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焦慮家長常說“孩子比較內向”,智慧家長卻說“孩子只有特點”

由 阿牧談學習力 發表于 農業2022-10-12
簡介01第一、很多人認為“內向”是缺點,其實是一種偏見說法孩子性格有的外向,有的內向

小文媽小偉媽書名叫什麼作品

“你家孩子比較內向。”孩子剛上幼兒園時,老師給我說。“你家孩子有點內向。”孩子去上興趣班時,老師也給我說。每聽到這個說法,我心裡就很不是滋味:孩子還那麼小,和陌生人講話不多,就一定扣上“性格內向”的標籤嗎?作為老師這麼說,真懂教育嗎?

然而,當有很多家長向我諮詢“內向性格”怎麼辦時,我發現這個問題,還真不好隨便給建議。小偉媽媽說:“我家孩子比較內向,希望老師以後多照顧一下,多抽她回答問題。”小文媽媽說:“我家孩子性格內向,不喜歡交際,我都愁死了。怎麼辦?”類似的諮詢,很多,家長顯得比較焦慮。直到有一天,我學到了一個對策。後來又實踐了幾年,屢試不爽。

焦慮家長常說“孩子比較內向”,智慧家長卻說“孩子只有特點”

今天,網上看了一篇文章,說的是吳鎮宇12歲的兒子,費曼,發出內心無助的呼喚:“考慮一下我的感受吧!”他內向又敏感的特質,對粉絲要求的才藝表演,才說“我不”,就遭遇了槓精們的圍攻。最後,小費曼終於忍不住在微博澄清:“我有舞臺恐懼症和社交焦慮,這是連喵喵和我家人都不知道的秘密。”

於是,該作者說“毀掉一個孩子,逼他外向就夠了”。作為教育的職場老兵,對“性格內向和外向”的問題,經歷不少,就藉機談談“孩子優缺點”的破局之策,家長如何當好智慧家長。

焦慮家長常說“孩子比較內向”,智慧家長卻說“孩子只有特點”

01

第一、很多人認為“內向”是缺點,其實是一種偏見說法

孩子性格有的外向,有的內向。孩子也有優點和缺點。分開看,這兩句話都沒有毛病。但如果把“外向等於優點”,“內向等於缺點”,這種說法就有很大的毛病了。

前文提到的吳鎮宇,小費曼的爸爸,認為內向敏感的孩子是性格缺陷。社會上很多人都是這麼認為的。他們的觀點是,要想在社會上混得開,就要有溝通口才,會和人積極打交道,能大方處事,簡稱“外向性格”。不知道這樣的說辭,讓多少孩子受到傷害。更嚴重的是,父母不知道這樣評價會對孩子造成傷害!

焦慮家長常說“孩子比較內向”,智慧家長卻說“孩子只有特點”

風靡全球的《哈利波特》系列暢銷書的作者J。 K。 羅琳,從小就有些害羞,不愛公眾說話,就是人們眼中“內向”的孩子。但她從小熱愛讀書,熱愛學習,6歲就夢想寫一本書。後來的偉大成就,眾所周知。2017年12月12日,J·K·羅琳被英國皇室授予“榮譽勳爵”,2020年3月16日,J。K。羅琳以75億元財富位列《2020胡潤全球白手起家女富豪榜》第87位。由此看來,家長還擔心“孩子內向”嗎?

焦慮家長常說“孩子比較內向”,智慧家長卻說“孩子只有特點”

02

第二、沒有優點和缺點,只有特點

清華大學朱雪龍教授,說過一句特別中用的話:

“世界上很多東西(無論任何事),無所謂優點和缺點,只有特點。”

用到教育孩子上,也十分恰當。

不少家長會把“內向”看作“缺點”,其實“內向”只能算作“特點”罷了。

權威內向性格研究專家蘭妮博士概括出“內向”的人所具有的優點:

(1)具有更強的專注力和觀察能力;

(2)擁有豐富的內心生活,樂於自處;

(3)熱愛學習,深入思考,擅長創造性新思維和藝術創作;

(4)情商高,一般態度謙遜,是很好的朋友;

(5)容易養成健康的習慣。

你看,所謂的“缺點”,在不同的情境下,就是難得的“優點”,真的沒有優缺之分,僅僅是“特點”而已。

焦慮家長常說“孩子比較內向”,智慧家長卻說“孩子只有特點”

(沒有優缺點,只有特點)

03

第三、家長要學會善用“只有特點”這個心法

“內向”的說法,比“外向”更能引起家長關注,說明很多家長把“內向”看成了“缺點”。延伸一點,很多家長習慣盯著孩子的“缺點”,無形中傷害孩子的自信心。智慧的家長該怎麼做?

1、第一步,家長悅納自己

小文媽媽諮詢“孩子內向時候該怎麼辦”時,我試著採取蘇格拉底式的回答方式。小文媽媽告訴我,小文就習慣看書,一看就是好幾個小時,或者是動筆寫作,太宅了,才小學四年級。這都是別人家的乖娃娃!我問小文媽媽之前的對策。她說,“我就喊她多和同學交流。還給她報小主持班,但她不敢興趣。我想了許多讓她變得活潑外向的方法,好像都不見成效。”

我和小文媽媽深入分享了“孩子沒有優缺點,只有特點”的觀點。小文媽媽聽懂了。我的本意,的確也是從父母抓起。如何正確看待孩子的優缺點,的確是一念之差!家長是否能開啟自己的格局,接納孩子的優點和缺點,看成“特點”。從心理上講,是悅納了自己的“期待”。

才過了一週,小文媽媽就告知我,她現在一點都不焦慮了,孩子也卸下了壓力。她沒有再在外向方面強迫孩子做刻意練習了,卻沒有想到,小文變得更多自信、大方,與人交流也非常積極。真的很神奇,就一句話,不去追求“外向”反而“外向”起來了。

焦慮家長常說“孩子比較內向”,智慧家長卻說“孩子只有特點”

2、第二步家長悅納孩子

被譽為“鋼鐵俠”、第二個喬布斯的埃隆·馬斯克從小不愛說話,是個內向的孩子,總躲在家裡,當人們用異樣的眼光看待他時,他的母親卻不以為然:“我的兒子很棒,他不愛說話,是因為他一直在思考。”

正是媽媽的鼓勵和讚賞,對孩子的優缺點不做過多評價,而是智慧地使用“只有特點”這個秘訣,從小建立了馬斯克的自信,讓他的性格優勢得到發揮,長大後取得了諸多成功。

也許有家長會說,這是特例吧。這都是名人的個別案例。是的,是名人的個別案例。他為什麼成為名人呢?羨慕他的同時,是否看到他的母親的智慧做法呢?

關注點在哪裡,能量就會流向哪裡。現在,還會只盯著孩子的“缺點”嗎?

焦慮家長常說“孩子比較內向”,智慧家長卻說“孩子只有特點”

3、如果孩子的“特點”總是達不到家長的期待,該怎麼辦呢?

還是有這樣的家長朋友,感覺自己開悟了,能夠接受“只有特點”的說法了,能夠悅納自己了,也能平靜的悅納孩子了。但是,心底總有一根弦,還在時不時繃一下:萬一,自己很佛性地看待孩子的“特點”,萬一,孩子的表現,很平庸,怎麼辦呢?

如果家長這麼想,還是沒有徹底做到悅納自己、悅納孩子?篇幅關係,把這個作為討論題,請讀者們一起來交流一下,如何?期待在評論期,能看到你的精彩分享。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牧人之道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