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科技史上山西人的兩部著作

由 考古快遞 發表于 藝術2021-12-16
簡介段成己在序言中對當時木工行業分工的演變作了分析,說明“梓人“與”匠人“的區別,指出小木作“梓入”業務範圍之廣,技藝要求之精,然後高度評價了薛景石這部著作的價值

計成園林是園冶的嗎

科技史上山西人的兩部著作

選自《晉陽學刊》1992年第3期,趙擎寰

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上,山西佔有一定地位。這裡介紹的兩部著作,有一定代表性。《梓人遺制》的作者是金末元初萬泉縣(今萬榮縣)的一位木工薛景石。書雖曾刊印,但現今只能從明《永樂大典》殘卷中看到片斷。《新集通證古今算學寶鑑》的作者汾陽王文素,雖名列數學家辭典,但他是一位普通商人,無力雕版問世,幸原著鈔本尚存藏於北京圖書館。

隧景石《梓人遺制》

這部書是世界上罕見的由一位木工自行編撰、繪圖而成的著作。這部專著記述了木製機具和建築上小木作構件形制、尺寸、用料和功限(勞動定額)。全書一百一十條。景石字叔矩,河中萬泉縣人,與序言作者金末文學家稷山段成己(1199一1273年)同時。薛是位多年從事木業,富製作經驗,能掌握傳統界畫技藝、文字通達的木工師傅。成書年代據序言知為公元1263年(蒙古中統四年,南宋景定五年)。萬曆年間焦棘《國史經籍志》著錄。

書中所載格子門尺度比例和棋格圖案,與候馬金董氏墓磚雕榻扇相似,顯見書的內容繾承了金代傳統。又明末計成所撰園林著作《園冶》中的欄杆圖案,也有與此書相似處,反映此書對江南的影響。

此書圖文並茂。文中提到1103年北宋李誡奉敕所編《營造法式》。《法式》是以大木作為主導編撰的一部建築設計、施工、算料的名著。《梓人遺制》不涉及建築大木作,而以木製機具和小木作為主,’可說是當時我國北方私人編撰的一部木工規範。然而編撰的動機還不在於寫出一部規範,而是為傳授木工知識與技藝,相當於編寫了一部職業技術教育的教材。封建社會技藝行業實行徒弟制,有的師傅對徒弟也“留一手”,像薛景石那樣無私地、無保留地願將技藝傳授給別人,實屬難能可貴。

段成己在序言中對當時木工行業分工的演變作了分析,說明“梓人“與”匠人“的區別,指出小木作“梓入”業務範圍之廣,技藝要求之精,然後高度評價了薛景石這部著作的價值。由段序不難想到此書內容,包括許多木製工藝品的形制和技藝。薛景石擅長雕文刻鏤,還是位工藝美術家。

現在可看到的書的內容,是《永樂大典》殘卷卷18245十八漾、“匠“字條下所輯錄《序言》與關於五明坐車和織機的條目。五明坐車包括圈輦、靠背輦、屏風輦、亭子輦等;織機包括華機子(提華機)、泛床子、掉隻子與掉座、立機子、羅機子、小布臥機等及其附件。介紹的方式都是先圖後說。圖樣三十餘幅。。總圖之外有的另附零部件圖。文字說明先為“敘事”,摘引文史資料,介紹車輦、織機的歷史知識,提高職業自尊心。如“黃帝服牛乘馬”,“知者創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謂之工。百工之事,皆聖人之作也。“又如說明“今之農所用者即‘役車’,官僚所乘者即俗雲五明車,又云駝車,以其用‘駝,載之,故云駝車,亦奚(仲)車之遺也。”敘事之後都詳述了構件的名稱、用料和功限。

書中所述羅機子是漢唐盛行的絲羅織品(絞紗組織)的織機,宋以後即少見;豎式立機現已失傳,此書為我國紡織機具儲存了珍貴資料。上述內容,1931年曾由中國營造學社以《梓人遺制》為書名排印出版。中華書局影印《永樂大典》,這部分內容收入第172冊。

以後國家又收集到《永樂大典》卷3518的殘卷,其中“門”字條“門制”部,輯錄有《梓人遺制》格子門(槁扇)、素板門、轉道門的五十餘幅圖樣和用料、功限說明。《永樂大典》影印本收入第2。9冊。用木料鏤空構成的格子,與北宋《營造法式》相比,圖樣精美,花樣翻新,反映我國北方民間工藝的成就,並不亞於南方。每種格子都有固定名稱,如方勝、串勝、雙串勝、亞口、水紋、龜背、珊珊枝、柺子、香藥、菱花、艾葉、芙蓉、臺子、球文、滾繡球、滿天星、羨藜、聚四、聚六、鬥八、鬥二十四,子母三十六,及互相疊合的如串勝嵌亞口、艾葉雙龜合子、球文龜背滿天星、聚六龜嵌芙蓉合子等。四扇格子門的功限,少則65功,多至346功,格子門實際是一種木工藝品。

《新集通證古今算學寶鑑》

這是一部優秀的應用數學著作,內容之豐富,科學性之強,勝過錢塘(今杭州)吳敬《九章算比類大全》(刊於1450年)、安徽休寧程大位《直指演算法統宗》(成書於1592年)。惜未刊印,知道的人不多。

從正德八年(1513年)寶朝珍序,知其時王文素已撰成《通證古今算學寶鑑》十冊三十卷。比較宋楊輝及當時江寧夏源澤、金陵杜文高、金臺金來朋的書靈活通變,且有歌訣,便於學習,河北武清有位喜歡數學的杜瑾(字良玉)願捐資助刊,不過以後未能實現。從《自序》知嘉靖元年(1522年)此書定稿,計二百零三條,四十二卷,分訂十二冊(卷首為附圖、目錄,正文四十一卷)。到嘉靖三年(1524年)又增添了用詩詞形式撰寫的算題三百餘問,三冊十二卷。但現存鈔本飮這部分內容。抗戰前數學史學家李儼讀過此書,六十年代錢寶琮主編《中國數學史》作過簡單介紹。

與吳書、程書比較,吳書連卷首計十一卷,程書十七卷,顯見此書內容較多。例題吳書1329問,程書595問,此書1267問,若計入詩詞形式的問題,則逾1560問,程書有的用歌訣表達演算法要義,此書則幾乎各條均編有歌訣,計337訣,訣後並有散文釋解。如卷1“九章名”第1:

方田粟布與衰分,少廣商功何處尋。更有均輸盈不足,方程勾股法玄深。一方田以啣田疇界域,二粟布以御變質變易。三衰分以御貴賤科稅,四少廣以御祝藉方圓。五商功以御功程積實,六均輸以御遠近勞費。七盈胞以御隱雜互-見,八方程以御錯糅正負。九勾股以御高深廣遠。

吳書計算用籌算,程書用珠算。王文素是否不用珠算?值得研究。卷1有“盤中定位數”條,卷5“眾九相乘”解稱:“用子甚多,算盤子少,果則不便,既乘已畢,祇動亠子居下,餘仍如故”。可知王文素是用算盤的。稱算盤珠為“子”,與明初《魯班經》同。’

算盤發展後,籌算的乘法、除法口訣成為珠算的口訣,但籌算中除數第一位數碼是一的,一般應用“減法代除”,從而二歸到九歸都有“撞歸”而一歸獨無;明代珠算中才出現一歸口訣,據研究,明代介紹一歸口訣最早的是此書卷三的“歸法”,在“見二無除作九二”之前,增添了“見一無除作九一”;以下是“兩化為斤”的口訣;“一退六二五,二一二五,……。‘,這些說明王文素對珠算研究有素。此書一開始就介紹這類口訣,不過沒有像以後程大位那樣詳述計算步驟而已。

此書對於圓周率,介紹祖沖之的22/7、劉徽的157/50外,據《尚書》關於璇鞏的尺寸“現八尺圓周二丈五尺強”,指出我國古代較“周三徑一”為密的另一圓周率為25/8。在立體圖形的插圖畫法上,率先採用了現代軸測圖法中常用的正等測圖法,使三軸的軸間角兩兩成120。是一項創新。

程書中的縱橫圖(幻方),十幅取自楊輝《續古摘奇演算法》,四幅仿楊圖。此書卷首也有縱橫圖,一幅花十六圖即四四圖與楊圖相仿外,七幅均新創。縱橫圖研究數的組合,現今計算機上得到新的應用。此書有一民間流傳的趣題:24位老人,最長的壽高百歲,依次遞減一歲,最小的77歲。分三處聚會,每處八人,歲數之和相等(708歲),散而復聚,重新組合,每處八人歲數之和仍相等。書中畫出了六次變化的組合圖形,稱為“三同六變“圖,並說“其變化之多不及備載”o變化確是很多的,於此看出王文素治學之勤。

從行文知王文素讀過古算經、宋楊輝、元何平子及明時人的不少演算法出版物。他發現:“其間辭失旨者有之,問答不合者有之”;“又兼版簡模糊,譽寫舛誤“,於是用三十餘年的精力,“歷將諸籍所載題術遂一深探,遠細論研,推其®I當者述之,誤者改之,繁者刪之,缺者補之,斷者續之;復增乘除圖草,定位式樣,開方演段,捷徑成術。編為歌訣,注以俗解,”編撰成此書。

書中糾正前人錯誤和使解答更加準確的例題甚多。如卷七《田畝》:“方田桑生中央,至偶各147步,問(面)積幾何”題,答180畝18步,(畝240方步為糾正《五曹算經》183畝180步之誤;“三角每面14步,問積幾何”題,答84又169分之147步,糾正古法答84歩之誤,並告誡勿用“方五斜七”、“乘六斜七”0又如卷九《商功》x圓螺爐(柱)周4丈4尺,高2丈4尺,問(體)積幾何題,分別用圓周率3和22/7計算作了比較,前者為3872立方尺,後者為3696立方尺。再如“長亭臺上長2丈廣8尺,下長3丈廣1丈8尺,高1丈8尺,問積幾何“題,答6000立方尺合問,指出張伯奇《詳明》答60°立方丈,夏源澤《指明》答600立方尺,金來朋《啟蒙》答6300立方尺均誤。為提高科學性,進行分析批判,可說是此書的一大特色。再是此書沒有像吳書、程書闌入”孕推男女”之類不科學的算題。

程大位詆吳書“章類繁亂,差訛者多。“但圓田求積(即化圓為方)則不改吳法,仍用周三徑一率。並於《方圓論說》譏剌祖率、徽率“還原與原數不合,數多則散漫難收”。程用陰陽家言說:“天地之道陰陽而已,方圓天地也……向使天地之道俱可以限量求之,則化機而不能生萬物矣。”遠與文素《集算詩》之五:“廣聚細流成巨海,久封杯土積高陵,肯加百倍功夫滿,自曉千般法術深”,形成鮮明的對照。

寶朝珍《序》稱:王文素字尚彬,山西汾州人,自幼涉獵書史諸子百家言,尤長演算法,成化年隨父王林至河北饒陽經商。據《集算詩》之三:“身似飄蓬近六旬“,知文素約生於成化元年(1465年)。寶《序》直呼其父之名而不諱,則王林是位小商人。文素能詩文而不獵取功名,說明家庭亦不富裕,在家鄉即學籌算、珠算、一掌金之類準備經商。《自序》稱:“留心算學手卷不釋三十餘年”,編成此書於“訓蒙西城”之館,似乎此書曾用作學算的教材,然因故未能出版,為之感慨萬分。《自序》雲:“欲刻於版,奈乏工資,不獲遂願。倘有賢公仗義捐財,刻木廣傳,而與尚算君子共之,愚泯九泉之下,亦不忘也。不爾,徒為腐塵而已。”

這部明代應用數學的代表作,越來越多地受到人們的重視,將來定會以數學史料排印出版,廣泛流傳。

(作者趙擎寰北京師範大學物理系教授)

科技史上山西人的兩部著作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