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

數萬大軍圍攻陳倉二十天拿不下,諸葛亮只好用了孫子兵法最後一招

由 半壺老酒半支菸 發表于 旅遊2022-05-18
簡介陳倉首戰,史料和小說的記載完全一致,諸葛亮動用了雲梯、衝車、井闌、地突四種技術裝備:“進兵攻昭,起雲梯衝車以臨城

南慶國是現在的哪裡

臥龍先生諸葛亮出祁山伐魏,遇到的最大阻力當然是冢虎司馬仲達,其次就是張飛的手下敗將張郃張儁乂,最難啃的骨頭,則是陳倉守將郝昭郝伯道——諸葛亮數萬大軍圍攻郝昭的一千守軍,連打了二十天,動用了四種技術裝備,最後卻只好無奈撤軍。

《三國演義》和《三國志》記載的雙方兵力對比略有不同,但郝昭處於絕對劣勢,那是不爭的事實:無論郝昭是三千守軍還是一千守軍,面對諸葛亮的十萬或數萬大軍,守住陳倉城都幾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史料和小說記載基本一致:諸葛亮初攻陳倉無功而返,最後郝昭病逝,諸葛亮再攻陳倉得手。按照小說的精彩演繹,諸葛亮攻克陳倉,用的是《孫子兵法》中的最後一招。

數萬大軍圍攻陳倉二十天拿不下,諸葛亮只好用了孫子兵法最後一招

陳倉首戰,史料和小說的記載完全一致,諸葛亮動用了雲梯、衝車、井闌、地突四種技術裝備:

“進兵攻昭,起雲梯衝車以臨城。昭於是以火箭逆射其雲梯,梯然(燃),梯上人皆燒死。昭又以繩連石磨壓其衝車,衝車折。亮乃更為井闌百尺以射城中,以土丸填塹,欲直攀城,昭又於內築重牆。亮又為地突,欲踴出於城裡,昭又於城內穿地橫截之。”

這其中的雲梯、衝車大家都知道,而井闌、地突則很少見諸史料,所以咱們今天有必要探討一下。

井闌是一種移動箭樓,說它的形制,咱們可以先講一個笑話:某包工頭費勁巴力按照圖紙蓋了一個幾十米的煙囪,驗收的時候不但沒有拿到工錢,反而捱了一頓揍——他把圖紙看反了,人家是讓他打口井!

數萬大軍圍攻陳倉二十天拿不下,諸葛亮只好用了孫子兵法最後一招

井闌就是按照打井圖紙反著看造出來的,現在很多人可能都沒見過幾十年前的那種以木板、條石為六角、八角井壁的老式水井,但是在影視劇中一定都見過超級英雄徒手攀爬的電梯井。諸葛亮造的“井闌”,就是“移動電梯井”,攻城士兵躲在裡面,既能防住弓箭的傷害,又能提著水囊,剿滅郝昭射來的火箭。

井闌防護能力超強,但也有一個弱點,那就是不能翻牆跳壕溝,郝昭牆內築牆,井闌跨不過外城,自然難以對內牆掩護的守軍無可奈何。

戰爭也是科技的推動力和催化劑,高空攻不進去,諸葛亮就從地下想辦法,他的辦法就是“地突”。

地突不是從地下突擊,而是一種技術裝備,最先應用這種器械的,可能是疑似穿越者王莽,他派四十萬大軍攻打劉秀據守的昆陽,就用上了這東西:

“旗幟蔽野,塵熛連雲,金鼓之聲數十里。或為地突,或為衝車撞城。”

數萬大軍圍攻陳倉二十天拿不下,諸葛亮只好用了孫子兵法最後一招

昆陽之戰最後以“劉秀召喚風雷隕石”告終,王莽四十萬大軍一敗塗地,地突這種與衝車作用相輔相成的攻城器械,也很少有人使用。

地突不是攻城方法而是攻城器械:

“約高七尺五寸,廣八尺。凡攻城者,使頭車抵城,鑿城為地道。”

地突類似古代“盾構機”:

“每開至尺餘,立排沙柱,架罨梁,防城土下摧。鑿之漸深,則隨益設之。役夫運木,皆自頭車緒棚內外來往冗城。欲透,量留三五尺以來,則積薪於內,縱火焚之,柱折則城摧。”

這樣看來,“地突”就是戰時土工作業的一種防護裝置,既能防禦敵人滾木礌石的打砸,也能防止掘進過程的塌方。

郝昭在城裡又挖了一道壕溝,諸葛亮的“人力盾構機”遇到張弓搭箭守株待兔的守軍,那結果當然是不言而喻的:工兵架橋排雷在行,舞刀弄槍基本不會。

數萬大軍圍攻陳倉二十天拿不下,諸葛亮只好用了孫子兵法最後一招

諸葛亮以絕對優勢在陳倉城下圍攻二十天,可能也就挖了一些夯土回去,眼看著塊硬骨頭啃不下來,諸葛亮也怕被抄了後路:

“晝夜相攻拒二十餘日,亮無計,救至,引退。”

諸葛亮撤了,再出祁山首戰陳倉不利,郝昭也在不久之後病亡,於是我們就看到了《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用《孫子兵法》十三篇中最後一招拿下陳倉的精彩記錄。

細品諸葛亮這一招,我們看現在熱播的《風起隴西》,就會有似曾相識的感覺:任何時代的戰爭,要想百戰百勝,知己知彼是必須的,而要知己知彼,就必須搞好情報工作,這就是古代兵書中的“用間”:

“明君賢將,所以動而勝人,成功出於眾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於鬼神,不可象於事,不可驗於度,必取於人,知敵之情者也。”

數萬大軍圍攻陳倉二十天拿不下,諸葛亮只好用了孫子兵法最後一招

讀過《孫子兵法》的都知道,十三篇的最後一篇叫“用間”:

“昔殷之興也,伊摯在夏;周之興也,呂牙在殷。故惟明君賢將,能以上智為間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軍之所恃而動也。”

殷商之所以能夠滅夏,是因為伊摯(商湯封其為尹,後世稱之為伊尹)透過妺喜瞭解到夏桀王內部的許多重要情報,周武王之所以能伐紂成功,也因為姜子牙在商都朝歌混了很長時間。

諸葛亮明取陳倉不成,就只好用間:

“吾早有細作在城內放火、發喊相助,令魏兵驚疑不定。兵無主將,必自亂矣。吾因而取之,易如反掌。”

諸葛亮用間諜特種兵潛入陳倉城裡應外合,這才拔掉了伐魏路上的一顆硬釘子,有人說如果郝昭不死,諸葛亮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之計就根本不可能奏效。

數萬大軍圍攻陳倉二十天拿不下,諸葛亮只好用了孫子兵法最後一招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當然也不是諸葛亮首創,但是在陳倉之戰中,攻守雙方鬥智鬥勇鬥科技,各種先進攻防武器紛紛登場,火箭應用於實戰的最早記錄就在此戰之中,半壺老酒查閱相關資料,還真沒找到比這更早的記載。

正史和演義對陳倉之戰的記載都很精彩,但是毛宗崗的一句點評卻讓半壺老酒大惑不解:

“六出祁山而陳倉未得,則有內顧之憂故也。”

看這句話的字面意思,似乎諸葛亮從來就不曾攻佔過陳倉,那麼諸葛亮出祁山伐魏,走的又是哪條路呢?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