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

穿剪子口布鞋的雲南老鄉

由 瀟湘晨報 發表于 旅遊2022-05-20
簡介臨行前,父親拿出這雙鞋,說是母親前兩年做的鞋,底納得很厚,讓我多穿些時日

西寧到雲南怎麼走最近

□饒貴榮

上世紀五十年代,在開發青海柴達木聚寶盆的熱潮中,我從氣象學校畢業,成為一個‘柴達木人’,開始了觀雲測天的人生。

這是聚寶盆中的一個小鎮。建設者大多來自山東、河南、四川、湖南、陝西等省,上千人。兩三年了,沒遇到過一個雲南老鄉,沒說過一句昆明話,思鄉啊!

那一年慶祝國慶節,各單位要出節目,氣象站推我唱雲南民歌。柴達木的十月,已是滴水成冰,那天我只好在大棉襖上系一塊圍腰,頭髮梳成一個大辮子,走上舞臺,唱了一首“猜調”。因為一直說普通話,我都懷疑自己唱的雲南味有些不地道,但臺下掌聲還是很熱烈。

第二天中午,聽說有人找我。走到大門口,只見一位臉色黑紅黑紅的大哥朝我招手,大喊“小乖乖!”人們常說“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猛聽到一聲鄉音,我差點哭出來。趕忙跑到他面前問道:“你是雲南的?”他點點頭,問我“咯吃飯了?”我說“沒”。他說:“走,我領你吃飯呵!”不由分說,領我進了旁邊一家小飯館,要了兩盤炒麵片,五個饅頭。那陣,已是餓肚子的年頭,我們一個月只有23斤的糧食定量,他買這麼多,要用兩三斤糧票呢!見我為難的樣子,他趕忙解釋說:“我們定量高呢,你只消吃!”邊吃邊聊中,我得知他姓姜,搞地質勘探,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就來青海,單位在西寧,每年都要到各地找礦,今年這裡的任務已經完成,明天就回去。昨天看到我唱“小乖乖來小乖乖”,就急忙趕來認小老鄉。吃完飯,他留了一個西寧的地址,又把剩下的三個饅頭塞到我手中,匆匆走了。

一年以後,我到西寧出差,辦完事,當然就是去找姜大哥了。西寧不大,很快就找到他家,喜出望外的是又認識一個老鄉——他的愛人李大姐,是雲南大理人,一位醫術精湛的牙科醫生。我們三人說了半天家鄉話,越說越親熱。

我很好奇,他們怎麼走到一起的?李醫生為我講了一段“傳奇”:“我50年代初就來青海,一直在省醫院工作。一天,來了一個患者,除了那曬得黑黑的臉,最引我注意的就是腳上穿的剪子口布鞋。你知道的,我們雲南有一個特殊的習俗:女人穿圓口鞋,男人穿剪子口鞋。就憑這雙鞋,我刨根問底,窮追不捨,硬是將老鄉追成自己的另一半,他就是你姜大哥!”

提起這雙鞋,姜大哥深沉地訴說它的來歷:“我來青海三年沒有回家。母親身體一直不好,直到她病危,我請假才獲批,輾轉甘肅、四川、貴州等地,七八天才趕到昆明,母親已經去世。看著為服侍母親累得佝僂著背脊的老父親,非常想多陪他幾日,但假期已到,只能上路。臨行前,父親拿出這雙鞋,說是母親前兩年做的鞋,底納得很厚,讓我多穿些時日。接過這雙鞋,我忍不住放聲痛哭。父親嘆息著說了一句‘唉!忠孝不能兩全,趕緊回了!’便把我送出家門。回到西寧,等天氣轉暖,脫下笨重的氈靴,我便穿上母親的這雙鞋。那天去醫院看牙,巧遇你李大姐,我相信一定是母親的指引,讓我摘到了這朵美麗的‘金花’,賜予我終生的幸福。”

都說雲南人是“家鄉寶”,因為家鄉宜人的氣侯、家鄉的藍天白雲、家鄉樸實的民風,無一不鐫刻在我們心裡。其實,在建國興邦的偉大事業中,不少雲南人將對家鄉的愛戀昇華為博大的家國情懷,同樣令人動容。

(作者原工作單位:雲南省氣象臺,81歲)

【來源:春城晚報】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