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風中的葫蘆”人生的征程――李春華《風中的葫蘆》品鑑

由 笛絲詩 發表于 藝術2022-03-29
簡介這種否定之否定之規律、之意境,在李春華《風中的葫蘆》的組織架構中,彰顯突現,盡而用葫蘆絲的音樂語言把她再現

吹蘆笛的詩人是誰

第一章 序言

李春華創作的葫蘆絲獨奏曲《孤獨的黑駿馬》,可以說是他個人人生成長的藝術寫照之縮影;一曲《梨花雨》從梨花淚而聯想到李隆基與楊貴妃的帝妃之千古之愛、千古之戀乃至千古之恨,更使人吟誦起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那首《長恨歌》;而李春春華創作的《風中的葫蘆》獨奏曲,主要是表達了:葫蘆苗在風吹雨打中不斷長大,堅強地生長著,最後終於長出美麗的葫蘆。

又可喻為葫蘆絲這種中國少數民族樂器,二千多年來風雨中成長,成為中國民族樂器的佼佼者。

也比喻人的一生,更是坎坎坷坷,風風雨雨,艱難險阻,勇往直前,只要不放棄、不拋棄、不自棄,終究會駛向彼岸,實現夢想!

說的是葫蘆,但卻間接寓意出生活與生命,音樂與靈魂,人生與夢想的真諦。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唐·李白《行路難三首其一》)

第二章 《風中的葫蘆》分析

《風中的葫蘆》誕生於李春華2010年創作、出版、發行的《葫蘆情》專輯中。《葫蘆情》中的所有曲目都是他自己創作的作品。

下面,我就該曲藝術特色概括如下:

一是從節奏上看:

《風中的葫蘆》始終為一個速度,儘管分2/4、4/4和5/4節拍,然而,始終為渾厚、低沉,乃至略有些哀傷、淒涼之感。

其實,2/4節拍主要是前奏部分,進入主旋僅有一拍且有半拍休止;5/4節拍為輔,而4/4節拍為主。從開吹後中間再無間奏,慢板到底,一氣呵成。

這種慢板之“慢”,雄渾低吟,頑強不屈,吭哧艱難,無懼往復;這種再無間奏,一氣呵成,可謂寓意為“躡竹樂山登峰頂為快,泛舟絲海達彼岸方休!”

二是從樂曲架構上看:

《風中的葫蘆》不僅從曲名上直抒胸懷,寓意連連;也不僅從旋律上的音樂語言中,吹奏出浮想聯翩,思緒萬千;更是別具匠心地在樂曲架構上寓意突顯,哲理不斷。

《風中的葫蘆》既不是ABA結構,又不是ABC結構。而是曲折環形的ABC/CBA結構。

全曲分三段式,即ABC三段;然而,又來了個倒回車的重複前面的ABC,而形成了CBA;這樣,構造了ABCCBA組織結構。

這非但在李春華創作的葫蘆絲獨奏曲中罕見,既便是在整個葫蘆絲創作中也是不多見的。

這種創作結構,使我想起了城市中的環城路,大都市發展成七環、八環乃至更多環。

那麼,這種結構與環城路頗相似。

由環城路到自然界的春夏秋冬,年復一年;

從生物界、動物界乃至人類社會的“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唐·崔護《題都城南莊》)

是啊,唐代詩人劉希夷在他的《代白頭翁》感嘆道:“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 ……今年花落顏色改, 明年花開復誰在? ……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唐·劉希夷《代白頭翁》)

還有那位孤篇壓全唐的唐代詩人張若虛在他的“孤篇”《春江花月夜》詩中惜賦:“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我們在學習哲學中,有一個定律,叫否定之否定。對,李春華的《風中的葫蘆》之組織架構,不是簡單的重複。

恰如葫蘆的年年生長,年年相似,但這種葫蘆繁殖乃至逐漸形成的葫蘆文化,卻是一脈相傳,代代相承;

恰如千百年來的葫蘆絲這種民族樂器,風雨無阻,千年繁榮;

恰如人類在生存、生活與發展中,“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清·鄭板橋《竹石》)這就是“否定之否定”之規律,“否定之否定”之意境!這種否定之否定之規律、之意境,在李春華《風中的葫蘆》的組織架構中,彰顯突現,盡而用葫蘆絲的音樂語言把她再現。

三是從《風中的葫蘆》技巧看:

我歸納為“三個比較簡單”:

比較簡單的調式指法,全曲用母調,G調葫蘆絲筒音作低音5。

比較簡單的節奏,慢板到底。

比較簡單的技巧,滑波顫頓疊。全曲無吐音,都是以連音為主的旋律,運用了滑音、虛指顫、波音、休止音、頓音、疊音等技巧。

當然,看似簡單實則不易;尤其是綜合交織協調運用則又不易;那麼,突出主題,彰顯意境則更不易。因此,似乎簡單,實乃不簡單。

第三章 “風中的葫蘆”

李春華用“風中的葫蘆”為明線,進行藝術創作,並以此為主線,貫穿於全曲之中,取名《風中的葫蘆》。因此,我們有必要首先來了解一下這種風中成長的“葫蘆”。

我在漢語百度上搜索到了“葫蘆”的釋義如下:

(一) 基本釋義:

葫蘆 [ hú lu ]

1、一年生草本植物,莖蔓生,葉子心臟形,花白色。

果實中間細,像兩個球連在一起,表面光滑,嫩時可以吃,成熟後可做器皿,也供玩賞。

2、這種植物的果實。

(二)詳細釋義

1、植物名。也稱壺蘆、匏瓜。果實像重迭的兩個圓球,

嫩時可食,幹老後可作盛器或供玩賞。

2、同“ 胡盧 ”。笑;嗤笑。

(三)百度釋義:

葫蘆,拉丁學名:Lagenaria siceraria(Molina) Standl。屬葫蘆科、葫蘆屬植物,它是爬藤植物,一年生攀援草本,有軟毛,夏秋開白色花,雌雄同株,葫蘆的藤可達15米長,果子可以從10釐米至一米不等,最重的可達一千克。葫蘆喜歡溫暖、避風的環境,種植時需要很多地方。幼苗怕凍。新鮮的葫蘆皮嫩綠,果肉白色,果實也被稱為葫蘆,可以在未成熟的時候收割作為蔬菜食用。葫蘆各栽培型別藤蔓的長短,葉片、花朵的大小,果實的大小形狀各不相同。果有棒狀、瓢狀、海豚狀、壺狀等,型別的名稱亦視果形而定。另外古時候人們把葫蘆曬乾,掏空其內,做盛放東西的物件。

葫蘆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作物之一,考古發現早在7000年前的河姆渡時期就已經在我國栽培的種子和果實,在古代文獻當中,關於葫蘆的描述很多,比如“瓠”、“匏”、“壺”、“甘瓠”、“壺盧”、“蒲盧”均指葫蘆,《詩經·豳風·七月》中的“七月食瓜,八月斷壺”中的“壺”就是葫蘆。

葫蘆在傳統當中也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承載著傳統文化積蘊,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葫蘆和道家文化密不可分。道家以養氣為主,葫蘆外形嘴小肚大,可以收納氣場,被認為有化煞收邪、趨吉避凶之妙用,因此道家人物常見的法器就是葫蘆。比如太上老君的煉丹爐造型以及盛丹藥的葫蘆,一些道教神仙的繪畫當中常見隨身攜帶的就是葫蘆。

在一些道教神話傳說當中,經常會出現葫蘆的身影,用葫蘆來形容神通,比如葛洪的《神仙傳》中的“壺公”,唐代《雲笈七籤》中“(施存)學大丹之道……後遇張申為雲臺治官,常懸一壺,如五升器大,變化為天地,中有日月,如世間,夜宿其內,自號‘壺天’,人謂‘壺公’。”,大多用葫蘆來渲染神仙的魅力。

道家常用“壺中日月”來形容“玄之又玄,眾妙之門”,葫蘆沾上了仙氣,傳說中神仙居住的“三山”(方丈、蓬萊、瀛洲),在王嘉的《拾遺記》稱為“三壺”:“三壺,則海中三山也:一日方壺,則方丈也;二日蓬壺,則蓬萊也;三日瀛壺,則瀛洲也。形如壺器。此三山上廣、中狹、下方,皆如工制,猶華山之似削成。不少詩人墨客也有很多描述壺中日月的詩詞,李白的“何當脫屣謝時去,壺中自有日月天”,“壺中日月存心近,島外菸霞入夢清”;白居易:“誰知市南地,轉作壺中天;陸游的“葫蘆雖小藏天地,伴我雲山萬里身。”等等。

葫蘆和儒教也是關係密切,古典文獻當中多見葫蘆的描述,《禮記》說:‘器用陶、匏,貴其質也。’陶為土質,象徵大地;匏,《說文》解釋雲:“從包從誇,聲包,取其可包藏物也。”,古人取其可包藏東西之意,象徵上天容納萬物,博大精深。用陶、匏祭祀天地,寄託著祖先希冀上天賜福於他們的美好願望。

葫蘆蔓延生長,果實多而繁茂,寓意多子多孫,瓜瓞綿延,象徵子孫昌盛,興旺發達。不少家庭都會供養幾枚天然葫蘆,置於中堂之上,一則可以聚財納氣,福壽雙至;再則寓意子孫萬代,瓜瓞綿綿,連綿不斷,保佑子孫;還可以辟邪降瑞、趨吉避凶,因此葫蘆作為吉祥物非常受人們信賴。

葫蘆由於幹後儲存時間長,因此古人在上面繪製圖畫,賦予各種寓意美好的象徵,逐漸形成了一種工藝美術作品“葫藝”,葫蘆畫最早起源於宋代,到了清朝康熙年間已很興盛,到如今更是方興未艾,成為市場比較搶手的工藝品種。

葫蘆還可以有其他功效,比如可以製作成樂器,作為我國古代“八音”(金、石、絲、竹、匏、土、革、木)之一,古代和近代許多少數民族製作成葫蘆笙或葫蘆絲,音調優美,令人陶醉。

近些年,隨著文玩的興起,小葫蘆成了不少人手中把玩的器物,透過手捻葫蘆,起到強身健體、寓意美好的作用,小葫蘆造型優美,經過把玩,油潤光亮,令人賞心悅目,心情舒暢,從而達到觀賞和養生有機結合的效果。

葫蘆不但在古代人民的物質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而且與文學、藝術、宗教、民俗、神話傳說乃至政治等關係也十分密切,圍繞葫蘆所形成的種種意識形態,無疑是構成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的幾千年的燦爛文化博大精深,葫蘆文化經歷數千年的歷史積澱,以其獨特的歷史淵源,深厚的文化內涵以及廣泛的群眾基礎,在現代文化中仍佔有重要的地位。

記得我小的時候乃至一直改革開放前,我們家只有過年過節或者來重要客人時,除了有雞魚肉蛋外,還有兩樣“細菜”:一是木耳,一是葫蘆條。這“葫蘆條”就是葫蘆在長成較嫩時可以作為食物的一種菜類。這種葫蘆條是把生嫩的葫蘆切成條曬乾後,吃時先用水泡,再用熱水煮一下,然後用肉和葫蘆條一起炒出來,那個香味可口沁味入心灌魂。

儘管“

葫蘆喜歡溫暖、避風的環境,種植時需要很多地方。幼苗怕凍。”然而,葫蘆無論是作為食物時期的生長,還是超過食物期生長後的繼續生長為觀賞物的過程,都是在風風雨水中成長起來的。確確實實是“風中的葫蘆”。

第四章 葫蘆絲: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民樂

葫蘆絲又稱為葫蘆簫、葫蘆笙,是傣、彝、佤、阿昌、景頗、布朗等少數民族共有的古老吹奏簧管樂器。葫蘆絲的歷史悠久,距今約有兩千五百年的歷史。

葫蘆絲的形狀構造也別具一格,有單管、雙管、三管之分以三管最為普遍。音域較窄,一般選擇音域符合的樂曲。音色柔美,圓潤多情,略帶鼻音,把水一樣的民族”的傣族人的性格與文化展示出來。

在南方的少數民族中,人們對葫蘆的崇拜更為虔誠,許多民族把葫蘆視為祖先,像彝、苗、瑤、侗、水、布依、仡佬、土家、傣、哈尼等族。更有趣的是,彝族把葫蘆和始祖都稱之為阿普,這說明彝族人民是把葫蘆跟始祖同視看待的。因此,許多諸如葫蘆笙、葫蘆絲等匏類樂器在南方生生不息,就連形制都保持著古代的自然形態。

在傣族民間有一種特殊說法:

“竹子象徵男性,葫蘆象徵女性”,而葫蘆絲則是由“葫蘆”與“竹子”緊密相連組合而成的,因此意為“夫妻相親相愛,家庭和睦,生活無災無禍”。這和笙的含義是大同小異的。葫蘆絲究竟什麼時候開始有了這種形制,目前還無法考證,只知道是從先秦時代的葫蘆笙發展而來,並且保持著古代葫蘆笙的遺制。

在不同歷史時期有著撣、白衣、金齒、茫蠻、擺夷、擺依等不同稱謂的傣族先民,在商周時期居住於江漢平原時,其文化中就已包含著葫蘆文化,且葫蘆文化的內涵與漢族的葫蘆文化是同出一轍的。其實在南方的許多民族都如同傣族一樣,有著這種相同的歷史經歷。因此,在這一時期已經出現的龠和笙的樂器,極有可能順理成章地隨著傣族等民族的先人在舉族南遷時帶到了嶺南地區,後又經歷了後世春秋、秦漢等各朝代的進一步交流與融合。

無論怎樣,葫蘆笙在少數民族中一直以來都是人們喜愛的樂器,並受到很高的禮遇。公元745年的唐代,開元皇帝賜胡部及龜茲音聲各兩部給南詔國,在南詔活動近半個世紀。其中就有笙、簫等樂器,這對當地的包括笙在內的音樂文化有著很大影響。公元792年,南詔國到中原長安的唐代宮廷獻演《南詔奉聖樂》,其音樂風格不僅有中原古代和當時的風格,還有民族的和外來的藝術因素。

宋元時期,對葫蘆笙的記載就更為多了,陳暘《樂書》卷百三十一雲:“唐九部夷樂有葫蘆笙。”南宋周去非在《嶺外代答》中記載:“瑤人之樂,有蘆沙、銃鼓、葫蘆笙、竹笛葫蘆笙攢竹於瓢,吹之嗚嗚然。”《滇遊績筆》又記:“彝俗男女相會,一人吹笛,一人吹葫蘆笙,數十人環繞踏地而歌,謂之踏歌。

明清時期,嶺南地區隨著南北音樂的交流,受到內地曲藝、戲劇、歌舞等音樂的影響,音樂形式也不斷髮生變化,出現了各民族自己的不同曲藝、戲曲、歌舞的新形式,在音樂中大都運用了葫蘆笙。像《定遠縣誌》中記載的當時民間歌舞盛況:三月二十八至四月初三,城南東嶽宮趕市時期,到了晚上,男女百餘人吹葫蘆笙、彈月琴、吹口弦、唱彝曲、環繞跺左腳,直到很晚才散去。可見這一時期,葫蘆笙也是非常盛行的。

近代,方國瑜在《滇西邊區考察記》中記載了一段更接近於葫蘆絲的文字:“班洪土人所用,有僅一管者。葫蘆甚小管插於底。七孔相屬。吹時指按孔吹簫然。餘在班洪寨,月夜聞聲,其音轉折,能盡其妙。尋聲入草樓,與之語,命曲,擊節賞焉。”這種單管篳朗叨今民間已罕見,長約30釐米,將設七個按孔的篳插入葫蘆底部,用蠟封閉插口。葫蘆頂部挖孔為吹口,指法與篳相同。

20世紀60年代之前,葫蘆絲一直使用漢語譯名的“葫蘆笙”名稱。在德宏州成立民族歌舞團後,該團還創作演出了女聲小合唱《葫蘆笙啊葫蘆笙》,說的就是這個樂器。如今,葫蘆絲不僅是傣族等少數民族喜愛的樂器,它已經走出村寨,成為現在社會比較流行的樂器。在喧鬧嘈雜的都市生活中,葫蘆絲那柔美的聲音,喚起人們內心隱藏著的那絲溫柔,使躁動浮華的心靈隨之洗滌。

第五章 不經風雨何以見彩虹

李春華《風中的葫蘆》明線謂之為“葫蘆”,喑寓乃是人生。

《易經》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自強不息,永不服輸是人一生中積極向上必須具備的精神!

人的一生,雖然“路漫漫其修遠兮,”但也始終如一地要堅持“吾將上下而求索。”(先秦·屈原《離騷》)有志者,事竟成。

只有“精誠所至,”方可“金石為開。”因為,“有志者,事竟成。”因為,“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南宋·文天祥《過零丁洋》)

第五章 後記

這便是李春華《風中的葫蘆》獨奏曲告訴我們的否定之否定之真諦!

永不服輸,永遠向上,永遠前行!

武建全

2019年7月27日於瀋陽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