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4個關鍵詞總結,如何把使用者體驗做到極致?

由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發表于 藝術2022-09-03
簡介一、為什麼總在談使用者體驗滴滴是個雙邊平臺,優質的乘客是對司機的服務,優質的司機是對乘客的服務

極致體驗是什麼意思

使用者體驗是什麼?它不在是網際網路的專有名詞,它是我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本文主要談談為什麼總在談使用者體驗,以及如何將使用者體驗做到極致。

4個關鍵詞總結,如何把使用者體驗做到極致?

上週五約了朋友吃晚飯,提前約的順風車。由於堵車,司機到了辦公區的北門。經過溝通,我從定位地點過去找他。

四扇車窗都是開的,他坐在副駕駛,煙剛抽了三分之二,後視鏡旁還有未散盡的煙霧。他回頭看見了我,我朝他微笑示意。確認了眼神,我是他的乘客,他馬上把煙滅了。左手在空中揮了揮,右手扭轉了空調按鈕,抬起頭在空中胡亂吹了幾口氣。

隔著車窗看見副駕駛有件外套,說了句“久等了”,我便從右後側上了車。剛落座,他就急忙表現出歉意:不好意思,不知道你走過來這麼快,車裡還有煙味嗎?你會聞著不舒服嗎?一邊說,一邊把空調的風調小了些。

這個體驗讓我非常舒服,但最加分的不是司機,而是滴滴。要解釋這個就涉及我想聊的第一部分,為什麼我們總是談論使用者體驗。

一、為什麼總在談使用者體驗

滴滴是個雙邊平臺,優質的乘客是對司機的服務,優質的司機是對乘客的服務。而惡劣的司機或乘客,只會引來使用者對平臺的抱怨。

假設一個乘客遭遇了不好的體驗,他的心裡路程有可能是這樣的:滴滴的司機怎麼這麼傻B?滴滴給我派的司機都是什麼素質?滴滴怎麼什麼司機都要?繼而,他可能會跟朋友抱怨:今天滴滴給我派了一個很傻B的司機,@%#…&。

於是,這成了對滴滴的一個差評。

如果滴滴保證了司機和乘客的質量,是不是就保證了沒有差評?

不,這只是使用者體驗中極小的一環。對滴滴而言:從App使用流暢度、叫車的等待時長、派單司機的距離、司機的服務態度、行駛的舒適度、路程的通暢程度(系統規劃)、同行乘客的素質(拼車)、需要支付的費用、是否享受優惠、運營活動、公關行為……每一步,都關係著使用者體驗,都會是平臺的加分項也會是扣分項。

你可以明顯感覺到:

單就這個平臺來說,已經不是叫個車那麼簡單的使用行為了,它已經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了。

二、使用者體驗就是生活

對,使用者體驗就是生活。它不再是網際網路產品的專有名詞,它是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

手機、電腦、鍵盤、耳機、鬧鐘、空調、地鐵、鞋子、帽子、雨傘、眼鏡……都是產品;你對10086的吐槽,你對員工制度的不滿,你對前男友的唾罵……都是體驗。

每一天,每一刻,我們都在使用和體驗產品,它不再是停留在手機上的App,它走進了生活,成為我們生活中一個又一個的移動App

比如:我們要蓋一棟房子,這個房子就是一個App,地基是底層架構、樓梯構造是功能框架、裝修是UI風格。但是,這些只能算是基本的功能需求。裝修風格(介面設計)不論多溫馨,都是外在的溫馨,觸達不到你心裡,它的核心應該在如何經營。

網易雲音樂,論產品的外在風格,體現不出它多有溫度、多有情懷,也不一定是同類產品最出色的。但是,它有使用者評論,它很好的經營了使用者評論,透過一列車廂將5000條使用者的“心聲”傳播出去,它透過營造氛圍,成功的貼上了“情懷”的標籤。

三、如何把使用者體驗做到極致

極致的使用者體驗是每一家公司、每一款產品、每一個產品經理和設計師都追求的,如何把使用者體驗做到極致?

我總結了四個關鍵詞:自然、貼近、信任、格局。

1. 自然

什麼是自然?

解鎖螢幕/接聽電話從左往右滑是自然。不需要文字和語言的解釋,使用者不需要思考就知道如何去行動是自然。

我們在設計產品功能和互動的時候,鼓勵每個介面儘可能有且僅有一個突出的按鈕,讓使用者不用思考就會點選進入下一個環節,不製造多餘的干擾項,讓使用者更快更流暢的完成整個流程動作。這個過程,是自然。

自然的體驗是將一切行為都回歸到人的本性

。比如:iphone早期的滑動開鎖,小孩幾乎是上手就會的,因為觸控是人的天性。

2. 貼近

7-11有很多商品是直接從供貨商拿貨的,並沒有標明使用方法。針對這種型別的商品,管理者要求員工自己試用、試吃,找出最優的使用方法,再提供給使用者。

比如:一款沒有沖泡方法的泡麵,員工們挨個泡,找到最佳口味的水量、時長和水溫,然後貼個標籤在泡麵的包裝上,售賣給顧客。再比如:新品糖果,員工先要觀察糖果幾天會化開,再提示給顧客食用的最佳時間。

這是一個貼近使用者的典型例子:

產品的提供者是自己的第一批使用者,透過摸索、嘗試,找到最佳及最舒服的使用方式,再傳遞給使用者

還有一種是以走進使用者生活的方式貼近使用者,比如:傳音根據非洲當地的生活特徵來製造和最佳化產品。(傳音的案例——什麼是好產品?)

3. 信任

我在網上看到一句話:

一切由受眾的智商和素質決定

這句話不是用來形容使用者體驗的,但恰好適用我想要講的一個觀點:

一個好的使用者體驗,不是單方的給予,而是雙方的信任

假如:一個賣鞋的品牌定了這些規則:

客戶買1雙鞋,可以發三雙鞋,客戶選擇一雙,其他免費退回,雙向郵寄都是免費的;

客戶收到商品不滿意,365天內退換貨都可以,平臺承擔運費;

客戶購買的商品斷貨,客服去其他平臺查詢和對比,給一個最優的購買渠道給顧客;

把客服電話放在網站最顯眼的位置,且一週7天,一天24小時都有客服提供服務;

客戶只需要在購買之後的90天內付款。

單就人力成本和物流成本,你一定會覺得這家公司瘋了嗎?

就是這家“瘋了”的公司,2012年被亞馬遜以12億美元收購,一舉重新整理電子商務企業收購史上最高收購額的紀錄。

365天包退換使平臺的退貨率高達25%,加上近乎變態的客戶服務,成本是每年近1億美元。看起來這筆支出非常龐大,但它的回報是驚人的:

每份訂單的平均金額90美元,毛利率高達35%,回頭客佔了75%,回頭客的交易額是新客戶的15倍,維護成本卻只有新客戶的1/6

這家公司被稱作“極致使用者體驗”的代表,被寫進了哈佛商學院的教案,它就是美捷步。

一定會有人疑惑:不會有人買了鞋,穿膩了寄回來,把平臺當免費的儲鞋櫃嗎?

這就是信任的問題,

給予使用者充分的空間和足夠的信任,使用者感受到你的信任,不會回以惡意

比如:美捷步,平臺相信使用者的消費是為了選到最適合自己的鞋子,而不是搗亂。基於此,給使用者足夠的時間讓他找到最合適的鞋子,這是服務最主要的目的,也因此不會為了小部分的惡意消費去降低大部分使用者的消費體驗。

4. 格局

傳音進入非洲市場沒兩年,中國的山寨機紛紛湧入非洲市場(2010年),質量可想而知。也就在這一年傳音在非洲奈及利亞成立了手機服務中心,這是第一個在非洲本地建設售後服務網路的外國手機企業。傳音不僅維修自家品牌的手機,其他品牌的手機也一併維修。

7-11也是如此,有些顧客來的比較晚,沒有盒飯,店員則會溫馨提示,隔壁某某便利店也能買到盒飯,哪種盒飯好吃?什麼價位?有多遠?怎麼走?等等。

美捷步的電話客服,不要求固用的話術,只要能讓客戶滿意聊什麼都可以,內容、模式沒有限制,也不要求推銷自己的商品等,哪怕使用者要你聽她控訴自己的男朋友。

上面只是隨便舉了三個例子,可以看到:

格局層面已經不是在做一款產品了,而是海納百川的服務。

我的產品為你服務,我的產品提供不了的服務也會告訴你哪裡可以提供,別的產品解決不了的問題我也願意幫你解決。

使用者到你這裡來消費,沒有完成消費,心裡自然是有些失落或是不滿的。你提供其他的方案給他,是在幫他解決問題,對使用者而言,你就更像是一個朋友,而不是商人。

朋友S在某寶看上了宣傳圖上的單品,客服告知是其他店的,但拒絕提供購買方式,原因是“不方便提供”。(朋友原本是該店的忠實消費者、客服就是老闆和老闆娘)

上面這個例子是對應前面三個例子的,講的是同一種現象。從這個層面來講格局,我覺得是最合適的。

當然,極致的使用者體驗也要產品有價值。

以上。

本文由 @燒包鹿 原創釋出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於 CC0 協議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