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

江西10景區對外國人免費,該不該

由 新京報 發表于 旅遊2022-06-15
簡介對於“利用公共資源建設的景區”,由於資源的公共屬性,不管是對本地人還是外地遊客,都該需要一視同仁,如果設定“一票兩價”,確實難逃“歧視嫌疑”的指責

夢幻水城要拆嗎

觀點交鋒

國慶黃金週眼看著又來了,旅遊話題再度熱門起來。有遊客反映,全國不少景區在出售門票時,均存在“一票兩價”甚至“一票多價”的情況,本地人免費遊玩,外地人則要收費。同時,江西10個景區對外國人免費,有遊客質疑道“為什麼外國人免費,咱們中國自己人卻還要買票,這也太不公平了吧?”

正方

景區對外國人免費並非崇洋媚外

細究不少景區採取“一票兩價”甚至“一票多價”的原因,其實並非真正意義上的歧視。區別對待的價格政策,於商家而言,只是一種營銷策略。

景區票價對人“下菜碟”的行為,確實有價格歧視之嫌,遊客對此有所質疑也值得理解。再有“江西10個景區對外國人免費”的新聞,民眾摻雜了民族情感之後,引發更大的輿論反彈也在所難免。

但其實,細究不少景區採取“一票兩價”甚至“一票多價”的原因,其實並非真正意義上的歧視。區別對待的價格政策,於商家而言,只是一種營銷策略。

比如,景區對本地人免票或者低價的行為,一方面,可能是出於吸引本地客源地考慮。曾有人戲言,所謂旅遊,就是離開自己呆膩了的地方,去別人呆膩了的地方看看。捨近求遠,追求“詩與遠方”,恐怕是不少消費者的心理。在這種語境下,推出低票價,吸引本地遊客也未嘗沒有道理。

更何況,本地人在時間成本上更有餘裕,較低的票價有可能吸引本地人多次往返景區。由此而形成的其他消費收入也會讓景區收益。

另一方面,不少景區在開發過程中,離不開本地人的支援,比如可能需要當地民眾承受出讓土地、拆除房子甚至搬離家園的代價。一方山水養育一方人,景區有出於情感的考慮,也有可能會在票價上對本地人實施優惠。

當然也有例外。早在2014年,就有媒體報道,珠海夢幻水城的門票本地需要120元,珠海以外的中山、江門、廣州市民持身份證只需55元。對於雙重定價,除了吸引外地遊客這個顯而易見的原因,恐怕也與景區“不止侷限於本市,更要打響在其他城市知名度”的意圖有關。

所以,看似不合理的價格區別對待政策,細細分析起來,背後也並非沒有合理性。

至於江西10個景區對外國人免費,也並非崇洋媚外。而是江西省為了補上入境旅遊的短板出臺的政策,目的是為了支援昌北國際機場培育國際國內航線的發展。而且優惠政策也是有具體實施條件的,僅針對昌北機場抵達的境外遊客與省外遊客,並且有明確時間限制,免票也僅為免大門票。

因此,對於景區“一票兩價”的行為,我們不妨理性對待。只要不違法,作為一種市場主體的自主行為,也應該有定價的自主權。 □舒聖祥(媒體人)

反方

景區“一票兩價”涉嫌違規

國家發改委釋出的《關於完善國有景區門票價格形成機制降低重點國有景區門票價格的指導意見》中,就明確指出“不得區別本地外地遊客設定兩種門票價格”。

其實景區“一票兩價”現象由來已久,對於這種現象的爭論,從民眾到業界,關注點都各有不同。對於這種現象,根據景區屬性的不同,也不能一概而論,需要差別分析。

對於“利用公共資源建設的景區”,由於資源的公共屬性,不管是對本地人還是外地遊客,都該需要一視同仁,如果設定“一票兩價”,確實難逃“歧視嫌疑”的指責。

今年6月,國家發改委釋出的《關於完善國有景區門票價格形成機制降低重點國有景區門票價格的指導意見》中,就明確指出“不得區別本地外地遊客設定兩種門票價格”。在《旅遊法》的四十三條中,也明確提出要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規範景區票價。

但是,對於其他不利用公共資源,或者依靠社會資本開發的景區,則應該保護其經營自主權。只要符合法律法規,按照規定程式辦事,那麼對不同時間、不同物件收取不同的費用,看起來無可厚非。

嚴格地講,當前景區普遍實行的對老年人、學生、現役軍人、殘疾人等人群的減免票優惠,也算得上一種“價格歧視”,可是很少有人對此表示異議。但是對於其他類別的區別對待,卻是引發輿論極大的反彈。

究其根本,除了前者已經成為民眾普遍認可的規則,“一票兩價”現象裡遊客知情權的喪失,導致其油然而生的被剝奪感,可以說是引發爭議的重要原因。在這方面,景區由於忽視了與遊客之間的溝通,確是難辭其咎。

對於民營景區而言,如何經營,包括定價主要是自己的事,其他人置喙的餘地較小。但是由於其主要業務是接待遊客,某種程度上,景區定價的“私事”就有了一定的公共屬性。

為什麼票價要區別對待?有什麼切實的根據?價格政策的出臺是否合法合規?這類問題包含了遊客的所思所想,表現了遊客對公正公平的期待,這些都需要景區適當的迴應,形成有效的“情感接納迴路”。

遺憾的是,在景區票價區別對待政策的出臺過程中,大多數景區並沒有對此做出充分的溝通和解釋,也缺乏系統的公關呼應。即使部分景區有事後解釋,也往往流於形式,沒有實質性迴應。

社會對景區門票的強烈關注也說明過於偏重“門票經濟”要不得。景區與其單純只在門票上“大開腦洞”,不如在產品創新上多下功夫,圍繞“吃、住、行、遊、購、娛、商、養、學、閒、情、奇”等要素,開發更多遊客需要的旅遊產品,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務。

而對於涉及遊客的錢袋子的門票政策,景區也該重視遊客的知情權,形成良好的溝通機制,及時迴應遊客關切,如此方能平息輿論的爭議,“詩與遠方”的浪漫才不會折戟。 □楊勁松(學者)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