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廣州南沙這個歷史古村,宗祠古廟滿布,因荷花火了八百年

由 旅遊狂魔夏夏夏 發表于 藝術2022-06-03
簡介這個“麥氏宗祠”可以說是整個蓮溪村的靈魂所在,因為全村3000多個常住農業人口裡,村民大都都是以姓麥為主,可以說是他們的根,“麥氏宗祠”也不是單個建築,而是一個建築群,一共有三座,在街道邊建築群成一橫線排列,分別為“麥氏大宗祠”、“繼宗麥公

桃花樹什麼時候開花

小滿,是一年之中的第八個節氣,也是進入夏天的第二個節氣,隨著小滿的過去,南方降雨開始增多

,甚至出現暴雨或者特大暴雨。不過,這似乎比立夏更適合作為“賞花”的分界線,因為自然界中大部分嬌滴滴的花朵,都是經不起暴雨的洗禮,而有一種花卻在含苞待放,這便是荷花。

廣州南沙這個歷史古村,宗祠古廟滿布,因荷花火了八百年

夏日的荷花是美豔的,獨花成團不成串,具有極高的辨識度,從古至今都深受文人墨客的喜愛,“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就是它最真實的寫照,加上荷葉上常泛有晶瑩剔透的水滴,更成了夏天最亮麗的顏色,賞荷也跟著成了夏天最愜意的事情之一。

廣州南沙這個歷史古村,宗祠古廟滿布,因荷花火了八百年

因此,很多城市都有自己的賞荷地,但是基本都是後來設立的,為的就是讓市民或者遊客能夠在夏天看荷花。但是在廣州市南沙區,有一個地方卻將荷花和古鎮結合起來,而且因為荷花火了八百年,這便是位於黃閣鎮中心偏西北的

蓮溪村。

廣州南沙這個歷史古村,宗祠古廟滿布,因荷花火了八百年

廣州地鐵四號線汽車城站出口出來不遠處,就是

蓮溪村,雖然號稱黃

閣鎮中心城區“四大村”之一,但是面積並不大,

村屬土地原有面積也就約6000畝,除了家家戶戶的小高層之外,最顯眼的便是

麥氏大宗祠前面的這兩方荷塘。

廣州南沙這個歷史古村,宗祠古廟滿布,因荷花火了八百年

為什麼說蓮溪村因為荷花火了八百年呢?因為這個村落始建於宋代,在建村的時候就因為“

荷花盛放,溪水長流”而取名為了蓮溪,八百多年的歲月流轉至今,仍是賞荷的好去處。都說“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是形容西湖荷花的美景,但是用在這裡也十分貼切,整個荷葉滿布荷塘,甚至都看不到一點屬於水的波光。

廣州南沙這個歷史古村,宗祠古廟滿布,因荷花火了八百年

為了能讓更近距離地欣賞荷花,在荷塘一角向湖心還延伸出了一截,修了建了一座名喚“賞荷亭”的涼亭,雖然現在荷花大部分還在含苞待放,但是等到盛夏來臨,滿塘荷花的時候,在這個涼亭裡吹著湖風,看著荷花,一定是一件十分愜意的事情。

廣州南沙這個歷史古村,宗祠古廟滿布,因荷花火了八百年

廣州南沙這個歷史古村,宗祠古廟滿布,因荷花火了八百年

廣州南沙這個歷史古村,宗祠古廟滿布,因荷花火了八百年

廣州南沙這個歷史古村,宗祠古廟滿布,因荷花火了八百年

之前提到過

蓮溪村將荷花與古鎮相融合,現在說完了荷花,就順道說一說這個古村本身。村子不大的面積裡可以說古蹟滿布,

“炮樓”、“山坑古井”、“洪聖古廟”等歷史遺存比比皆是,其中最出名的就是之前提到過的“麥氏宗祠”。

廣州南沙這個歷史古村,宗祠古廟滿布,因荷花火了八百年

這個“麥氏宗祠”可以說是整個

蓮溪村的靈魂所在,因為全村3000多個常住農業人口裡,村民大都都是以姓麥為主,可以說是他們的根,“麥氏宗祠”也不是單個建築,而是一個建築群,一共有三座,

街道邊建築群成一橫線排列,

分別為“麥氏大宗祠”、“繼宗麥公祠”和“瑞輝麥公祠,”也被稱作大本堂、崇德堂和光裕堂,連同一座子平麥公廳,總面積達2000多平方米,其規模在廣州祠堂中實屬罕見,是廣州地區的四大名祠之一,只是在南沙沒有開發之前,由於交通不便而鮮有人知。

廣州南沙這個歷史古村,宗祠古廟滿布,因荷花火了八百年

廣州南沙這個歷史古村,宗祠古廟滿布,因荷花火了八百年

雖然宗祠始建於宋代,但是歷朝歷代都有過修葺,明清韻味比較重,

建築則三進式,頭門進去之後就是中堂和後堂,整體上與廣州

市區內陳家祠嶺南建築風格比較相似,牆面以青磚砌成,

天面則為琉璃瓦,

頂梁和橫樑都是融入石柱的木結構,屋脊形式為龍舟脊,有吉祥鳥獸坐鎮,看起來很有屬於中國風的美。

廣州南沙這個歷史古村,宗祠古廟滿布,因荷花火了八百年

廣州南沙這個歷史古村,宗祠古廟滿布,因荷花火了八百年

值得一提的是,

起源於明清時期的麒麟舞及麒麟文化在這裡不斷髮展壯大,蓮溪村也一直致力於麒麟文化的傳承,瑞輝麥宗祠更是成為了傳承本土文化的

麒麟文化館,將這個傳統文化星火相傳。據說在一定的時候,村子裡就會舉辦、

組織麒麟文化相關活動,如果遇到了的話千萬不要錯過啦!

這就是有著800年曆史的

蓮溪村,不僅有著美麗的荷花,更有著厚重的歷史與燦爛的文化,你們覺得它怎麼樣呢?你們所在的城市還有什麼賞荷花的好去處呢?歡迎在評論中與大家分享呀!

圖由“印象南沙”提供,

攝影:陳小鐵,僅作為講述景點介紹使用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