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歷史長河中,茶與瓷如何交匯影響中國人日常審美趣味

由 ZAKER 發表于 藝術2021-08-21
簡介眼下,《茶之基本》《古瓷之光》《中國妝容之美》等一批“小而美”人文新著在滬面世,由浦睿文化推出,力求成為讀者開啟通往傳統文化之美大門的鑰匙

美術審美應當怎麼展開

歷史長河中,茶與瓷如何交匯影響中國人日常審美趣味

茶從喝到品,始於陸羽《茶經》,這是世界現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紹茶的第一部專著,被譽為“茶葉百科全書”;古瓷工藝之精巧、結構之複雜,常常讓我們驚歎中國古人雙手所能創造的奇蹟……

在歷史長河中,茶與瓷,是如何地交匯融合,影響著中國人的日常生活、審美趣味,又是如何走出中國走向世界,塑造全球經濟的格局?眼下,《茶之基本》《古瓷之光》《中國妝容之美》等一批“小而美”人文新著在滬面世,由浦睿文化推出,力求成為讀者開啟通往傳統文化之美大門的鑰匙。

歷史長河中,茶與瓷如何交匯影響中國人日常審美趣味

在《茶經》中,陸羽詳述茶的歷史、功效、栽培、採製等,也花大量篇幅描述各種茶具的用途、材質、規格、大小,更重要的是,把他的茶道思想完全融入茶具設計之中。他規制茶的器具,以飲茶來倡導君子之風,賦予茶教化的意義,使其升格為高雅藝術。“茶器具的製作離不開陶瓷。茶與瓷,都是中華文明的精髓,也是中國對世界物質文明的重大貢獻,二者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絡。”茶文化學者周重林與陶瓷文化研究者塗睿明如是解讀。

《茶之基本》詳細參考古今中外版本40餘種,勘校精良,帶來原汁原味而又通俗易懂的《茶經》讀本。書中談到,《茶經》甫一面市,就獲得了極大關注。陸羽還在世的時候,就被尊為“茶神”,被賣茶人供奉,與他的偶像、廚神伊尹一道調劑著華夏飲食的神經。陸羽對茶的第二大改造在於工具——因藝術依賴於工具,工具又會在不同人手中發揮出截然不同的效果,這些工具就是後世總結的“陸氏二十四器”。

歷史長河中,茶與瓷如何交匯影響中國人日常審美趣味

從鄒、齊、滄、棣等州,直到京城,城鎮裡大都開設店鋪煮茶賣,不管是僧道,還是世俗之人,都付錢取茶喝。茶葉從江淮一帶運來,運茶的車船接連不斷,存放處的茶葉堆積得像小山,品種數量很多。在陸羽所處的時代,陸羽首先做的事情是為“茶”正名,從“葭”“檟”“茗”“荼”“荈”等稱謂中尋找“茶”的家族淵源,飲茶史也就徐徐展開。

比如,檟,《爾雅》解釋說是“苦荼”,郭璞在為《爾雅》中的“檟”作注時,加了一句:“早取為茶,晚取為茗,或一曰荈,蜀人名之苦荼。”小字一行,讓茶的身份因時令而明確起來,“茗”是荼的芽,而“荈”是荼的老葉。陸羽對這些字做了詳細的區別,“其味甘,檟也;不甘而苦,荈也;啜苦咽甘,茶也”。

歷史長河中,茶與瓷如何交匯影響中國人日常審美趣味

陸羽之後的“茶”,確實變成了一門藝術,成為與“琴棋書畫”相匹配的雅文化。不過,即便遠在一千多年前,“雅文化”也面臨過“藝術無用”的靈魂拷問。周重林在書中援引《歷代名畫記》的作者張彥遠(815-907)為例,家人也曾抱怨張彥遠為了收藏書畫,弄得破衣粗食,做這些無益的事,到底圖個啥?張彥遠答 :“若復不為無益之事,則安能悅有涯之生?”

當代美術史家範景中認為,這16個字資訊量很大——“似乎是整個文明史上第一次對藝術表達了一種超物質目的的觀念,暗示出一種倫理的哲學:藝術是一切人類成就的典範,因此可以修正道德價值的尺度;簡言之,藝術由於可以淨化身心,因此能夠成為對抗野蠻、對抗低俗的解毒劑。”

歷史長河中,茶與瓷如何交匯影響中國人日常審美趣味

如果說《茶之基本》是《茶經》的當代啟示錄,那麼《古瓷之光》以朝代為序,甄選了中國陶瓷藝術史上77件陶瓷,呈現中國陶瓷驚人而無窮的魅力。“我將試圖闡明這些美是如何產生的,要如何欣賞,又是如何與古人的生活發生聯絡的。”塗睿明發現,有些文章對瓷文化存在誤讀,比如認為宋瓷就是極簡,認為乾隆官窯瓷就是繁複,但事實上陶瓷之美包含著造型之美、繪畫(裝飾)之美、材質之美以及工藝之美,更包含著生活之美。每一件瓷器的誕生,無一例外都是滿足於生活的需要。

在他眼中,談到宋瓷,浮現的是汝窯水仙盆,官窯的弦紋瓶,建窯的兔毫盞;說到明代瓷器,想到翠青釉三耳蓋罐,甜白釉梅瓶,填紅三魚高足碗,青花海水龍紋抱月瓶。“每一件都具體、真切、無與倫比,它們串起如項鍊。如果我們不能深切地感受一件陶瓷的美,理解它如何美、為何美,甚至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怎樣的美,再多的陶瓷‘專業’知識,又有何益?”

畢竟陶瓷之美是無比豐富而複雜的——它如同雕塑佔據空間;它是繪畫;它在裝飾藝術領域的成就,令19世紀西方最重要的建築設計師之一歐文·瓊斯無比痴迷,他竟將其所見一筆筆畫下來;它如玉的質地在千年前令宋代皇帝愛不釋手,不惜將年號賜予燒造它們的小鎮,那個年號叫“景德”……《古瓷之光》記錄下陶藝與中華文明碰撞的精彩瞬間,闡述了歷代陶瓷藝術的美學變遷,也真實反映各個時代社會生活和文化交流,體現了中華民族燦爛歷史。

歷史長河中,茶與瓷如何交匯影響中國人日常審美趣味

此外,《中國妝容之美》以古畫、雕塑、壁畫為入口,以詩文典籍為輔助,以29組古妝真實復原照,展示中國古代妝容細節,探討歷代女性地位與東方審美。中國女性為誰化妝,如何化妝?作者從商周起筆,歷數素妝風行的周代、彩妝肇始的秦代、審美成形的兩漢、自在靈動的南北朝、奢侈華麗的唐、迴歸素樸的宋、民族風情的遼元、端莊清麗的明、花樣繁多的清,串聯中國古代文明細節和美的歷史。

作者:許暘

圖片來源:出版方

編輯:郭超豪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