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第15篇:從嬰戲圖可以看出每個時代的國泰民安

由 鬼市探寶 發表于 藝術2022-04-30
簡介南宋以後,文人畫發達,不在如宋代那般重視精細描繪的寫實,畫家在繪畫孩童時,普遍將孩童畫的老氣橫秋,身小貌壯,少年老成,不再能將孩童稚嫩的神韻繪畫出來,明清時期是嬰戲圖的鼎盛期,從單一的一兩個孩童形象發展到百多個孩童,且神態各異,嬰戲圖的流行

嬰戲圖出現在什麼時代

第15篇:從嬰戲圖可以看出每個時代的國泰民安

嬰戲紋飾是瓷器中裝飾紋樣之一,以嬰兒為畫面主角,內容大部分主要以嬰兒玩耍為主,有釣魚,玩鳥,趕鴨,蹴球等,以表現童真為主要目的,整體畫面生動活潑,清趣盎然。

嬰戲圖最早出現在唐代長沙窯瓷器上,早期的嬰戲題材主要為人物畫的陪襯角色,因畫嬰孩對於繪畫技術需要非常高的難度,不僅要畫出他們幼小稚嫩的身形,嬌憨天真的神態,還要在形貌上分別年齡的 大小,掌握兒童的純真自然, 因此畫史著錄中以畫嬰戲而得名的畫家並不多見。唐代有張萱與周昉,以精工於仕女圖和嬰戲紋聞名。到了宋代,定窯、磁州窯、景德鎮窯等都曾用嬰戲紋作裝飾,其中以磁州窯釉下彩繪嬰戲紋最富表現力,特別是在瓷枕上,將嬰孩釣魚,玩鳥等形象描繪的栩栩如生,將兒童的嬌憨之態描繪的傳神之至。到了宋代,社會穩定,人口增殖,嬰戲紋的大量出現,和當時的社會狀況密切相關。

第15篇:從嬰戲圖可以看出每個時代的國泰民安

宋代的繪畫大多以寫實為主流,北宋末年的劉宗道和與杜孩兒也因畫嬰戲圖而名噪一時。到了南宋初年,蘇漢臣和李嵩則成為了嬰孩畫的代表性人物,而蘇漢臣則備受推崇,有人對蘇漢臣的嬰戲圖這麼評論:“著色鮮潤,體度如生,熟玩之不啻相與言者,可謂神矣”。

南宋以後,文人畫發達,不在如宋代那般重視精細描繪的寫實,畫家在繪畫孩童時,普遍將孩童畫的老氣橫秋,身小貌壯,少年老成,不再能將孩童稚嫩的神韻繪畫出來,

第15篇:從嬰戲圖可以看出每個時代的國泰民安

明清時期是嬰戲圖的鼎盛期,從單一的一兩個孩童形象發展到百多個孩童,且神態各異,嬰戲圖的流行,也反映了當時的民眾心理。

古時,大家往往最注重的就是傳宗接代,不孝有三,無後最大。因嬰戲圖予以連生貴子,五子登科,百子千孫的圖案就更被大家喜愛,也成為了瓷器上常見的裝飾圖案。

第15篇:從嬰戲圖可以看出每個時代的國泰民安

不僅如此,嬰戲圖也能很好的表達一個朝代的發展。在雍正,乾隆兩朝的官窯瓷器,嬰戲圖畫工嚴謹,多見兒童衣紋清晰,眉清目秀,動作天真爛漫,惹人喜愛。畫家也透過嬰戲圖描繪了“黃髮垂髫並怡然自得”的太平盛世。

在明末天啟、崇禎兩朝時社會動盪,戰爭不斷,國力衰竭,這些社會現實也折射在嬰戲圖中,孩童們瘦骨嶙峋,腳齊長,腦袋大,形體十分抽象,看起來奇形怪狀,嬰戲圖上的人物呆板笨拙,從側面反映了國運衰落的現實。

第15篇:從嬰戲圖可以看出每個時代的國泰民安

第15篇:從嬰戲圖可以看出每個時代的國泰民安

第15篇:從嬰戲圖可以看出每個時代的國泰民安

第15篇:從嬰戲圖可以看出每個時代的國泰民安

第15篇:從嬰戲圖可以看出每個時代的國泰民安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