孩子參加世界特殊奧林匹克大賽,取得了好成績,“我們的特殊孩子,不是別人認為的傻傻笨笨的,或者是可憐的。”卞蓉說,更多的是別人的不理解。

美麗的突破口:成都有場特殊的畫展,來自30多名“星星的孩子”

↑桂桂的《電線杆》

此前,卞蓉多次與朋友匡敏提起,想給孩子們上美術課,但是沒有經驗,沒有貿然開始。2013年,匡敏到北京開會,接觸到了特殊需要兒童畫展,看了別人的經驗,匡敏有了開始的想法。

和跟普通孩子上美術課不同,自閉症等特殊需要兒童常常有刻板動作、智力發育遲緩或者障礙,甚至不與外界溝通,該怎麼給孩子上課?匡敏和卞蓉從青羊區的美術老師中招募願意為孩子們上課的志願者老師,由特校的專業老師參與溝通交流,準備了好幾個月,直到2013年9月,青羊區藝術治療公益聯盟才第一次開課,時間為每週五的晚上7點到8點。

給特殊需要的孩子們上課,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卞蓉介紹說,根據前期對孩子們的評估,課題上分為一對一、一對二或者一對三的分組。

美麗的突破口:成都有場特殊的畫展,來自30多名“星星的孩子”

↑《宇宙》

恬恬(化名)是個自閉症孩子,發育遲緩,評估後,恬恬和另一位孩子分在了一組,由一位美術老師負責。但有情緒的恬恬並不能“接納”其他小夥伴,會在課堂上吼叫,並且趴在桌上不願意拿起畫筆。

“有一次老師想教孩子們畫水粉畫,放了一盆水。”卞蓉說,沒想到,恬恬情緒失控,一把就將水潑在了美術老師身上。美術老師沒有生氣,也沒有放棄,主動和恬恬的爸媽溝通,得知恬恬偶然含糊地說出“荷花”這兩個字,美術老師便有意地引導恬恬嘗試著畫荷花,“她逐步接納了,不知不覺就畫出了一幅荷花圖。”卞蓉說,畫成後,恬恬並沒有意識到“這是自己的作品”,隨手就撕了,“那一年的畫展,這幅畫還是特意粘起來的。”

美術治療讓星星的孩子學會聽從指令

“這個是你畫的什麼?”

“電線杆。”

“這個呢?”

“獅子。”

1月3日,在西村的畫展上,陳女士帶著兒子桂桂,一幅幅地看過去,桂桂的第一幅畫,就在第二組裡。陳女士指著畫,耐心地等著桂桂有些慢但是準確的回答。

美麗的突破口:成都有場特殊的畫展,來自30多名“星星的孩子”

↑桂桂和他的《獅子》

陳女士告訴紅星新聞記者,桂桂1歲多還不會喊“爸爸媽媽”,讓家裡人感覺有些不對勁,去醫院檢查,醫生只說可能比其他孩子慢一點。直到2歲,桂桂才確診為自閉症。“那時候(對自閉症)一點都不瞭解,就覺得天都塌了。”陳女士說,和其他家長一樣,家裡帶著桂桂全國到處跑,聽說哪裡的康復治療好就去哪兒。“總覺得,孩子做一段時間的康復治療,就能跟其他孩子一樣了。”慢慢地,陳女士和家人才接受了孩子的自閉症必須是終身干預的現實。

桂桂9歲的時候,到青羊區特校上學,恰好成為了美術治療課第一批學生。“第一堂課,老師讓畫爸爸媽媽,孩子就懵了,爸爸媽媽怎麼畫?”陳女士說,剛開始,桂桂並不能很好地理解畫畫,畫筆也總是塗到框框外面,但是隨著課程一天天進步,現在,桂桂已經能很好地繪畫了,“他現在的畫就是很乾淨,貼紙要貼得很整齊,就像在家裡鞋子要脫下來擺得很整齊。”陳女士說,這其實也是孩子的刻板動作。

美術治療,可不是隨意地亂塗亂畫,更不是孩子們的遊戲。

卞蓉介紹說,特殊需要兒童常常伴隨著肢體動作的障礙,尤其是手指的精細化動作,並不能很好地完成,而繪畫握筆、塗寫、手撕紙、手工,可以幫助鍛鍊這些細小的動作。而情緒不穩定的孩子也可以從繪畫中逐漸學會安靜,聽從指令,不會表達情緒的特殊孩子,有了宣洩情緒的突破口。

美麗的突破口:成都有場特殊的畫展,來自30多名“星星的孩子”

↑《街景》

更難能可貴的是,美術治療還能挖掘出特殊孩子們的藝術天分。匡敏告訴紅星新聞記者,與社會理解的特殊孩子都是天才的想法相反,其實絕大部分的特殊孩子在藝術上與普通孩子並無二異,少數的孩子會展現出他們的天分。“比如說這幅《街景》,在透視、色彩的搭配上,就能看出孩子的創作成分。”匡敏說,很期待這個孩子能夠在專業繪畫上有所突破。

紅星新聞記者 於遵素 攝影報道

編輯 唐歡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