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石峁遺址發現紝木,專家為何說它重要,因為它是斷代的最合適文物

由 歷史店 發表于 農業2022-05-16
簡介在我國石峁遺址之中,考古專家們發現了一種特殊的橫木,它被證明是國內建築歷史最早的紝木,同時也還存在一個非常重要的用途

模內鋼釺是什麼

在我國石峁遺址之中,考古專家們發現了一種特殊的橫木,它被證明是國內建築歷史最早的紝木,同時也還存在一個非常重要的用途。這個用途究竟是什麼?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石峁遺址發現紝木,專家為何說它重要,因為它是斷代的最合適文物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絡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在我國漢代時期,曾一度將文化推向鼎盛的高潮。漢朝沿承了商周之遺風,下接魏晉之風華,其璀璨耀眼之程度,堪稱矚目。值得一提的是,漢代文化的底蘊,不僅僅體現在所謂的“四書五經”,其建築風格與手法,也同樣成為了後人爭相學習效仿的模板。

漢代時期的建築,多以牆壁支撐為主,而牆壁本身的製作方式,也依賴板築土夯,並於牆壁外側塗抹一層硃紅色的細泥沙。當時最著名的文學家張衡,就曾在自己的《西京賦》中提到“土被朱紫”一詞,足見當時漢代牆壁的恢宏規模。

石峁遺址發現紝木,專家為何說它重要,因為它是斷代的最合適文物

漢代牆壁的築造方式花樣百出,但“萬變不離其宗”,其內部最樸素的原理,仍然是以磚石及土坯為主,兼以紝木作為輔助性架構。漢代長安城遺址中,考古專家們就曾發現一堵特殊的牆壁,而在牆壁之中,就殘存著許多紝木的殘骸。

此時可能不少讀者都會感到好奇,什麼才是紝木呢?原來,紝木就是牆壁中水平放置的一種木材,其作用就是對牆體本身進行加固。可以毫不誇張的說,一段被鋪設了紝木的牆壁立在當場,一個成年人利用鋼釺,也很難將其破壞。

石峁遺址發現紝木,專家為何說它重要,因為它是斷代的最合適文物

1976年左右,西北大學考古系教授前往山西考察時,偶然在當地聽說一些關於神木石峁的資訊,於是專門從北京地區調派人手,最終透過不懈的努力,發現了石峁遺址。據科學研究表明,石峁遺址是我國目前已經發現的龍山晚期到夏朝早期規模最大的遺址,位於陝西省的腹地,屬於新石器時代的遺存遺址,距今約有4000年左右的歷史,面積逾425萬平方米。

在考古專家們發現石峁遺址之後,立即對其展開了一些列的調查活動,並且得到了較多珍貴的資料,為我國考古文化寶庫提供了大量可以參考的資訊。

值得一提的是,考古專家們在清理石峁遺址的過程中,意外

找到了一段殘損程度極大的城牆,並且運用科學儀器對其進行了化學分析,從牆體內提取出大量有價值的物品,包括枯草、骨骼、白灰、木炭等等,說明當時的人們已經具備了製造土牆的先進技術。

石峁遺址發現紝木,專家為何說它重要,因為它是斷代的最合適文物

此時可能會有讀者因此而感到好奇,古人究竟是如何掌握該種築牆技術的?其實問題的答案也很簡單,就是古人的生活環境相當惡劣,甚至在夜晚的時候,還會遭到野獸或者敵人的襲擊,故此,一堵堅固的牆壁,會成為部落人群的重要屏障。

更有趣的是,在牆體之內,還橫亙著許多紝木,紝木的木材一般都是樹根向內,而樹冠向外,擺放的整齊程度十分驚人,並且粗細大小規格類似,確定為人工嚴格篩選後的產物。考古專家認為,此次在石峁遺址內發現的紝木,其本身的作用也十分明顯,就是充當“鋼筋”的作用,為牆壁本身提供可靠的支撐骨架。

石峁遺址發現紝木,專家為何說它重要,因為它是斷代的最合適文物

眾所周知,木材終究只是木材,完全比不上鋼鐵的耐腐蝕性質,故此,一旦樹木脫離根系,其木材的儲存年限便會大大縮短,短則數年,多則二十年,木材便會因為風雨的侵蝕而腐爛變質。由此我們可以

出一個相對確切的結論,就是古人在砍伐木材之後,一般都會盡快將其使用完成,而不是進行漫長的等待。也正是因為如此,考古學家們也能根據紝木本身的年代屬性,大致定位石峁遺址內牆壁的建造年代。

果不其然,在考古專家們利用碳14技術對紝木進行檢查是發現,紝木的砍伐年代大約是在公元前2200年-公元前1900年。換句話說,石峁遺址內的建築,也大約都是在此時被興建完成的。由此我們也能發現,紝木的出現,對確定石峁遺址的年代屬性,提供了非常可靠的依據。

石峁遺址發現紝木,專家為何說它重要,因為它是斷代的最合適文物

談到這裡我們不得不感嘆,考古專家們的智慧是無窮的,人類的文明也是璀璨浩瀚的。一段小小的紝木,可以穿越幾千年的時光,為現代人帶來最古老的記憶,也能詮釋一個時代人們的偉大建築傑作,其本身的歷史價值,不容我們小覷,更值得所有人去研究與深思。更重要的是,我們從中能找尋到一個道理,就是對於考古學家而言,任何文物的價值也都不僅僅是其商業價值,而是對歷史的貢獻,對人類的貢獻,和對社會的貢獻。

參考資料:《考古紀實》 張金龍著 吉林出版社出版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常山趙子蟲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