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

遼代通婚雖政治目的不同,但加速了民族融合,也加強了中央集權化

由 小珍談家居 發表于 旅遊2022-06-27
簡介公主與漢族世家大族通婚皇族與包括後族在內的各族屬通婚,都是為了擴大統治基礎,更好的控制遼帝國內部各族

遼朝的後族是什麼意思

開篇思考:

無論是現代還是古代,婚姻都講究門當戶對,尤其是在古代,通婚物件更為重要,其目的不言而喻,雖然通婚能帶來好處,但也會帶來弊端,那麼遼代通婚又為朝代帶來怎樣的變化呢?

皇族的通婚物件為後族,這為遼朝的政治穩定和強大起到重要作用

遼朝是以契丹族為主,聯合漢族、奚族、渤海和女真等族上層貴族構成的多民族政權。其民族成分複雜、眾多,襲用因俗而治的統治方式。遼代駙馬群體作為遼代貴族階層的一部分,同樣涵蓋較多民族,以便聯合各族世家大族,穩固統治。

“王族唯與後族通婚”這一定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鬆動,但契丹國舅帳仍為皇族通婚的主要物件。皇族與後族通婚,在遼建國伊始就已出現,直至遼末;而與外族聯姻的統治方式始於耶律倍,鼎盛於聖宗朝,此後衰落,但仍有通婚。

遼代通婚雖政治目的不同,但加速了民族融合,也加強了中央集權化

遼中後期駙馬選擇

僅從駙馬的民族構成角度而言,與外族通婚始於太宗朝,聖宗朝達到頂峰,此後尚未發現外族駙馬。通婚後的政治效果有限,加之遼代內部各宗勢力的此消彼長,聖宗以後的通婚物件幾乎全部出自契丹後族,而駙馬則由某一後族把持。

遼代為契丹族首領阿保機建立,聯合本族貴族共同治理遼代社會應為基本的政治手段。如述律平父婆姑,“任遙輦氏為阿扎割只。”蕭敵魯五世祖胡母裡“世為絕獄官”。與固定的、實力強大的家族通婚,結成本族緊密的政治同盟為基本政策之一。

王善軍認為,遼代皇族在建國之初就確定了固定的通婚家族。“如阿保機妻述律平,是其姑母之親生女。阿保機生母嚴母斤,為遙輦氏宰相剔剌之女。

遼代通婚雖政治目的不同,但加速了民族融合,也加強了中央集權化

阿保機

阿保機透過尊封祖母、母、妻的辦法,初步確定了後族的範圍與政治地位。”這一通婚模式為歷代皇帝所承襲,形成了較為穩定的政治同盟,遼代駙馬多出自於此家族。後族為皇族主要的通婚物件。後族是遼代一股強大的政治勢力,在遼代佔有舉足輕重之地位。

遼代非契丹族駙馬中有4位漢族駙馬,這表明統治者想要實現對漢人的統治

遼代契丹族駙馬基本出自後族。所謂後族,就是皇后所出之家族。皇后與駙馬多為親兄妹或親姐弟的關係,即遼代盛行的親甥舅婚來強化本家之勢力。遼代皇后多參與國事左右政治,以任命戚屬的方式維持後族長久之興盛。

在6位非契丹族駙馬中,漢族駙馬4位。劉珂,尚義宗之女燕國公主;盧俊,尚景宗四女淑哥;劉三嘏,尚聖宗九女八哥;劉四端,尚聖宗十一女擘失。劉珂,平章事劉晞之次子也。

遼代通婚雖政治目的不同,但加速了民族融合,也加強了中央集權化

遼女子選駙馬

年少時善射,性情謙謹穩重,以品行和才能為太宗所知曉。其父劉晞,太宗朝為平章事,官銜很高,並與麻答、崔廷勳平定定州叛亂。劉珂為駙馬應與其父劉晞被太宗重用相關。

太宗在對石晉作戰之時,太宗坐騎陷於泥濘之中,劉珂下馬救太宗於危難之時,身中數十箭而流血不止,不畏自身生死捨身搭救太宗,更為太宗器重,自身的才能、良好的家世背景與太宗的器重使劉珂成為遼代社會第一位外族駙馬。

遼景宗重視漢族官員,重用室昉、韓德讓、劉景、馬得臣、高勳等人的同時,吸收漢族貴族進入皇室,成為景宗駙馬為遼政權服務。盧俊,尚渤海妃之女淑哥為駙馬都尉。盧俊原為北漢臣僚,宋攻北漢之時,“盧俊自代州馳狀告急。”後宋與北漢戰於河東,北漢敗,盧俊奔遼。

遼代通婚雖政治目的不同,但加速了民族融合,也加強了中央集權化

遼朝對漢族的重視

北漢亡後,授盧俊為同政事門下平章事,尚淑哥公主。景宗下嫁女兒於盧俊,顯然是為了拉攏遼漢族官僚上層,以擴大統治階級的力量,更好的實現對漢人的統治。

皇族與各族通婚位的就是擴大統治基礎,更好的控制遼帝國內部各族

遼聖宗時期,推行了較為全面的改革。重用漢人是推進儒化改革、向中原學習的重要舉措之一,如對張儉、韓德讓等漢人的大力任用。與漢族上層的聯姻亦是聖宗籠絡漢人的措施之一。

聖宗娶漢族女馬氏、白氏,並將白氏女八哥、擘失下嫁劉三嘏、劉四端。此時重用漢人、以通婚的形式聯合漢人上層正是對景宗朝政策的繼承。

遼代通婚雖政治目的不同,但加速了民族融合,也加強了中央集權化

通婚形式

此時澶淵之盟簽訂,幽雲地區較為安定,治理州縣事務需要漢族上層的輔助,故任用漢人較太宗、景宗時期更為必要。三嘏、四端為兄弟,然則二人命運仕途迥異。

劉三嘏與八哥公主感情不諧,投降北宋。後從北宋復歸,惹得殺身之禍。而其弟劉四端被封為衛慰少卿出使北宋以慶賀生辰,宴會方始,絲竹錦瑟歌舞相伴,四端恥於沉溺女樂,竟不顧他人顏面憤然離席,眾人忌憚其威嚴。還契丹,拜樞密直學士。

太宗、景宗和聖宗將公主下嫁漢族世家大族,明顯體現出對漢族世家大族的拉攏,擴大統治階層上層力量,以便更為有效的學習中原禮儀、制度,這一聯合政治的實施與上述皇帝實施的政策、當時的政治需要是密切相關的,同時從客觀上加速了民族融合的程序。

遼代通婚雖政治目的不同,但加速了民族融合,也加強了中央集權化

公主與漢族世家大族通婚

皇族與包括後族在內的各族屬通婚,都是為了擴大統治基礎,更好的控制遼帝國內部各族。皇族與後族世代通婚,皇后基本由後族所出,鞏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世選制,保障了後族之利益,成為與皇族最為緊密的政治聯盟。

結尾:各族通婚雖然目的不同,但終究是加速了各民族的融合

而籠絡漢族世家大族這一觀念,在耶律倍這一系的統治思想中得以傳承和發揚。中原文化繁榮,政治體制成熟,恰為契丹統治階層內部尚需學習、掌握之處。統治者在意識到中原文化繁盛之後,下嫁公主於漢族世家,從而為遼代提供更為有效的統治方式。

奚族與契丹屬同族異部,契丹從未視奚族為外族,其通婚更是為保障奚族之政治地位,從而鞏固這較為緊密的聯盟關係。渤海為契丹所滅,為了削弱渤海上層滅國之仇恨,防止其叛亂動盪遼之國祚,透過通婚來提升渤海上層之地位,以達到穩固統治的最終效果。

遼代通婚雖政治目的不同,但加速了民族融合,也加強了中央集權化

以通婚來穩固政權

皇族與後族通婚,遼之傳統;而將公主下嫁於外族上層,則與時局緊密相關。遼前期拓展疆域,為穩固統治而拉攏各族貴族。當政權穩定後,隨之後族勢力的壯大,外族駙馬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雖與各族通婚的政治目的不同,效果不一,但均加速了民族融合的歷程,在不同程度上加強了中央集權。

參考內容來源:《遼史》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