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19世紀西方文學的潮流,看似頹廢不堪,實則表達了對現實的不滿

由 燻墨兒廚房 發表于 藝術2022-04-06
簡介在與黑暗現實的鬥爭中,湧現出燦若群星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和作品,使俄國文學獲得了世界性的聲譽

批判現實主義是誰提出的

引言

19世紀後半期,西方文學主要有三種潮流:批判現實主義文學、頹廢主義文學和自然主義文學。此外,以巴黎公社文學為代表的無產階級文學的崛起和發展,也是這時期的重要文學現象。

頹廢主義文學濫觴於19世紀中葉,倡導者是美國作家愛倫坡和法國詩人波德萊爾。頹廢主義文學包括各種不同形式的流派。

以法國詩人馬拉美、比利時劇作家梅特林克為代表的象徵主義,以英國作家王爾德為代表的唯美主義是其中影響較大的流派。

頹廢主義作家對社會懷著深刻的不滿,對傳統的資產階級人道主義理想悲觀失望,對現實主義的寫實手法和社會功用要求加以蔑視和拒絕。

19世紀西方文學的潮流,看似頹廢不堪,實則表達了對現實的不滿

他們主張“為藝術而藝術”。

自然主義文學產生於法國。在理論上倡導最力的是左拉。他提出“實驗小說”的口號,認為寫小說就像在實驗室裡做試驗,要忠實客觀地記載現實,而不做政治和道德的評價。

而且,左拉認為支配人的是生理學規律,特別是遺傳規律,小說家的領域是生理學領域,小說也是一種病理研究。

自然主義文學創作上的典型代表是龔古爾兄弟,其典型自然主義作品是《日爾米尼·拉塞德》。

自然主義強調了文學的真實性。擴大了文學的表現領域,但是否認了藝術的美學和社會學的本質特點。根據自然主義原則創作的作品往往陷於瑣細的描寫,缺乏有社會意義的藝術概括,歪曲生活本質的真實。

自然主義對當時歐美文壇產生了廣泛的影響。作為這一時期文學主流的批判現實主義文學仍在繼續發展。與以前相比,這一流派力求更真實地再現社會生活,並且愈益重視對道德精神世界的剖析。在這一流派的作品裡,對性格的立體性、複合性的刻畫和對社會環境、道德氛圍的揭示都加強了,心理描寫也更深入精確、更多樣化。批判現實主義文學在各國的發展參差不齊。

19世紀西方文學的潮流,看似頹廢不堪,實則表達了對現實的不滿

在西歐一些國家,隨著資本主義秩序的鞏固,一般作家的改良主義思想和悲觀情緒更加濃重,他們作品的批判強度有所削弱。

當時法國的批判現實主義文學影響最大。巴爾扎克去世後,法國第一部重要的長篇小說是福樓拜(1821-1880年)發表的《包法利夫人》。

作品透過女主人公、包法利醫生的妻子愛瑪一生的悲劇,深刻批判了法國社會的多種層面:不健康的宗教和文化生活,庸俗醜惡的外省環境和腐化淫糜的社會習俗。

福樓拜因此受到政府當局和保守勢力的攻擊。

愛米爾·左拉(1840-1902年)是法國19世紀後半期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他是自然主義文學的主要倡導者,然而他的創作實踐卻超出了自然主義的理論,在主導方面更傾向於批判現實主義。從1868年起,他用25年的時間創作了一部總題為《盧貢·馬加爾家族》的連續性大型作品。全書包括20部長篇小說,出場人物約1000餘人。

作品幾乎包羅永珍地反映了法蘭西第二帝國時代社會生活的各個側面。

其中《金錢》、《娜娜》等分別描繪了金融界的你死我活的角逐和交際界的糜爛生活。

《小酒店》赤裸裸地反映了工人的非人生活狀況,因而轟動一時。其思想成就最高的作品是《萌芽》。小說以煤礦工人罷工為主題,塑造了革命的產業無產者的形象。

莫泊桑

(1850-1893年)是法國最負盛名的短篇小說巨匠。他創作了300餘篇短篇小說,6部長篇小說。他的短篇小說技巧高超、細節描寫惟妙惟肖,人物語言精彩生動,情節發展別具匠心。

成名作《羊脂球》淋漓盡致地刻畫出只顧私利不顧民族尊嚴的貴族資產者的寡廉鮮恥。

膾炙人口的《項鍊》諷刺了小資產階級的虛榮心。

19世紀西方文學的潮流,看似頹廢不堪,實則表達了對現實的不滿

他的長篇小說《一生》和《俊友》也是世界名著。

《俊友》透過一個退職的下級軍官靠著招搖撞騙、特別是靠著勾引上層社會女人而飛黃騰達的經歷,鞭撻了資產階級社會的醜惡面目。

這一時期,英國最重要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是

托馬斯·哈代

(1840-1928年)。他的創作活動主要在19世紀末。他的小說反映了資本主義侵襲之下英國南部農村殘存的宗法制的崩潰和鄉鎮人民的悲慘命運。

與英國批判現實主義早期的作品相比,哈代的作品一方面更深入地揭示了普通人的豐富情感,一方面則蒙上了更濃重的宿命論的悲觀色彩。

他的代表作是以古稱威塞克斯地區為背景的幾部長篇小說。在《還鄉》和《卡斯特橋市長》這兩部小說中,農村生活已失去了恬靜,一種力量在冥冥中把人的生活變成一系列的不幸和絕望。

《德伯家的苔絲》是哈代最優秀的作品。女主人公苔絲是一個貧窮農家女子。她貌美並渴求幸福,但因此受到

紈絝子弟

的汙辱和社會道德偏見的打擊,終至犯下殺人罪而被處死。哈代對苔絲寄予深切的同情,給書名加上的副標題是:“一個純潔的女

人”。這是向資產階級道德提出的抗議。

哈代最後一部長篇小說《無名的裘德》描寫了一個農村青年理想破滅而悽慘死去的故事。

《德伯家的苔絲》和《無名的裘德》當時都受到資產階級評論界的猛烈攻擊。

劇作家肖伯納在挪威作家易卜劇作的影響下寫了《鰥夫的房產》、《華倫夫人的職業》等劇本,尖銳地提出社會問題,表述了新穎思想,對改革英國現代戲劇作出了貢獻。

19世紀70-80年代,批判現實主義在北歐的挪威取得了重大成就。劇作家享利·易卜生(1828-1906年)創作了一系列“社會問題劇”,包括《社會支柱》、《玩偶之家》即《娜拉》、《群鬼》、《人民公敵》等。

19世紀西方文學的潮流,看似頹廢不堪,實則表達了對現實的不滿

這些劇作富於戰鬥的人道主義精神,透過生動的情節和

真實的人物形象,尖銳地提出關於婦女地位、道德、法律和市政等社會問題,無情鞭撻了資產階級社會的腐敗和虛偽,做到了深邃的思想與精湛的藝術高度統一。

易卜生的劇作對當時歐洲以及後來更大範圍的戲劇家產生了極大影響,因而他贏得了“現代戲劇之父”的稱譽。

19世紀後半期,俄國處於農奴制社會與資本主義社會的交替時代。社會進步的艱難和新舊矛盾的交錯使知識界激動不安。

在與黑暗現實的鬥爭中,湧現出燦若群星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和作品,使俄國文學獲得了世界性的聲譽。

屠格涅夫(1818-1883年)是第一個在國外博得普遍好評的卓越的俄國作家。他的作品像藝術編年史那樣反映了19世紀40-80年代俄國社會的精神世界。他的《獵人筆記》被俄國進步思想界稱作反農奴制的“一陣猛烈的炮火”。他先後寫了6部長篇小說,在《羅亭》一書中,他塑造了思想進步但行動無力的貴族知識分子“多餘人”的新典型。

在《父與子》中描寫了在智慧和毅力方面超過貴族自由主義者的“父輩”的“新人”-平民知識分子巴扎洛夫的形象。他的最後一部長篇《處女地》表現了70年代民粹派的活動。他的作品技巧圓熟,具有濃厚的抒情風格,並充滿對美好事物的崇尚。

在南北戰爭前產生了浪漫主義最傑出的代表-詩人惠特曼(1819-1892年),代表作是《草葉集》。

同時,一些批判奴隸制的文學作品已具有現實主義傾向。南北戰爭後,資本主義飛速發展,貧富日益對立。

19世紀西方文學的潮流,看似頹廢不堪,實則表達了對現實的不滿

現實社會的深刻變化引起浪漫主義文學的衰退和現實主義文學的興起。

幽默諷刺小說家馬克·吐溫(1835-1910年)對美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發展起了重大作用。

他早期的諷刺小品《競選州長》給資產階級民主選舉畫了一幅絕妙的政治漫畫。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是與別人合著的《鍍金時代》,諷刺了70年代美國政治的腐敗和瀰漫全國的投機風氣。小說書名恰當地概括了這個時期的特徵。

《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是馬克·吐溫最優秀的作品,它表現了反種族歧視的主題,塑造了高尚、可愛的黑人形象。

他的短篇《百萬英鎊》和中篇《敗壞了赫德萊堡的人》是嘲笑金錢所敗壞的社會道德的佳作。

繼馬克·吐溫之後,美國還出現了歐·亨利(1862-1916年)、傑克·倫敦(1876-1916年,代表作是長篇自傳小說《馬丁·伊登》)等有名的現實主義作家。

結語

由於美國的歷史條件,它的現實主義文學比歐洲大陸晚了半個世紀。美國獨立戰爭以後浪漫主義傳統一直佔文壇的主導地位。

19世紀後半期,歐洲其他國家也產生了一些享有世界性聲譽的現實主義作家,他們是:波蘭作家顯克微支(1846-1916年),瑞典作家斯特林堡(1849-1912年),以及丹麥童話作家安徒生(1805-1875年)等。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