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遊戲

直擊TCCI院士論壇:類腦智慧會像人類一樣產生意識、痛覺和情緒嗎?

由 鈦媒體APP 發表于 遊戲2022-10-02
簡介現有的技術也無法讓類腦器官產生意識,如果未來類腦器官發展到更接近發育後期的大腦,屆時相關的倫理問題也會隨之而來,但目前人類還離這些問題十分遙遠

一槍爆頭會有痛覺嗎

直擊TCCI院士論壇:類腦智慧會像人類一樣產生意識、痛覺和情緒嗎?

隨著 AI 技術進入深水區,“類腦智慧”、“類腦器官”成為與腦機介面交叉融合的新的技術方向。

鈦媒體App 8月10日訊息,

由盛大網路創始人、慈善家陳天橋夫婦出資成立的天橋腦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TCCI)轉化中心,與中國神經科學學會神經外科學基礎與臨床分會共同主辦的“對話大腦”院士論壇第三期於昨天舉行。

本次論壇圍繞“腦缺血和類腦器官”主題展開討論,華山醫院院長、TCCI轉化中心主任毛穎教授擔任主持人。據悉,類腦器官是基於類腦智慧/計算的器官相關研究。

類腦智慧是以計算建模為手段,受腦神經機制和認知行為機制啟發,並透過軟硬體協同實現的機器智慧。

上世紀80年代末,美國科學家Carver Mead首次提出類腦計算的概念。類腦計算這一想法擺脫了傳統的計算模式,模仿人類神經系統的工作原理,渴求開發出快速、可靠、低耗的運算技術。類腦智慧是人工智慧(AI) 的終極目標,但研究類腦智慧不可能複製人的大腦。

那麼,類腦智慧會像人類一樣產生意識、痛覺和情緒嗎?類腦器官如何模擬大腦發育?類腦器官能夠解開大腦疾病的謎團嗎?

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院士、賓夕法尼亞大學佩雷爾曼醫學院教授明國莉表示,透過建立新的類腦智慧模型,可以讓人類前腦類器官中的神經元,接收到來自視網膜的突觸訊號,從而將為神經再生和修復提供新的視角和見解。

“早期的腦類器官模型,雖然可以在多個維度上模擬大腦皮層的早期發育,然而,這樣的類腦模型由於缺少血管迴圈系統存在很多侷限性,比如由於缺氧導致細胞壞死,細胞發育不成熟以及某些特定的神經細胞的缺失。由此,明國莉團隊研發出新的類腦模型:片狀新皮質類器官(SNO)系統,為類腦器官提供了懸浮培養的環境,解決了之前提到的血管缺氧問題。”明國莉認為,SNO得到的類腦器官具有更完整的結構,軸突形成的模式更加接近於人類大腦發育的規則。

對於類腦是否會產生意識,明國莉認為,雖然類腦器官的研究十分前沿,目前已經可以產生部分發育中的大腦,但是現有的技術很難讓類腦器官繼續成熟和成長。

明國莉表示,一個神經系統的產生需要很多其他條件,可以肯定目前的類腦器官暫時不具備感覺系統,不具備痛覺或視覺,儘管有部分細胞對光感有反應,但尚未形成視覺。現有的技術也無法讓類腦器官產生意識,如果未來類腦器官發展到更接近發育後期的大腦,屆時相關的倫理問題也會隨之而來,但目前人類還離這些問題十分遙遠。

中國科學院院士王以政指出,從 AI 技術角度看,AI 根本的問題還是基於類腦的一些現象延伸出來一個演算法,這個演算法透過計算機來實現。我們人類對於人的認識還是十分粗淺的,尤其是意識。如果根據人的現象和行為推測出一個演算法,程式設計一個軟體,再讓計算機去實現,讓其能夠和人互動,這個演算法是不具備意識的,至少和人類理解的意識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王以政強調,現在的類腦計算和AI與意識的產生之間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而倫理問題肯定會在未來備受關注。

據悉,TCCI是由盛大集團創始人陳天橋、雒芊芊夫婦私人出資10億美元建立,旨在支援、推進全球範圍內腦科學研究。TCCI一期投入5億元人民幣支援中國的腦科學研究,與上海周良輔醫學發展基金會合作成立上海陳天橋腦健康研究所(又名TCCI轉化中心),後又與華山醫院、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等建立戰略合作。TCCI已經成為全球最知名和最大規模的支援人類腦科學研究的研究機構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對話大腦”院士論壇是TCCI旗下蘇格拉底實驗室社群和追問媒體等進行了直播和互動交流。根據官方資料,近45萬人次收看了線上直播。

(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林志佳)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