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慢性腎臟病這麼隱蔽 如何發現它?

由 廣州日報 發表于 農業2022-10-01
簡介這些疾病容易發展為慢性腎臟病(CKD)和慢性腎衰竭聶曉莉說,既往沒有腎臟疾病,但已經存在發生腎臟損傷危險因素的患者,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血症、痛風或高尿酸血癥、吸菸、肥胖者,如果血糖、血壓、 血脂等指標控制不達標,逐漸出現了微量白蛋白尿或

慢性腎盂腎炎怎麼查出來

2022年3月10日是第17個世界腎臟日,本屆世界腎臟日的主題是“人人關注腎健康——吾愛吾腎、知識強腎”,搭建腎臟病知識平臺,共護腎臟健康已成為全球關注的重點問題。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腎病科聶曉莉主任團隊為市民科普慢性腎臟病預防與早篩方法。。

慢性腎臟病初發無症狀,潛在風險極大

聶曉莉指出,慢性腎臟病初發時,一般沒有不適症狀,往往被忽略。然而,看似健康卻患有慢性腎臟病的人死於心腦血管病的風險是正常人的十倍以上。慢性腎臟病後期併發症多、預後差、醫療費用明顯增加。因此,提高認識,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對減少和延緩慢性腎臟病的發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如發展到尿毒症,不僅損害健康,甚至將危及患者生命。約兩至三成患者首次到醫院就診時,其腎功能損害已經發展至不可逆轉的階段。 國際腎臟病學會和國際腎臟基金聯合會呼籲,每個人都應關愛自己“神奇”的腎臟,及早發現腎臟損害並接受必要治療,以免引發嚴重病症。

警惕!這些疾病容易發展為慢性腎臟病(CKD)和慢性腎衰竭

聶曉莉說,既往沒有腎臟疾病,但已經存在發生腎臟損傷危險因素的患者,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血症、痛風或高尿酸血癥、吸菸、肥胖者,如果血糖、血壓、 血脂等指標控制不達標,逐漸出現了微量白蛋白尿或持續蛋白尿,容易進展至慢性腎臟病(CKD)和慢性腎衰竭。

此外,長期應用對腎臟有損傷的藥物(無論西藥或中藥)也容易導致慢性腎臟病和慢性腎衰竭。各型腎小球腎炎(如 IgA 腎病、狼瘡性腎炎、紫癜性腎炎等)、澱粉樣變腎病、骨髓瘤腎病、血管炎腎損害等。長期持續大量蛋白尿不緩解、慢性腎盂腎炎、遺傳性多囊性腎病,或在初次就診已經存在腎功能異常者,或未能很好堅持隨診治療者,較容易發展至慢性腎衰竭。

如何早期發現慢性腎臟病?

聶曉莉表示,慢性腎臟病作為一種“沉默”的疾病,可悄無聲息的緩慢進展,其早期階段大多無自覺症狀,如果不進行尿液、血液與影像學的檢查,很難早期發現。因此,要做到早期防治,就必須先做到早期診斷。要提高全民健康體檢意識,應從中小學學生開始,廣泛開展尿液常規檢查,每年至少檢查1次,這樣才能使慢性腎臟病在無症狀的早期階段就得到明確診斷。對於老年人,建議每年進行1次全面體檢。對於已有糖尿病、高血壓等腎臟病的高危患者,應定期每3~6個月檢測1次尿常規或尿白蛋白排洩率,並進行腎功能、腎臟影像學檢查。此外,也應推廣和普及尿微量白蛋白的檢測(尿白蛋白/肌酐)它比尿常規檢查方法更敏感,比尿蛋白排洩率檢查更方便,可早期發現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損害等腎臟病變,是腎臟損傷早期診斷的敏感指標之一。

慢性腎臟病這麼隱蔽 如何發現它?

聶曉莉說,要做到早期篩查、定期檢查,並提高普查的質量,規範檢驗方法和檢查專案。對於檢查或篩查有異常的患者,應儘快到醫院腎臟內科就診。對腎臟病的診斷要求包括以下幾項內容:

①腎功能的評估,如 CKD 分期;

②與腎臟病分期相關的併發症,如腎性高血壓、腎性貧血、腎性骨病等;

③腎臟病的合併症。對於腎臟病的診斷應積極推廣腎臟穿刺活檢術,使患者得到明確的病理診斷,且利於醫師採取恰當的治療方案並估計預後,使患者能夠遵從醫囑更好地配合醫師的治療。

生活中飲食規律、飲食有度、飲食均衡,合理體育鍛煉,有助於增強正氣,補益臟腑,對預防慢性腎臟病也有積極意義。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周潔瑩 通訊員:汪曉娟、張誠斌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陳憂子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吳婉虹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