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生態雲南|從五年前的兩隻到現在的二三十隻——白鷳在通海秀山公園安家了

由 九派新聞 發表于 農業2022-02-18
簡介”人與動物和諧共生盧貴謙是通海縣的一位攝影愛好者,自2020年開始,他在秀山公園內拍攝白鷳數十次,因每次拍攝需2小時以上的等待和觀察,盧貴謙已然成了白鷳的“好朋友”

白鷳能活多少年

“潔白的羽毛,輕盈的體態,出來覓食、遊玩的時候,總是邁著高傲的‘模特步’,給人一種在‘家裡’閒庭信步的感覺。”這是雲南省玉溪市通海縣秀山歷史文化公園(以下簡稱“秀山公園”)管理處主任楊國智對安家於秀山公園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鷳的描述。

近年來,通海縣不斷加大秀山公園生態環境的保護力度,持續修復生態體系。如今,良好的生態環境和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為各類珍稀動物的繁衍生息創造了有利條件,引得各類動物到此常駐棲息。

生態雲南|從五年前的兩隻到現在的二三十隻——白鷳在通海秀山公園安家了

白鷳見到人一點兒不驚慌。盧貴謙 攝

現有二三十隻

白鷳是近年來出現在秀山公園次數最多、數量也最多的珍稀野生動物,常上秀山的通海人因為時常看見它們的身影,給它們取了“大白鳥”這個通俗易懂的名字。

記者查閱資料獲悉,白鷳別稱銀雞、銀雉、越鳥、越禽、白雉等,為雉科鷳屬大型雞類。滇南哈尼族把白鷳視為太陽和光明的使者,把它當成神鳥崇拜。雌性白鷳羽毛多為棕、白、黑相間,雄性白鷳羽毛則為黑、白兩色相間,腿呈亮紅色,尾部羽毛長而豐滿,羽翼展開時,似孔雀開屏,嫵媚動人。

“白鷳經常出沒於秀山公園內登瀛橋往西至鳳儀亭片區和張盾烈士墓往東至白龍寺片區。我記得第一次在秀山公園看見白鷳大約是5年前,那時候只有兩隻,現在有二三十隻了,它們一群一群地在不同時段不同地點出沒,每天會出來五六次,其餘時間隱匿在樹林深處。”楊國智介紹。

近年來,秀山公園管理處從森林保護和動物保護兩方面著力,為白鷳等珍稀野生動物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在森林保護方面,積極做好森林防火及森林病蟲害防治,同時加強林窗補種,提高森林覆蓋率,目前秀山公園的森林覆蓋率達到了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楊國智說:“自然倒塌或是因病蟲害死亡,我們積極補種,提高成活率。秀山公園的後山只有雲南松一種樹,是樹種比較單一的針葉林區,近幾年我們加種了一些闊葉類樹種,把那片區域打造成針闊混交林,為野生珍稀動物提供了更好的生存條件。”

在動物保護方面,秀山公園管理處積極加大巡護力度,加強對工作人員的培訓,形成野生珍稀動物的保護合力。此外,秀山公園管理處還在公園的登瀛橋為白鷳等野生動物建造了一個飲水池,希望留住白鷳。楊國智介紹:“這個位置原本就有山泉水出來,我們在下方建了一個小儲水池,這些動物經常過來喝水。”

人與動物和諧共生

盧貴謙是通海縣的一位攝影愛好者,自2020年開始,他在秀山公園內拍攝白鷳數十次,因每次拍攝需2小時以上的等待和觀察,盧貴謙已然成了白鷳的“好朋友”。“白鷳每天出沒五六次,喜食蚯蚓、土蠶等蟲類和栓皮櫟種子;每次出來都特別機警,經常在早上八點多、十點多及下午四五點等遊人較少的時間出沒;出來的時候會派出‘探路者’,‘探路者’通常是雄鳥,它出來觀察一下,沒有危險便發出訊號,然後雌鳥和其他‘小夥伴’才會出來……”講起白鷳的習性,盧貴謙侃侃而談。

盧貴謙告訴記者,去年他第一次拍攝到白鷳的時候,感覺太美了。作為一名攝影愛好者,在家門口的景區可以拍攝到白鷳這樣的珍稀野生動物,盧貴謙表示非常榮幸。“每次看到白鷳,自然而然就讓人心無雜念,有時候我在拍攝,遊客經過,我只要打個手勢,他們便會等待片刻或是繞道而行,這是環境對人的影響,也是人與動物和諧共生的寫照。”盧貴謙說道。

據楊國智介紹,除了白鷳,秀山公園還有太陽鳥、小飛鼠、白腹錦雞、野兔等野生動物出沒,這是秀山公園生態環境持續向好的展現。一直以來,秀山公園都以濃厚的文化底蘊而聞名,珍稀野生動物的棲息常駐,對秀山公園乃至通海縣的旅遊業而言,有著重要意義。

【來源:玉溪日報】

宣告: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絡,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wccm。sinanet。com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