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

擦亮「三山五園」歷史文化金名片

由 瀟湘晨報 發表于 旅遊2022-06-24
簡介10月15日,由海淀區教育科學研究院與北京市八一學校附屬玉泉中學共同組織了“三山五園”課程建設成果展示交流活動,展示了區域中小學特色課程成果,落實“北京海淀三山五園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建設任務,傳播“三山五園”優秀傳統文化

三山五園是什麼地方

10月15日,由海淀區教育科學研究院與北京市八一學校附屬玉泉中學共同組織了“三山五園”課程建設成果展示交流活動,展示了區域中小學特色課程成果,落實“北京海淀三山五園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建設任務,傳播“三山五園”優秀傳統文化。

“三山五園”文化資源提升辦學品質

“三山五園”是對北京西北郊、以清代皇家園林為代表的各歷史時期文化遺產的統稱。三山指香山、玉泉山、萬壽山,五園指靜宜園、靜明園、頤和園、圓明園、暢春園。“三山五園”是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是海淀文化的金名片。

2020年,國家文物局批覆了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建立名單,全國首批建立單位有6個,北京海淀“三山五園”位列其中。

多年來,海淀教科院開發《海淀歷史與文化》地方課程,編寫教材、錄製資源、開展教師培訓,組織中小學教師開展主題跨學科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創新探索,指導一批學校以圓明園、頤和園、京西稻等皇家園林為主題的課程學習,取得了顯著育人效果,八一學校附屬玉泉中學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為學生學習提供靈感

活動中,八一學校附屬玉泉中學共推出“傳承稻作文化,體驗成長曆程”等9節“三山五園”校本課程精品課,參會人員走進課堂與學生一起暢遊“三山五園”,深入體驗“三山五園”系列課程,領略深厚意蘊,品課程建設之累累碩果。

語文課上,同學們展開了“以‘荷’為貴”的主題分享、西山腳下讀紅樓——金陵十二釵植物圖冊等課題的探究與學習,走進頤和園,爭當小導遊,傳播“三山五園”中蘊含的傳統文化。

數學課上,學生在“三山五園”裡找尋對稱圖形,感悟生活中的和諧之美;歷史課上,師生共賞園林之美;美術課上,以中國古典建築中的彩繪技術為線索,“三山五園”的園林之美體現得淋漓盡致。

玉裳坊裡,山水園林寄予的靈感在學生們手中化為中國特色的美麗衣裳;而資訊科技課上,學生則運用現代資訊科技手段,透過資料覓蹤技術實現影像穿越,暢遊於美麗的“三山五園”內。

這9節課是八一學校附屬玉泉中學“三山五園”課程建設成果的一個縮影,全校師生為發掘“三山五園”文化價值,努力做到“三山五園”在本校落地生根付出了諸多心血,精彩的展現也贏得了在場專家和老師們的一致稱讚。

歷經10年構建區域研學實踐課程體系

課程展示後,在場嘉賓參觀了學校的盆栽京西稻和文化長廊,欣賞校園新風貌,感受“三山五園”與校園文化的融合,隨後,參加活動的全體人員進入報告廳參加主題會議。

據瞭解,課程建設是提高教育質量、促進集團化辦學、提升學校品牌的根本。學校將“三山五園”文化內容納入校本課程體系,開發了“八一學校附屬玉泉中學三山五園系列校本課程”,包括“三山五園”的園林之美、“三山五園”的文學空間、玉泉山下的京西稻、“三山五園”的紅色文化等八個子課程。“三山五園”課程建設為教師發展搭建了平臺,促進了學生核心素養提升,家長對教師滿意度也有一定提高。

海淀區自2011年開始,發揮地域資源優勢,歷經10年不斷深化,構建起研學實踐教育課程體系,海淀教科院將地方課程、社會大課堂實踐、研學旅行等統籌考慮,深耕“研學實踐教育”領域,構建指向素質教育的綜合實踐課程育人新模式。(

記者 劉暢

【來源:海淀報】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推薦文章

  • 楚雄州楚姚、楚大(共線段)高速公路透過交工驗收

    記者從12月10日召開的楚姚、楚大(共線段)高速公路交工驗收會議上獲悉楚姚、楚大(共線段)高速公路工程經交工驗收委員會驗收後正式透過交工驗收該工程路段起於楚雄開發區大壩村,接在建的玉楚高速公路,途經東瓜鎮、牟定縣江坡鎮及共和鎮、姚安縣前場鎮...

  • 七十年代:那些不著調的童年

    可能是勁兒小的緣故,我不能像大個子同學那樣,能拽下粗的樹枝兒,他們扒下樹皮筒兒,然後把光溜溜的白棍兒推回筒兒裡,蘸了水,放在嘴邊一邊吹一邊上下抽拉,於是“滋遛滋遛”的聲音就出來了,比鳥兒的叫聲還婉轉,滿街筒子都是這種“滋遛滋遛”的聲音,這聲...

  • 郭德綱說:有些人吃不到狐狸,就說葡萄是酸的

    二、有的人雖然喜歡吃葡萄,但葡萄架太高,自身又懶,不想去摘,所以討厭並阻止每一個試圖努力得到葡萄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