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書法藝術的DNA——矛盾的空間(“使轉”在書法藝術中的運用)

由 西江夢晚 發表于 藝術2021-05-12
簡介使轉為縱、橫、鉤、環,實際是橫、豎、鉤、環四個筆畫的外在形態,有人說使轉是運筆的動作方法,從文章的總體看,與點畫對應,應該是名詞,而不是一個動詞,如何寫出使轉才是運用筆法的動作,這個動作就是牽、掣、盤、紆

什麼是書法中的使轉

“使轉”作為書法藝術中的術語,最精闢的論述,要數唐代孫過庭《書譜》中的記錄了。《書譜》講:“真以點畫為形質,使轉為情性;草以點畫為情性,使轉為形質。草乖使轉,不能成字;真虧點畫,猶可記文。”又說:“使,謂縱橫牽掣之類是也;轉,謂鉤鐶(環)盤紆之類是也。”

書法藝術的DNA——矛盾的空間(“使轉”在書法藝術中的運用)

鉤與環

如何去理解《書譜》中所講的使轉及使轉在書法中、特別在草書中的運用。首先要搞清楚點畫、形質、使轉、情性,以及使謂縱橫牽掣,轉謂鉤環盤紆的概念問題。點畫:橫、豎、撇、捺、點、折、趯(ti四聲)是以楷書為主的基本點畫,而實際折和趯(ti四聲)是複合筆畫,不是一個單一的筆畫,折為兩個筆畫的連線點,這個連線點有方圓之分,方為折,圓為轉,趯是橫豎撇捺的帶筆,不能單獨存在,所謂點畫實際只有橫、豎、撇、捺、點;形質的表現是點畫的形態、形狀(方、圓、曲、直、銳)與質感、本質(輕、重、緩、急),形是筆墨痕跡外在的表現,質在於內在的本質;情性是精神氣質的表達,是本性、品質透過情緒、情感的外露,是人之性情、精神、秉性、氣質、品格在書法藝術中的流露及反映,也就是神采;使轉為縱、橫、鉤、環,實際是橫、豎、鉤、環四個筆畫的外在形態,有人說使轉是運筆的動作方法,從文章的總體看,與點畫對應,應該是名詞,而不是一個動詞,如何寫出使轉才是運用筆法的動作,這個動作就是牽、掣、盤、紆。

真書與草書的表現,是一靜一動,一慢一快,點畫與使轉同理。點畫以靜以慢為主,快了就寫不好具體的形態;使轉是以動以快為主,具有流暢之感。所以說,真書以點畫為形質表達靜,要寫出流暢而有情性,就要加入具有使轉之形的用筆動作,以調節真書具有靜中有動;草書就相反了,草書是以使轉為形質,也就是草書的形態以使轉為主,以動態為主,如果一直縱橫牽掣、鉤環盤紆的寫下去,就趨於流滑單調,

書法藝術的DNA——矛盾的空間(“使轉”在書法藝術中的運用)

張旭《古詩四帖》區域性

所以要以真書點畫的靜態來調節約束,達到動中有靜的節奏變化。靜中有動,動中有靜,這樣的辯證關係才符合哲理。

書法藝術的DNA——矛盾的空間(“使轉”在書法藝術中的運用)

王羲之《得示帖》中的“知足下”

真書與草書的不同表現形式,實際是點畫與使轉在其中所佔的比例大小不同而已,形狀的不同,而用筆的方法是相通的,只是一個表外,一個表內,是點畫的規矩與不規矩的問題,規矩了就是真書的靜態,不規矩就是草書的動態。

從微觀(狹義)的角度講:有人說,古人一點一畫皆使鋒轉筆以成之,非至起止掣曳之處乃用使轉寫字,只要一下筆觸紙,就存在著使轉,使轉包含於每個點畫之中,時刻存在著,或者說使用轉動的筆法去寫點畫。如:真書一橫的寫法,起筆藏頭逆鋒先向左行筆,透過指、腕轉動筆鋒,再向右行筆,行至收筆護尾時,由右行筆再透過轉筆動作向左收筆的運筆的整個過程,可謂是一個使轉。

書法藝術的DNA——矛盾的空間(“使轉”在書法藝術中的運用)

橫的使轉

點也可作如此運筆,圓形點用轉,方形點用使。

我們知道,《書譜》中所講的使轉是作宏觀(廣義)來解釋的,否則就沒必要那麼囉嗦一大堆的論述了。所以,還是看問題角度的不同,要從宏觀(廣義)的視角去理解《書譜》中的使轉問題。

使,謂縱橫牽掣;轉,謂鉤環盤紆。

使轉就是兩種筆畫:直線和曲線。縱為豎畫、橫為橫畫為直線,鉤為半圓、環為圈的曲線,兩種筆畫在草書中如何表現,則是透過牽、掣、盤、紆的運動方式,運用寫直線和曲線的運筆方法來完成。

那麼,牽、掣、盤、紆又是如何進行運筆的呢?牽掣是推拉牽引運筆上下左右來回運動寫出橫豎或橫豎連續運動的筆畫的運筆方式;

書法藝術的DNA——矛盾的空間(“使轉”在書法藝術中的運用)

橫與豎的連寫

盤紆是運筆順或逆時針運動旋轉打圈似的寫出有閉合的環或多個閉合環的連續及半圓式的鉤或來回滾動迂迴寫出波浪式的紆的運筆方式(就是打圈縈繞、連續的轉,孤線與弧線的連續,可順時針和逆時針)。

書法藝術的DNA——矛盾的空間(“使轉”在書法藝術中的運用)

環——圈的連寫

你看孫過庭《書譜》中的“家”字,就是不斷地順時針轉,

書法藝術的DNA——矛盾的空間(“使轉”在書法藝術中的運用)

孫過庭《書譜》中的“家”字

而張旭《古詩四帖》中的“老”字,是不斷地逆時針轉的。

書法藝術的DNA——矛盾的空間(“使轉”在書法藝術中的運用)

張旭《古詩四帖》中的“老”字

實際就是筆畫的運動趨勢的問題,也叫筆勢。

書法藝術的DNA——矛盾的空間(“使轉”在書法藝術中的運用)

紆——弧線的連寫

這種筆勢在唐代書法理論家張懷瓘的《玉堂禁經》中都有記錄。如:使:縱橫牽掣(豎畫與橫畫的牽連),有豎筆勢和奮筆勢。

書法藝術的DNA——矛盾的空間(“使轉”在書法藝術中的運用)

橫豎連寫……奮筆勢和豎筆勢

書法家黃簡老師對《玉堂禁經》研究的很深,也對此解釋的非常準確到位。所以說,孫過庭《書譜》對使轉的論述很清楚,只是我們現今理解有所偏差。說白了,就是古文與今文的不同而隔閡了,導致我們對古代書法理論的解讀不清,增加了我們學習書法藝術的難度。所以,學習書法還得多讀一些古人的書法理論,幫助我們對書法藝術的理解,指導實踐。

書法藝術的DNA——矛盾的空間(“使轉”在書法藝術中的運用)

孫過庭《書譜》區域性

有誤之處,請多提寶貴建議!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