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

灌腸給藥等於慢性自殺,保護好自己的寶寶

由 寶寶知道 發表于 旅遊2022-06-21
簡介有醫生坦言,“應用了這麼長時間的直腸滴入後發現,其實這種療法遠沒有那麼神奇,直腸滴入用藥量大,用藥不嚴格,到現在為止國家也沒有提倡,也沒有一個嚴格的標準可以執行,大家都是在亂用藥物,口服的、靜脈用的,只要是藥物就都灌進去

咳嗽灌腸治療有作用嗎

作者:寶寶知道 乖【寶】媽

你的孩子或者你身邊的孩子感冒咳嗽也在灌腸嗎?!!!這種看似沒有痛苦的療法實際卻等於慢性自殺?!!!看完請轉發,為了孩子們的健康,強烈譴責那些只顧利益,沒有醫德的醫生!!

灌腸給藥等於慢性自殺,保護好自己的寶寶

據報道,2004年3月9日,某村村醫給一名3 歲咳嗽患兒灌腸後出現洗肉湯樣大便,經上級醫院搶救無效後死亡,原因就是村醫超劑量用藥、不規範用藥。6月1日,河南一名2歲兒童患急性粒細胞白血病入院,經查是由於過去一年中反覆使用灌腸療法治療發燒,感冒,灌腸療法常用的激素如地塞米松和退熱藥氨基比林都是超量用藥,一般是3~5倍!這些藥物會造成骨髓損害!近期,各地灌腸門診層出不窮,大肆宣傳灌腸療法的好處,與此同時各地也相繼出現了很多因為不良灌腸造成的兒童疾病,很多都是嚴重性疾病。 安徽劉立紅醫生是“基層醫生網”的管理員之一,他在日常管理網站的時候發現,目前很多門診都開展了直腸滴入技術。一邊是部分醫生的讚許,一邊是沒有官方指導的“口碑相傳”,更讓劉立紅困惑的是,截至目前為止,我國並沒有直腸滴入相關教材和國家權威機構出具的規範性檔案。 有醫生坦言,“應用了這麼長時間的直腸滴入後發現,其實這種療法遠沒有那麼神奇,直腸滴入用藥量大,用藥不嚴格,到現在為止國家也沒有提倡,也沒有一個嚴格的標準可以執行,大家都是在亂用藥物,口服的、靜脈用的,只要是藥物就都灌進去。大多數所謂的經驗方藥量都會超出口服或者靜脈用藥很多倍。 直腸滴入的藥物,在藥典中的給藥方式基本不包括直腸給藥,所以,不出意外還好,一旦有問題,醫生就要負全責。” 對於灌腸療法,北京和睦家康復醫院藥房主任冀連梅表示,“不瞭解這種給藥方式”。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藥劑科閆雪梅也表示,“這方面經驗太少,大醫院基本不用。” 湖北省黃岡市中心醫院藥劑科主任王樹平分析了直腸滴入的缺點與禁忌。從原理上說好像是可以透過腸繫膜吸收進入體內迴圈起到作用。但是,由於直腸黏膜皺褶少,無絨毛,液體容量小,吸收面積較小,藥物吸收比較緩慢,進入血液迴圈的藥量十分有限。另外,王樹平還指出,直腸滴入也不是一種安全、無菌的給藥方式,腸道內含有很多細菌,有可能隨著滴入液進入腸道深處,造成汙染。尤其是一些抗生素有可能殺滅腸道內的有益菌群,造成體內菌群失調,導致繼發性感染而腹瀉等。 “直腸有其固有的生理環境,長期或多次直腸滴入給藥,會導致直腸黏膜、直腸的酸鹼度,直腸壁的分泌吸收等生理功能和生理環境發生改變,損傷腸道。”王樹平說。 網上廣為流傳的1~5 歲小兒咳嗽直腸滴入“經驗方”:桑姜感冒注射液2~4 ml,複方蛤青注射液2~4 ml,羅紅黴素膠囊1~2 粒,複方甘草片1~3 片,克咳敏片0。5~1 片,地塞米松2~4 mg,舒喘靈片1~2 片,共研細末直腸注入,每天1~2 次。伴發熱者加氨基比林2~4ml,或選用其他抗生素。 記者將上述“經驗方”交給專家點評,希望以由點到面的方式分析出直腸滴入的利弊。 上海新華醫院兒內科主任鮑一笑教授看到處方後說,“這個所謂的治療咳嗽驗方由7 種藥物構成,其中有中藥、抗生素和激素,成分太複雜了。如此成分複雜的處方治療某些咳嗽肯定會有效的,因為如果是感染性咳嗽,其中有抗生素起作用;如果是過敏性咳嗽,其中有激素和舒喘靈等起作用。但咳嗽還有其他原因所致,此處方就不一定有效。然而,此處方的問題關鍵不在於是否有效,而是是否安全!” 鮑一笑指出,咳嗽的治療首先基於診斷,根據不同的病因進行合理的治療。不分原因使用如此多的藥物治療,出現不良反應的風險極大增加。“這些藥物組合成方,沒有經過一點兒研究,沒有科學依據,違反科學原則。因此,必須停止應用這一處方。”鮑一笑說到。 王樹平說,“這則經驗方可謂錯誤百出。從製藥劑型上來說,這個處方用藥有注射劑、片劑、膠囊劑等,其中液體制劑5~10 ml,固體制劑4~8 顆,除去聯合用藥必須關注藥物間的配伍禁忌,這麼多片劑和膠囊劑能溶入有限的液體當中嗎?不能溶解如何滴入?即使滴入了能吸收嗎?從藥物配伍來說,處方中有抗感冒藥、抗病毒藥、抗生素、止咳藥、平喘藥、激素等。患者診斷是咳嗽,用藥不是喝‘雞尾酒’,用藥選擇必須對疾病有針對性,這是對醫生的基本要求,這種‘大包圍’灌腸用藥,必然出自庸醫或非法行醫者之手。” 李曉惠建議基層醫生,在有大的臨床研究和國家規範性檔案釋出之前,對直腸滴入不應用較為妥當。

更多孕產育兒精彩內容,請下載“寶寶知道”app。與百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