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記憶中的家鄉農具與故事

由 太行驛馬 發表于 農業2021-12-14
簡介”加工農具之石磙及其配套用具“石磙”(又稱“碾磙子”),是一種脫粒農具,是20世紀80年代以前,農村鄉下打麥場上經常見到的一種工具

什麼是嚼子圖片

記憶中的家鄉農具與故事

自古以來,土地是農民的賴以生存發展的基礎資源,而

農具則是農民用來改造自然、從事農業生產的重要途徑和手段,是勞動人民勤勞、智慧的結晶,它不僅是生產力的重要因素,也是一種文化載體和歷史文化現象。

人們在長期的改造自然和生產過程中,不僅創造出來了適應不同自然條件的各種農具,而且因地理環境的差異,還使我國不同地區的農具呈現出了多種類、多樣性,即是同類農具,南方與北方也存在著差異,且樣式也不同。在河南省淇縣橋盟村的農具,可以說代表了中原傳統農具的一個側面,從中可窺一斑。

耕地農具之鐵犁及其配套工具

“鉄犁”是農民耕地、深翻土地的主要工具,分曲轅犁和直轅犁。古代以及近代的南方主要是曲轅犁,北方主要是直轅犁,在家鄉淇縣橋盟村一帶見到的就屬於直轅犁。

它主要是靠牛牽引用來耕地,由成年的有經驗的“把式”(又稱“大把兒”)操作,適合於生產隊集體的大面積農田深翻耕作。與其配套的工具有犁耙,用來平地碎土、平整土地;以及專門運載鐵犁、犁耙農具的拖車(木製無輪)等(見圖)。

記憶中的家鄉農具與故事

記得耕地時,尤其到了地頭在轉彎過程中,“把式”就會揚鞭對著牲畜吆喝幾聲:“哨哨,喔喔,吁吁……”猶如勞動的號子,在茫茫的原野上空迴盪,而且傳的很遠很遠,讓人回味無窮。

播種農具之木耬及其配套工具

“耬”是播種的主要農具,多為三條腿耬,主要用於播種(家鄉俗稱“耩jiang地”)麥子、穀子、芝麻、豆類等顆粒狀種子。

播種時,一般是一人牽著牛或馬、驢騾子拉耬前行,一人在後兩手託著耬柄進行晃動操作,使耬邊開溝邊播種,一次就可播種三行(壟),效率較高。播種時,既不能開溝過深,也不能太淺;播下的種子,既不能過多,也不能太少,都須恰到好處,因此,播種時也多是靠有經驗的老“把式”操作。與其配套的工具主要是相對於三腿耬的由三個石環組成的“石墩”,將耬開的溝和播下土的種子壓平壓實,保證播下的種子覆蓋到土裡(見圖)。

記憶中的家鄉農具與故事

印象中的“把式”,在每次播種時,雙手端著耬柄,邊兩腿交替前行、邊搖擺著腰左右晃動,猶如在扭秧歌、跳歡慶的舞蹈,期盼來年的豐收,此景此情,為荒涼的大地繪製了一副美麗的圖畫。

收割農具之鐮刀及其配套工具

“鐮刀”為農民收割莊稼和割草的農具。其形狀,南方一般為月牙形,北方是“7”字形,家鄉的鐮刀就屬於“7”字形的,主要用來收割麥子、穀子、豆子等農作物。與其類似的還有叫“錛”的工具,主要收割莖稈粗壯的如玉米、高粱等農作物。

在收割農具中,還有一種叫“扇鐮”的工具,一般不常見,只有在搶收麥子時才使用。扇鐮猶如一把扇子形狀的大簸箕,簸箕的平口鑲嵌著幾十公分長的大刀片,簸箕底面是竹片編織的網眼。在收割麥子時,都是由強壯勞力使用,左手握著用繩子連線著的扇面提手,右手握著扇柄,朝著麥子的根部從右向左一鐮接一鐮掄割,麥子就被成片成片地收割下來了。其收割效率往往是普通鐮刀收割的三至五倍(見圖)。與扇鐮配套使用的還有一個帶輪子的、半球形狀的、用網兜底的、直徑約兩米多的圓筐大簍,由專人推著或拉著緊隨掄扇鐮收割的勞力,專門用來盛裝收割下來的一扇一扇麥子,待滿後直接裝馬車或排子車運回生產隊的麥場上。

記憶中的家鄉農具與故事

當年,那個收割場面很壯觀,其掄鐮的架勢,一招一式,有點像練功或武術表演,又是弓步、又是馬步,手起刀落,橫掃一片,橫空為豐收的麥田增添了一道風景,至今記憶猶新。

運輸農具之平車及其配套工具

“平車”是家鄉稱呼,也就是排子車(還有的稱為“架子車”),是農民春耕、夏收、秋種、拉糞土、運莊稼、送公糧等,以及日常生活中主要運載工具。

在上世紀60、70年代,平車一般為家庭所有,屬於人力性質的運輸工具。在生產小隊,一般還有集體所有的兩輪大型的運輸工具,簡稱“馬車”(見圖),主要靠牲畜馬或騾子牽引。與其配套的農具,主要有裝車用鐵鍬、撅頭,捆綁用的繩索(麻繩)等工具。

記憶中的家鄉農具與故事

我姥爺家的南屋煥成舅舅,就是生產隊的一位能手,不僅會犁地、會飼養牲口,還是位會趕馬車的好“把式”。每當我想起舅舅趕馬車的情景,腦子裡就會不由地浮現出,上世紀70年代電影《青松嶺》中的萬山大叔形象,耳邊也彷彿響起了那首插曲:“長鞭哎那個一呀甩吔,叭叭地響哎,趕起那個大車出了莊哎哎咳喲;劈開那個重重霧哇,闖過那個道道梁哎,要問大車哪裡去吔,沿著社會主義大道奔前方哎……”

加工農具之石磙及其配套用具

“石磙”(又稱“碾磙子”),是一種脫粒農具,是20世紀80年代以前,農村鄉下打麥場上經常見到的一種工具。一般是由大青石做成的,呈圓柱體,兩頭有磙眼,用特製的木架子套上,由騾子或馬牽引。主要用於小麥、穀子等農作物加工脫粒(也有用於壓路的)。與其配套的工具主要有木掀、三個彎齒的木杈等(見圖),用來翻曬麥場糧食、揚麥子粒皮或塵土。

除此之外,還有外延的兩大類加工用具,即糧食加工和棉花加工用具:糧食加工用具,就是在每個村落都能見到杵臼、石磨、碾盤,以及配套的簸箕、簸籮等(見圖);棉花方面的有紡線車、織布機等加工用具。可以說,這些生活用具,也是農具的延伸、細化,與農民生活息息相關,家喻戶曉,已經都一件件的留在了記憶中。

記憶中的家鄉農具與故事

最記憶的是每年夏收後的打麥場,“把式”站在攤開的麥子中間,把牽引牲口的一條很長的繩子,一頭系在自己腰間作半徑,搖著鞭子、趕著牲口、拉著石磙一圈一圈地運轉,猶如舞臺上的馬術表演;以及脫粒後的揚場情景,將一掀一掀的麥粒迎風拋向天空,好似天女散花,一派熱火朝天、歡慶豐收的喜悅。

特殊農具之牛馬及其配套用具

除上述實物農具之外,還有一種特殊農具,那就是“牛馬”等牲畜,是農民的寶貝和得力助手。上述農具,如犁、耬、馬車,以及石磙、石磨、石碾等,都離不開牛馬的牽引。與牛馬牲畜之類的配套工具,也是一大類,如牛耕地用的牛軛(也叫“牛梭”)、馬拉車用的脖護套、夾板兒,以及籠頭、牛罩、嚼子、韁繩等(見圖)。

之所以稱牛馬牲畜為特殊農具,因它是有生命的活體,一是需要專門飼養;二是需要特殊駕馭。負責飼養牲畜的飼養員,以及駕馭牛馬的“把式”,都是生產隊的兩個重要技術崗位。牛馬吃的好不好、肥不肥,以及牛馬晚上睡得好不好,第二天有沒有精神勁等,全靠飼養員盡心飼養。而牛馬聽不聽話、幹活效率高不高、出不出活等,則全靠駕馭牛馬“把式”的經驗技術。所以,這兩個崗位一般都是生產小隊村民信得過的、有豐富經驗的年長者擔責,在生產隊稱為“十分勞力”,即生產隊的一種記工等級報酬制度,一般年輕人幹一天活可計六分或七分,只有啥活都會,而且都能幹的壯勞力才能記到最高“十分”。

記憶中的家鄉農具與故事

橋盟村我的姥爺家院的南屋,就曾是生產隊飼養牲畜的地方,俗稱“牲口槽”,每到冬季的晚上,記得這裡都會聚集很多孩子們,圍繞著堆火,邊取暖,邊聽飼養員講那從前的故事……

家鄉的這些農具,可以說從一個側面折射出了中原豫北乃至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比如鉄犁,據資料記載,它是公元前6世紀中國人的一大發明,歐洲人到17世紀才使用鐵犁,比中國晚了2300年左右。隨著農業的發展,農業科技和現代機械化普及,特別是拖拉機、收割機、脫粒機等先進農機的使用,

這些傳統農具以及相關用具,有的已不再使用,也逐步退出了歷史舞臺,漸漸地消失了,但它所蘊含民族智慧、文化內涵,卻永遠留在了記憶中、沉澱在了中華民族的自信和鄉愁裡,以及愛國家、愛家鄉的偉大精神中!

(注:文中圖片部分來自無限制的網路媒體。作者又名:得水外甥▪建新 2021年3月10日於石家莊)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