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遊戲

鄭和真的下過西洋嗎?華裔專家說這是杜撰,學生一句話把他問懵了

由 殊勳歷史 發表于 遊戲2023-01-23
簡介這位華裔專家林炎平是一位理工科博士,他在一次講座中從明朝船隻是否真的具有遠航能力為出發點,他通過歷史資料中記載的鄭和下西洋所用的船隻尺寸:長148米,寬60米,來進行換算,得出此船的排水量將近三萬噸,這是因缺少鋼材料,僅僅依靠木材所支撐的船

古人為什麼選用木材造船

談到鄭和下西洋,很多同學最先想到的是我們中學課本上所學的:

鄭和七下西洋是中國人探索海洋的壯舉,它比歐洲的大航海時代還早上百年,同時也對世界航海史有者深遠的影響。

然而對這一歷史壯舉,卻在一次演講中,被一位加拿大籍理工科博士林炎平質疑其真實性,他又為何會被一個大學生問懵?

首先我們一起來回顧鄭和下西洋這一歷史壯舉是如何出現的?

鄭和真的下過西洋嗎?華裔專家說這是杜撰,學生一句話把他問懵了

圖一

這還得追溯到明朝初期,經過明太祖朱元璋三十多年的勵精圖治,明朝無論是在經濟還是政治上都有了飛速發展。同時造船業的發展以及羅盤的使用都為鄭和的遠洋航行提供了先決條件。

明朝永樂年間,成祖朱棣派遣鄭和率領遠航船隊,去西太平洋以及印度洋周邊各國訪問。鄭和的到來在給他們帶去了絲綢、瓷器、茶葉等物品和先進的技術的同時也換回了當地的珠寶、藥材、動植物等。

鄭和作為明朝的使者,在促進我國和西太平洋以及印度洋周邊各國文化交流的同時,中華文明,‘以和為貴’的思想也伴隨著他的足跡帶到了各個國家和地區。

時至今日距鄭和下西洋已經過去了幾百年,而當年鄭和走過的地方,仍然流傳著與鄭和有關的事蹟。

華裔專家又為何會質疑鄭和下西洋的真實性?

這位華裔專家林炎平是一位理工科博士,他在一次講座中從明朝船隻是否真的具有遠航能力為出發點,

他通過歷史資料中記載的鄭和下西洋所用的船隻尺寸:長148米,寬60米,來進行換算,得出此船的排水量將近三萬噸,這是因缺少鋼材料,僅僅依靠木材所支撐的船隻是很難實現的排水量。

鄭和真的下過西洋嗎?華裔專家說這是杜撰,學生一句話把他問懵了

圖二

並且依據他所查資料發現明朝製造的船隻基本上都是平底船,這種船隻很難抵禦海上風浪,無法遠行,更不可能道道那麼多的國家和地區。因此,林炎平博士僅僅憑藉自己所學的知識為基礎去推測古人造船的能力。並且認為鄭和下西洋之事是杜撰的,目的是大明為了宣揚國威,滿足虛榮心。

對於林炎平提出的觀點,在學生看來已經蓋棺定論的事情,都沒有想到還有人會產生質疑。

這時一個大學生站起來,他說:“他曾經去過爪哇國中部的首府,這裡不僅是用“三寶”來命名,甚至還建有“三寶公”寺廟都是用來紀念鄭和的。”

鄭和真的下過西洋嗎?華裔專家說這是杜撰,學生一句話把他問懵了

圖三

同樣的在其他國家和地區也能看到與鄭和有關的紀念碑,流傳著與鄭和相關的事蹟。這又該如何解釋?

對於這位學生的提問,此前在課堂上高談闊論的林博士啞口無言,現場十分尷尬。

陸游在一首詩中曾這樣寫‘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從書本上得到的知識終歸是淺顯的,如果要想了解認識一件事或者明白一個道理究竟是什麼,就得透過自己的實際行動,去探索、去發現。

鄭和真的下過西洋嗎?華裔專家說這是杜撰,學生一句話把他問懵了

圖四

筆者認為,這句話放在這裡十分貼切。俗話說得好:“實踐出真知”。

林博士對鄭和下西洋的歷史真實性的質疑,只是他依據書本上的理論做出的推斷,並沒有對於這件事進行真正的瞭解,並且將這種猜測提了出來是十分不負責任的。

同時我也十分敬佩那位從實際出發勇敢向林博士提出質疑的大學生。

我們在研究歷史的時候,切記用現在的眼光去看待歷史問題,雖然現在人們的眼光和思想更加的開闊,但是這種開闊是建立在前人的基礎之上的,我們不能小看古人的智慧,更不能全然的否定古人的成就。

鄭和真的下過西洋嗎?華裔專家說這是杜撰,學生一句話把他問懵了

圖五

比如秦代的兵馬俑,古埃及的金字塔等世界八大奇蹟,都是古人創造出來的,並且我們甚至無法判斷古人是如何在科學技術並不發達的過去創造了這些奇蹟。

我們需要用發展的眼光,辯證的思維去看待問題,而不是用今人的思想小看古人的智慧。

多思考是一件好事,但是我們在發聲之前也需要去驗證我們的想法,而不是僅憑自己的推斷就將事情蓋棺定論。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