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宋繼宗:會寧老家的黃土窯,裝滿了我的兒時記憶

由 金牛河畔 發表于 農業2022-09-27
簡介故鄉多窯洞,記憶裡,故鄉的窯洞都是箍窯

什麼洋鎬把耐用

宋繼宗:會寧老家的黃土窯,裝滿了我的兒時記憶

窯洞的記憶

文|宋繼宗

不知道什麼時候,也不知道從什麼地方,大風把黃土一點一點吹到了廣闊無垠的大西北,經過千百萬年的堆積,形成了滄桑厚重的黃土高原。

若說,黃河是華夏民族的母親河,則這廣袤的黃土高原即是父親寬闊的胸懷,為華夏民族築起了一道堅實且又深沉的屏障。水之滋潤,土之滋養,共同護佑著這塊土地上生命的繁衍生息。

很久之前,我們的祖先就在這塊廣袤無垠,土層深厚的高原上發明了土窯洞,創造了別具一格的窯洞風光。先輩們的衣食住行,喜怒哀樂與窯洞息息相關。窯洞,不僅沉澱了古老深厚的黃土地文化,更是這塊土地上的人類掘土而居的生存方式。

心之所繫,唯有故鄉。我的故鄉在甘寧交壤東陲,梁岇起伏,溝壑縱橫;父老鄉親,祖祖輩輩,居於民俗風情和鄉土氣息濃厚的窯洞裡。

走進故鄉,窯洞總會給人留下揮之不去的印象:一孔孔,或高或矮,或大或小,獨立於山腳下的向陽間;散落於人類棲息的土地上。倘若,從遠方眺望,也許看不出窯洞的別緻,感受不到它的溫暖,可當走進窯洞,立刻就會感受它的安謐與溫馨。

一孔窯洞,一座家園。多少年來,祖輩們在窯洞裡成家立業,生兒育女,傳宗接代,窯洞,一直為他們遮風擋雨,抵禦災害,不知濃縮了多少黃土地的別樣風情,凝聚了多少代人的酸甜苦辣。

一孔窯洞,一抹鄉愁。故鄉的黃土窯,與人類文明相生相伴,養育了一代又一代故鄉人,寄託和成就了他們樸實無華的生活夢想。

言及故鄉的窯洞,我真不知道該如何下筆。雖然,今天它漸漸退出了人們的居住場所,而它的樣貌,始終縈繞於心,對它的感恩之心,至始至終。我生於窯洞,長於窯洞,成家立業於窯洞,與窯洞有一份割捨不斷的情緣。在少不更事的年代,窯洞珍藏了我多少美好的回憶。一孔孔窯洞,遍佈於向陽地帶,窯背上升起的裊裊炊煙;院落裡孩子們的嘻笑聲,構成了一部黃土高原特有的交響曲。結實的院牆,整潔的院落,貼著紙花的軒榥,流露著和諧與安祥。生活在這裡的祖輩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在歲月的輪迴中,擁抱太陽,讓生命生生不息。

一個從窯洞裡成長起來的人,我對它的懷念是特別的。向陽的東山腳下,一座簡樸的莊園,兩孔溫暖的窯洞,就在那裡,我呱呱墜地,牙牙學語,蹣跚學步;手不釋卷到長大成人,父母把世界上最溫暖的愛傾注於我身上。窯洞給了我生命的保障,於窯洞裡,我接受了人間的喜怒哀樂,度過了人生中的許多坎坎坷坷,給我留下的印記是永恆的。當這些印記從腦海中淌過的瞬間,濃濃的鄉愁,在心裡凝結。每當更深夜靜之時,總會想起窯洞裡圍爐夜話的場景;深夜,於熱乎乎的炕頭睜開眼,母親仍然在如豆的煤油燈下,搓麻繩,納鞋底……此情此景,猶如一朵永遠綻放的鮮花,定格在我的記憶裡。

今天,站在故鄉的山坡上望去,大山依舊屹立,歲月依舊如歌,唯有窯洞不復存在,沒有了往日從窯洞之上向天而起的炊煙。曾經,窯洞裡見過的人,或已永遠叫不出名字;或已正在漸漸歸於黃土。也許,在一般人眼裡,窯洞是貧窮落後的象徵,但我言,窯洞是故鄉之財富,家有幾孔窯洞,生活就會不慌不忙,充實自然。

窯洞,是黃土高原的產物,這種古老的居住方式,是北方人特有的家。在南方,氣候潮溼,雨水頻繁,遠古時的人們,為了離開溼地,躲避蟲蛇猛獸侵害,像鳥一樣在樹上築巢而居(來自《韓非子 五蠹》)。後來,人們學會了建造房屋,從樹上下來,在地面上修造類似鳥巢一樣的窩棚居住,這就是南方人的“巢居”。這種巢式居住,到民國時期,南方一些偏僻的少數民族地區,仍然保持著。

廣袤的黃土高原,氣候乾燥,溫度較高,窯洞有冬暖夏涼之優點,且黃土直立性強,不易坍塌,挖掘出的窯洞堅實耐用,日久天長,人們就喜歡居住於這種建造簡易,溫度適宜,安全可靠的窯洞中,這便是北方人的“窯居”。

故鄉多窯洞,記憶裡,故鄉的窯洞都是箍窯。所謂箍窯,即為用土坯箍成的下方上呈拱形的窯洞。箍窯大多數是橫著的,長約六至七米;寬超不過三米,否則,因跨度大而不穩固。地處甘肅中部乾旱地區的故鄉,樹木稀少,磚瓦奇缺,為了生存,智慧的先輩們,創造了這種獨特的居住方式。

土坯,故鄉人叫“墼子”,是箍窯所需材料之一。其製作過程是:用木製墼圈子(模子)裝滿溼土,用石杵子打實而成的、長四十公分,寬二十公分的土塊。有個說法叫“三鍁九杵子,二十四個腳底子”,足以證明完成一塊“墼子”的辛苦程度。製作一塊辛苦,搬運一塊更難,所用之力,要恰到好處,沒有三五日的鍛鍊,是掌握不了的。摞的時候,通常是斜茬,以防剛出墼圈子的土坯互相壓碎而倒塌。摞墼子的地基要非常平坦,絕對不能凹凸不平或有坡度。

箍窯不僅要打好墼子,還得築好“窯階子”:即用鐵杵子在箍窯的地基上築起一米寬、兩米高的土牆,窯洞就箍在這種謂之“窯階子”的土牆之上。一孔窯洞是否結實耐用,取決於窯階子是否結實堅固。三十年前,我拆除自家的窯洞建房時,竟折了兩把钁頭和一把洋鎬,窯階子的堅實程度就可想而知了。後來,幫莊裡人拆除了好幾孔窯洞,其窯階子是同樣的結實堅固,可見,父輩們的勤勞踏實精神。

一切準備好以後,就可以箍窯了。箍窯是技術含量相當高的活,和蓋房子一樣,要請專門的匠人施工。記憶裡,故鄉有一位姓周的窯匠師傅,他以一顆淳樸憨厚的匠心,超群出眾的手藝,吃苦耐勞的精神,行走在故鄉方圓幾十裡的村村寨寨。

那還是兒時的記憶,聽說五外公家要箍一孔新窯,所請匠人就是當時有名的周師傅。好奇心驅使著我,一定要去看個究竟。那個年代的父老鄉親淳樸善良,團結互助;一家有事,四鄰幫忙。生產隊長根據那些人適合幹哪些活,逐一給來人安排:誰是運墼子的,誰是扔墼子的;哪個是鍘草的,哪個是和泥的,誰又是幫廚的。一切準備好之後,窯匠周師傅來了,看上去,他虎背熊腰,體魄健壯;臉上一副憨厚相,給人一種誠實的感覺。

箍窯開始了,周師傅首先往起壘窯的後山牆,窯洞多高,山牆多高。壘好後,窯輪子順著山牆一圈一圈往前箍。此時,周師傅脫去了被汗漬浸得有些發黃的白襯衫,光著上身,拉開了架勢,使出了全身本領。他右手拿鏟,左手接墼子,每接一塊,順勢砍掉一角,然後“啪”的一聲貼了上去。貼上去的墼子像是被釘在了那裡,一動不動,眼準手快,乾脆利落。每到倒茬、一輪子箍到中間合茬的時候,他一聲“照茬”,侍候的人趕緊找一塊和茬口形狀差不多的墼子扔上去。雖然不是很準確,但周師傅只兩三鏟就成型,不大不小,恰到好處。那個動作,讓人眼花繚亂;那個技術,讓人交口稱讚。扔墼子和抹泥的兩個人雖然是年輕力強,手腳利索的小夥子,但常常被周師傅“操練”得氣喘吁吁,汗流浹背,一孔六米長的窯洞多半日就箍好了。後來,在我少年時期,有幸又一次見到了周師傅箍窯的場景。不過,這時候的周師傅,年事漸高,幹起箍窯這樣的苦力活,顯然力不從心了。

周師傅家住平頭川鎮街道西側,九個兒子的大家族,真可謂兒孫滿堂,人丁興旺,美滿幸福。

不知道故鄉的人有沒有聽過他這樣一段傳聞:在他正年輕力壯的時候,有一次給別人家箍窯,中午吃飯時,他左一碗右一碗,前一碗後一碗,一碗一碗又一碗,總共吃了三十六碗麵片子,而這一天,他箍了五丈窯(過去的1丈是現在的3。33米)。雖然是傳聞,但足以說明周師傅能幹能吃,是條好漢。在往後的歲月裡,我常於街道上碰見他,每次見到他時,總會伸出那雙長滿老繭、但卻溫暖的大手握住我的手,噓寒問暖。歲月不饒人,時光催人老。有一年秋天,當我在街道上碰見他時,老人家柱著柺杖,佝僂著背,面無表情,目光呆滯。哦,歲月壓彎了他曾經堅實的脊樑;時光摧殘了他往日滿面紅光的容顏。此後,再也沒有見到過他。每次想起的時候,總會在心裡默默祈禱:願老人家在另一個世界裡,沒有辛苦,一切安好!

宋繼宗:會寧老家的黃土窯,裝滿了我的兒時記憶

(此處已新增紀錄片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檢視)

窯洞的花格窗

文|宋繼宗

當時的故鄉人箍窯時還有許多風俗習慣。首先,請風水先生定位置、擇吉日,這方面尤以主窯、灶臺和大門最為重要。

故鄉人的主窯中線一定不能和“中宮”在同一條線上(後來的主房也是同樣的),或左或右,只要偏離一點即可。灶和大門,還有水路,都要在屬於它的位置上,這就需要風水先生用“羅盤”來定奪。到了吉日這天開始箍窯前,主人先手端香馬盤,跪在“中宮”前,焚燒香表,祭祀土神,祈求大吉大利。到了合窯口時的習俗更為隆重,一孔窯箍夠尺數後,其窯口得用墼子封嚴實,故鄉人稱“合口”或“合茬”。這時候,選擇適當的位置,在墼子縫隙間放進一支毛筆,一錠墨,其寓意是文星高照,文運亨通。此外,還有一個裝有五穀糧食的紅布袋、五色絲線、幾枚古銅錢,象徵家庭和睦,六畜興旺,五穀豐登。安放完畢,匠人則站在高處向院子裡撒五穀雜糧、硬幣、水果糖等,窯下的人爭著去撿拾,據說,搶到硬幣的人會交上好運,招財進寶。

儀式結束後,主人開始宴請匠人和左鄰右舍,酬勞他們的辛苦和慶賀窯洞圓滿竣工,飯畢,主人給窯匠掛紅、付工錢。窯洞的最後工序則是裹細泥、盤炕、安門窗。安門最為重視,木匠做好門框和門板之後,先要掐掐指頭,哪天是門光大吉星,就那天安門。

這就是我兒時的記憶,故鄉的箍窯。如今,一磚到底的房屋代替了窯洞,尤其是近年來新農村建設的時代新聲奏響了神州大地,黃土高原的面貌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樸實的窯洞,溫暖的土炕構成的生活氛圍退出了歷史舞臺。欣喜之餘,不免讓人泛出濃濃的鄉愁。再也看不到窯背上母親升起的裊裊炊煙;聽不到門前大樹上喜鵲的“喳喳”聲。裝滿著我童年快樂的時光和祖祖輩輩生活過的窯洞不復存在,沒有了鄰里之間擠在熱炕上海說神聊的鄉村親情。

光陰似箭,一去不回。儘管,曾經遮風擋雨,簡陋樸實的窯洞在時代的變遷中漸漸遠去,但我們不妨回過頭看看,回過頭想想,祖輩們的勤勞和智慧給我們留下的不僅是一份精神財富,而是一份心血。這份心血,是我們的生命之根,精神之源!

黃土高原,孕育了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產生了以窯洞為代表的民居方式。作為一種古老的建築,是祖輩們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

窯洞給了我太多的思念,我們這代人,註定要經歷從窯洞到新型建築材料房屋的跨越。裝滿太多人生情趣的窯洞,永遠留在了記憶裡!

2022年7月9日

(此處已新增書籍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檢視)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