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張雙鎖——執筆的奧妙(二)

由 莊山浪水品風情 發表于 藝術2021-06-05
簡介而要書寫大字,則非用“五指執筆法”不可

五指執筆法是誰發明的

張雙鎖——執筆的奧妙(二)

執筆與指、掌、腕、肘、臂以至全身,都密切相關,但關鍵在於指和掌的諧調配合。

社會上流傳的執筆法較多,而常見的、帶有普遍性的有兩種,一曰“三指執筆法”,一曰“五指執筆法”。“三指執筆法”,是以大指之端朝下貼住筆管,以食指之端對著扣住筆管,以中指第一節上端頂住筆管的一種執筆法。“五指執筆法”,是以大指之端翹起頂住筆管,以食指第一、第二節彎曲處朝下扣住筆管,再以中指第一節鉤著筆管,然後以無名指甲肉之際擋住筆管,又以小指墊著無名指的一種執筆法。

清人何紹基的“迴腕高懸法”,以指端執筆,虎口朝上,掌心朝胸,腕肘俱懸,形如挽弓的執筆法,既彆扭又費力,實不足取。清人劉墉的“龍睛法”,以“指不死畫不活”為理論依據,只動腕、不動指的執筆法,實不科學,只能一笑。筆者小時,有一鄉賢曾傳授“鼻準法”,以鼻樑對準筆管,筆管對準點畫,使鼻樑、筆管、點畫三點成一線的執筆法,若用來檢測執筆姿勢倒還可行,而用在執筆上則有違常理,不足為訓。

孫過庭《書譜》說:“執,謂深、淺、長、短之類是也”。這是針對所書字型之大小而言的,為調節執筆的一種技法。其中“深、淺”二字,是針對筆管靠近手指和掌心之矩離而言的。意謂,如寫大字,可深執筆,使筆管靠近掌心。如寫小字,可淺執筆,使筆管靠近指端。這一方法,言之有理,切實可行。但只適宜於“五指執筆法”,並不適宜於“三指執筆法”——因為其執筆方式不具備再調節的條件。“長、短”二字,是針對執筆之高低而言的。意謂,如寫大字,可高執筆。如寫小字,可低執筆。這一方法,上述兩種執筆法都可使用。

按照常規,若寫大字,可把腕和肘都懸起來。若寫小字,可把肘墊在桌上,而腕則亦然要懸起來。因為只有這樣,才可發揮腕和肘的“大調節”作用,使之與指和掌的“微調節”相得益彰。不然在點畫的書寫上,尤其在點畫的組合上,會受到極大的制約,使它們在目標追求上大打折扣。高懸腕是中鋒用筆的迫切需要,也是書法上升為藝術的必然抉擇。若不能高懸腕,也就沒有藝術性可言。

此外,臂和身體的調節功能也是不可忽視的。古來有“力透紙背”之說,非空穴來風。因為書法與太極拳的原理相通,若功夫到家,全身之真力可貫注毫端。如陳摶所書“開張天岸馬,奇異人中龍”,真力瀰漫,望之令人膽寒,實乃道家氣功所致。已故書家王自通先生曾說:“我是用‘氣’來寫字的”,一語道破了書寫的最高境界。

張雙鎖——執筆的奧妙(二)

根據執筆的相關因素,按照執筆的基本原則,“三指執筆法”和“五指執筆法”的優劣,可作如是觀:

按照牢固性原則,執筆不能不牢固。而牢固的標誌是什麼呢?那是人盡其力,物盡其用,同心同德,團結一致。按此標誌來衡量,“五指執筆法”明顯優於“三指執筆法”。這是因為,前者可使無名指和小指也盡其力,而後者則不能——包世臣《藝舟雙楫》說:“五指皆貼管為實”,其無名指和小指的閒置,已違犯了“指實”的原則。

按照靈活性原則,執筆不能不靈活。而靈活的標誌是什麼呢?那是進退有餘,伸縮有度,擒縱自如,不礙不堵。按此標誌來衡量,“三指執筆法”倒是優於“五指執筆法”。這是因為,前者在“掌虛”的程度上是勝過後者的。前者僅以三指控制筆管,這就留有餘地,留有空間,為有效地調節筆鋒創造了一定條件。而後者則不能——後者雖可用“調節法”進行適當調節,但由於五指用盡,又把重心放在了指端,掌心空間便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按照垂直性原則,筆鋒與紙面必須垂直。而垂直的標誌是什麼呢?標誌有兩點,一曰“筆鋒站立”,二曰“筆尖在點畫中行”。按此標誌來衡量,“五指執筆法”又優於“三指執筆法”。這是因為,前者的筆管是直立的,而後者的筆管則是傾斜的——因為其執筆方式如同硬筆。此一直一斜,是“五指執筆法”和“三指執筆法”最本質的區別,也是執筆、用筆和目標追求之矛盾運動的焦點所在。

有人以蘇軾為例,倡導“三指執筆法”。以硬筆為例,說明其合理性。前者不值一提,因為名人不能作為檢驗真理的標準。而後者則還得說明,如鋼筆、蘸筆、鉛筆等硬筆,不僅效能與毛筆不同,而且書寫目的也截然不同——前者的側重點在實用,而後者的側重點卻在藝術,二者不能相提並論。

由此可見,“五指執筆法”與“三指執筆法”比較,它更科學、更先進、更帶有普遍性,是時代的必然選擇。

張雙鎖——執筆的奧妙(二)

時代性是書法藝術的本質特徵之一。而執筆又何嘗與時代無關?隨著時代的發展,不論在書寫條件和書寫物件方面,還是在書法的基本功能方面,都已發生了較大變化。若執筆不能與之相適應,勢必會影響到書法事業的順利進行。也正是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推廣和使用“五指執筆法”,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唐代以前,人們席地而坐,在矮桌上寫字。從坐姿與紙面的角度來說,“三指執筆法”是相適應的。因為當人們雙膝著地,臂部壓在腳跟上時,身體便會向前傾斜,其所執筆管便正好與紙面垂直。這是符合“筆管垂直”原則的。這種書寫方式,在農村一些地方至今仍然存在,但只是一種特殊現象,缺乏普遍性。從宋代以後,人們普遍以高桌書寫,至今依然。從書寫姿勢來說,常見的有兩種方式,一是坐在倚子上書寫,一是站著書寫。實踐證明,不論坐著書寫,還是站著書寫,“五指執筆法”所執筆管都與紙面垂直,它完全適應高桌書寫的迫切需要。

因為實用的需要,古人以書寫小字為主。因為懸掛的需要,今人以書寫大字為主。由於“三指執筆法”在靈活性上佔優,書寫小字倒還適宜。而要書寫大字,則非用“五指執筆法”不可。這是因為,它在執管的牢固性上佔優,所以適應執大筆、寫大字;它在執管的垂直性上佔優,書寫時不再作什麼調整,完全符合人體的生理機能。

當今時代,書法的實用性功能消失殆盡,而藝術性功能則不斷增強。這就不只是“寫對字”的問題,側重點還是藝術性的問題。古人寫毛筆字,固然也要求寫得好看,但畢竟以實用為主,藝術性就必然處於從屬地位。今人寫毛筆字,目的不是為了實用,而是為了懸掛,叫人觀賞,藝術性自然就上升到第一位。既然作為藝術,所書點畫的質量就不能不精益求精。而點畫質量要精益求精,執筆方法也就不得不精益求精。也正是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優選出的“五指執筆法”,也就更加適應書法藝術性的迫切需要。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