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陳志凌:妙用中西醫 仁心解頑疾

由 浙江日報 發表于 藝術2022-04-05
簡介”陳志凌說,在耳鼻喉科患有耳聾、耳鳴、反流等現象的患者,佔80%以上,這些症狀往往常見又難以治療,單靠西醫並不能得到緩解

喉嚨囊腫怎麼辦

2018-07-17 18:04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李文芳 見習記者 沈聽雨

陳志凌:妙用中西醫 仁心解頑疾

杭州市中醫院耳鼻喉科主任 陳志凌

中醫博大精深,西醫科學謹慎,如何將兩者完美糅合,造福更多患者?在杭州市中醫院耳鼻喉科,我們看到中西醫之間若魚水般,互為彼此,為共同攻克疾病攜手共進。

在每一個診間內,醫生們除了望聞問切,還會輔以當下先進的診療裝置,以西醫確診,用中醫治療,並與美國、丹麥等進行學科共建,吸引全國各地患者慕名而來。

作為學科帶頭人——杭州市中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陳志凌,自20年前從浙江醫科大學臨床醫學畢業,出身“西醫”的他就一直在中西醫結合領域進行探索實踐,創新性地透過針灸、頸椎正骨、“經方”等治療突發性耳聾、眩暈等疾病。

從醫20年間,陳志凌有著自己的看病原則,即為每一位前來就診的患者留足門診時間,嚴格限號。讓每一個前來就診的患者都得到完善的診斷和治療。

心繫患者 將時間留給病人

7月16日下午,當我們走進陳志凌的診室時,只見戴著白色口罩的他正忙著為一位老太太分析病情。他嫻熟地把脈、看舌苔、做喉鏡檢查,而後將厚厚一打病例依次從前往後翻完。隨後,便是一連串關切的提問。

“最近睡得好麼?”

“嘴巴苦不苦?”

“耳朵有沒有覺得悶?”

“是不是經常想很多?”

“脊椎好不好?”

老太太算是陳志凌主任的老病號了,因思慮過多引起焦慮症,導致胃食管反流、喉嚨囊腫。按一般的“套路”,直接開藥續方即可,可陳志凌不這麼做,而是依然按照自己的行醫的節奏——為每一位患者留足門診時間。

“陳主任很有耐心,醫術精湛,我們都信任他。”老太太說,半個月後,還要找陳主任來複查。

陳志凌:妙用中西醫 仁心解頑疾

陳志凌為患者診脈

在門診的間隙,記者得空與陳志凌主任聊上幾句。他說,現在許多人看專家,總是“等等三小時,看看三分鐘”,患者就診體驗很差。“看病從診斷、問詢、檢查到確診,一步步都需要醫生自己完成,比如碰上一個暈眩症的病人,問病史、體格檢查、前庭功能等檢查至少需要半小時的門診時間。”

為了讓每一位患者不白跑一趟,陳志凌定了個“規矩”:坐診期間掛號人數限號,半天15個,最多加號到25個就不再增加。他說,如果每位病人僅看10分鐘,那麼接診15個病人就需要150分鐘,也就意味著一上午接診時間就過去了。為了滿足危重病人和外地病人,陳志凌只能咬牙加號,但前提是不縮短每個人的就診時間。

那該怎麼辦?從自己的時間裡擠。原本,陳志凌週一只看上午的門診,可他發現這天外地慕名而來的病人很多,為了讓更多人能夠及時看病,門診、病區查房、手術、會診,已經工作節奏排得滿滿當當的陳志凌又增加了自己的門診時間,將週一的門診時間從上午改為一天,中午連吃飯時間都顧不得,只能連軸轉。

陳志凌看病“慢”是有原因的。比如,單從看病歷本這一項來說,他總是從頭翻到尾。“只有瞭解病史,才能知道患者現在所處的狀態。”

曾經,一位溫州患者慕名來找陳志凌,患者多年一直在省內外多家醫院尋醫問診,頭暈情況始終未有好轉。第一次門診,陳志凌將他厚厚的一沓病歷本翻完,然後經過綜合檢查結果,最終確診患者為“梅尼埃病”,因為找到了病因,所以治療效果明顯,病人不久就痊癒了。

“謝謝陳醫生,您是第一個把我的病歷本從頭翻到尾的醫生。”治癒後,這位患者激動地發來這樣一條資訊。

精湛醫術 中西醫手段去沉痾

“當年大學同班30人,如今只有志凌一人在做中西醫結合的研究和實踐,從頭學中醫已實屬不易,鑽研醫學就需要他這樣踏實的性格。”

採訪期間,記者恰巧遇到了陳志凌的大學室友,如今正在省內一知名醫院肛腸外科就職的劉凡隆,此行特來探望同學,並請教些中醫理念。

一直以來,耳鼻喉科患者龐大,男女老少都可能深受其害。但是,耳聾、耳鳴、過敏性鼻炎、慢性咳嗽、反流等症狀,單靠西醫往往無法解決,但是僅靠中醫也不能得到精確診斷。

因此,愛鑽研的陳志凌想到是否可以用“西醫診斷、中醫治療”的方式來緩解患者病痛。

當天,門診室內還來了一名專程從溫州趕來求醫的患者蔡先生。自2014年至今,蔡先生一直有暈眩症狀。一個月前,症狀突然加重,開始出現耳悶等現象。

陳志凌在詳細詢問病情後,建議病人先做磁共振檢查,以有更準確的病因診斷。他表示:“耳鼻喉科的檢查,利用西醫的技術能更準確診斷出食道癌、喉癌、聽神經腫瘤等病症。”

隨後,在為患者開具藥方時,陳志凌選擇了中藥方,輔以推拿、針灸等療法。

“中醫就像潤滑劑。”陳志凌說,在耳鼻喉科患有耳聾、耳鳴、反流等現象的患者,佔80%以上,這些症狀往往常見又難以治療,單靠西醫並不能得到緩解。特別是突發性耳聾這一病症,需要採用推拿針灸的方式進行治療。

目前,由中藥熬製的“經方”半夏厚朴湯,仍被用於治療咽喉疾病。這些源自《黃帝內經》《傷寒論》中的“經方”,經實踐證明效果確實不錯。

此外,耳鼻喉科獨有的中藥霧化劑(咽喉寧合劑)臨床應用已20餘年。陳志凌笑談:“有時自己喉嚨不舒服,也會去做霧化,還會碰到接診的病人。”而這樣的中藥物化方式,摒除了西藥“地塞米松”等的副作用,一些免疫力低下的孕婦、兒童、老人都可以使用。

在西醫診斷上,當下,市中醫院耳鼻喉科擁有全省首家24小時動態咽喉PH值監測裝置,聽力裝置在全國來說都非常先進,為進一步明確患者病情提供堅實基礎。

陳志凌:妙用中西醫 仁心解頑疾

陳志凌與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的Nora Mark教授共同探討反流問題

陳志凌:妙用中西醫 仁心解頑疾

陳志凌與美國的聽力學家Maggie Boorazanes博士共同對一例疑難眩暈病人會診

“西醫診斷、中醫治療”也是市中醫院一直堅持的方針。如今,杭州市中醫院的耳鼻喉科對疾病的診斷已經告別了肉眼時代,邁向數字時代。市中醫院與多國合作,成立了中美合作—咽喉反流疾病研究中心、中丹合作聽力與暈眩研究中心。

透過交流來促進耳鼻喉領域的中西醫結合,也是陳志凌主任一直堅持所在,他希望將自己臨床經驗分享給國內外同行。據悉,自2016年開始,市中醫院耳鼻喉科每年都會舉辦相關研討學習班,以交流促進中西醫結合。

【浙江新聞+】

陳志凌,主任醫師,科主任。現任浙江省中醫藥學會耳鼻咽喉分會副主任委員,國際耳內科學會會員,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專業委員會鼻科學組委員,全國中西醫結合耳鼻咽喉學會委員、耳鳴專家學組成員、全國醫藥裝備學會耳鼻咽喉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促進會耳內分會和眩暈分會成員、中國醫藥教育協會眩暈分會委員,中國中藥學會腦病分會眩暈學組常務委員,浙江省醫學會耳鼻咽喉學會委員、杭州市耳鼻咽喉學會常務委員,杭州市醫學會頭頸腫瘤學組副組長,浙江省聽力與言語康復學會常務委員等職務。先後在中國醫科大學和上海復旦大學眼耳鼻喉醫院學習進修,曾當選杭州市十佳醫衛青年。科研成果曾獲得省醫藥衛生科技創新三等獎和省高校科研成果三等獎各一項,獲得杭州市優秀自然科學論文三等獎,目前在研廳局級課題3項,在各級雜誌發表論文二十餘篇。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