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

雨水丨如果唐朝過春節,他們的“難忘今宵”一定是琵琶曲

由 中國一帶一路網 發表于 旅遊2022-05-09
簡介四弦琵琶可能是源自印度,成熟于波斯,經絲綢之路傳入中國

霓裳羽衣曲是什麼獨奏曲

雨水丨如果唐朝過春節,他們的“難忘今宵”一定是琵琶曲

雨水丨如果唐朝過春節,他們的“難忘今宵”一定是琵琶曲

雨水,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2個節氣,位於每年正月十五前後。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

故立春後繼之雨水。”

雨水節氣意味著進入氣象意義的春天,

中國大部分地區氣溫回升到0℃以上。

雨水丨如果唐朝過春節,他們的“難忘今宵”一定是琵琶曲

如果說,立春是前奏曲,那雨水就是交響曲了,

氣溫回升、乍寒乍暖。

在奏響絲綢之路交響曲的眾多樂器中,

琵琶功不可沒。

雨水丨如果唐朝過春節,他們的“難忘今宵”一定是琵琶曲

甘肅出土魏晉時期的磚畫秦琵琶

“民樂之王”——琵琶在我國最早的記載見於漢代劉熙《釋名·釋樂器》:

“批把本出於胡中,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卻曰把,象其鼓時,因以為名也。”

可見,最初的“琵”“琶”是兩種彈奏手法的名稱,

“琵”是右手向前彈,“琶”是右手向後挑。

雨水丨如果唐朝過春節,他們的“難忘今宵”一定是琵琶曲

李壽墓樂舞壁畫(唐),前排左數第二、第三位樂師分別手持琵琶演奏。

五絃直項琵琶和四弦曲項琵琶是最早傳入我國的兩個種類。

四弦琵琶可能是源自印度,成熟于波斯,經絲綢之路傳入中國。

五絃琵琶南北朝時傳入中原,當時稱作“胡琵琶”。

雨水丨如果唐朝過春節,他們的“難忘今宵”一定是琵琶曲

熾盛光佛並五星圖(區域性),唐代,絹本設色,現藏英國不列顛博物館,發現於敦煌藏經洞。

頭戴鳥冠的太白星(金星)橫抱琵琶彈奏。

真正在中國大放異彩的是四弦琵琶,

最初其形狀為曲頸,梨形音箱,橫置胸前演奏,

長得很像今阿拉伯地區烏特琴。

隋唐時期琵琶藝術大為興盛,成為最重要的彈撥樂器之一。

其形態最終定格為琴頸向後彎曲的四弦、四相、九至十四品。

雨水丨如果唐朝過春節,他們的“難忘今宵”一定是琵琶曲

由於樂器的不斷改革,演奏方法也由撥子演奏定格在用手彈奏。

同時期,它的藝術表現力也不斷增強。

除了用作伴奏和歌舞大麴的領奏外,獨奏藝術也能輕鬆hold住。

雨水丨如果唐朝過春節,他們的“難忘今宵”一定是琵琶曲

饒有趣味的是在古代琵琶彈得好還可以有官做。

曹國(今烏茲別克撒馬爾罕東北一帶)的曹妙達因善奏琵琶在北齊時被封王,

入隋後又被任為宮中樂官,於太樂教習琵琶技藝。

雨水丨如果唐朝過春節,他們的“難忘今宵”一定是琵琶曲

《琵琶行》詩意。傅抱石/繪

唐時琵琶進入發展的黃金時期,

出現了一大批如蘇袛婆、段善本、康崑崙等技藝高超的琵琶名手,

流傳了《霓裳羽衣曲》《六么》等著名的琵琶曲。

白居易的長詩《琵琶行》

更是對當時琵琶獨奏技藝作了有聲有色的描繪。

雨水丨如果唐朝過春節,他們的“難忘今宵”一定是琵琶曲

敦煌莫高窟,反彈琵琶伎樂天。

這更可能是一種創造性圖案,而非真實的演奏技巧或舞蹈動作。

“涼州七里十萬家,胡人半解彈琵琶。”

社會上層人士和民間百姓,對琵琶的喜愛達到了高峰。

如果唐朝人過春節,那他們的“難忘今宵”一定是琵琶曲。

雨水丨如果唐朝過春節,他們的“難忘今宵”一定是琵琶曲

正倉院所藏唐代螺鈿紫檀五絃琵琶,左右分別為正面和反面。

除了本土改良外,唐朝時期琵琶也經由中國輸入至日本。

公元756年(天寶十五年)傳入日本的螺鈿(dian)紫檀琵琶,

藏於奈良東大寺的正倉院中,紫檀木製成,有螺鈿裝飾,

腹面嵌有精美細緻的騎駝人撫琵琶的畫面,屬於世界藝術寶庫中的稀世珍品。

唐以後琵琶還從中國傳入朝鮮、日本、越南、琉球等國。

雨水丨如果唐朝過春節,他們的“難忘今宵”一定是琵琶曲

五代十國時期南唐畫家顧閎中作品《韓熙載夜宴圖》(區域性)中的琵琶獨奏。

後來,琵琶一度在元明清最主要的藝術形式——戲曲的演奏中,

失去地位。

但在民間,它還是在樂舞中十分“受寵”。

明後,琵琶的藝術就逐漸由北向南,向江浙一帶轉移,

1819年,華秋蘋的《南北二派秘本琵琶譜真傳》的出版,

奠定了清代至近現代琵琶以及演奏的藝術的基礎。

雨水丨如果唐朝過春節,他們的“難忘今宵”一定是琵琶曲

1933年衛仲樂在上海大光明電影院落成典禮上的琵琶獨奏《十面埋伏》

技驚四座,揚名海外。

此時,琵琶早已經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民族樂器,

植根於中華民族的文化印記中了。

更多精彩:

立春丨春暖花開,你眼前這朵是中國特產還是異域奇珍?

大寒丨絲綢之路的“全球代言人”,絲織品為什麼能?

小寒丨穿越千年伴君共乘——絲綢之路上的馬文化

冬至丨文字記錄交往:絲綢之路上它們曾來過

責編/張廣琳 審校/王瀝慷 監製/李雨思

投稿/糾錯:news@yidaiyilu。gov。cn

加入我們:hr@yidaiyilu。gov。cn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