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

「長安村落」——王曲街道中甘村

由 在長安 發表于 旅遊2022-04-06
簡介解放戰爭時期,中共地下黨員李浩(曾任長安縣縣長)組建長安南山游擊隊,由西甘村人紀季任隊長,村民劉明福、劉有姓、劉江繩、劉振聰、梁振德、梁振義、張二雄、張步賢、張步宏、張清華等十數人加入

遼寧遼中遺址在哪裡

「長安村落」——王曲街道中甘村

沿西彌公路(西安至南五臺彌陀寺)南行至王曲古鎮以南3公里處,滈河東岸有一個東西走向的古村

落,那就是中甘村。

2010年,3個村民小組,190戶,655人。

西安陸軍學院徵地後,現有耕地430畝,分

處滈河兩岸。

「長安村落」——王曲街道中甘村

原名么甘村,即小甘村之意。因為古時村中居民大多從西甘村遷來,故名。清末時,村人嫌其名不

雅,又因么與腰同音,腰又居中,故改名為中甘村。

20世紀50年代末與緊鄰的窯底村合併為勞動大隊,

20世紀80年代又分村而治,恢復中甘村建制。

現住村民主要以劉、張、雷、梁四姓為主,劉姓佔70%以上,與西甘村、南堡寨、子午天子峪劉

姓俱為同宗同譜。

據祖輩流傳,始於漢時傳代,窯工傳世。

張姓清末由西安北郊張家堡移遷;

雷姓清中

期由西安城西南雷家莊遷此;

梁姓清中期由賈裡村遷入,其餘王、趙、宋等姓大多由周邊村子遷入,或

者是河南人在民國時期逃難落腳,以做陶器為生。

新中國成立前村中居民除劉、張兩姓少數人家有住房

外,其餘村民大都是靠崖挖窯居住,以租田種地、進山打柴、為磚場、陶場打工為生計。

村后土崖畔現有五六處陶窯遺址裸露,古陶磚陶瓦俯首皆是,並有大型建築遺蹟留存,在地表土層

中大型青磚鋪就的地面、排水溝清晰可見。

20世紀70年代村子平整土地時,在村後塬上的土地中,曾挖

出鑄有鐘鼎文的大鐵鐘殘片,漢代鑄有花紋的鐵質鏟形幣,同時在遺址中還挖出一眼30多米深的水井,

好事者落石下井,叮咚不絕於耳,證明其水猶深。

當時為安全起見,將古井封口掩埋。

80年代,村民在

村西口建房時,曾挖出青銅劍、矛頭、箭鏃等物。

村中原有古廟宇5座。村口為橋溝廟,原是古長安城到南五臺山進香居士歇腳湯房;村西陶窯遺址上

原有一座供奉老君神主的窯神廟,至今遺址尚在;

村中有一間藥王廟;

村東北有一石砌高臺,上建有關

公廟。

廟左有一株千年老國槐,至今尚在。

村西塬上有一座三官廟,內有三官塑像。

根據祖輩流傳,漢唐時期村民多為窯匠,專為南五臺山及周邊建築工程燒製磚瓦。村西原有一運送

磚瓦的小道名為車道溝,民國時期被于右任、楊虎城拓寬為西彌公路一部分,1940年前後又由胡宗南改

建為沙石公路。

「長安村落」——王曲街道中甘村

1940年前後胡宗南為進攻陝北和擴建黃埔軍校第七分校的需要,決定選址建醫院,強行徵用村中良

田60餘畝,修建160間房舍的軍用醫院,是黃埔軍校王曲第七分校和胡宗南部隊的專用醫院。

1949年西安

解放後被西北野戰軍接管,1953年劃為志願軍歸國部隊療養院,後收歸蘭州軍區後勤部,又為陝西軍區

幹部集訓隊營地。

百萬裁軍時移交地方,現在村民又在營房舊址建起民居。

「長安村落」——王曲街道中甘村

20世紀70年代初農業學大寨,用石頭水泥沙漿修砌了滈河兩岸的河堤,同時又在滈河上修建了一座三

孔鋼筋混凝土大橋。

又將塬上及滈河兩岸的土地進行平整,重新修建農田道路,又按合理佈局挖了8眼深

井,修建統一的水泥石砌灌溉渠。

緊接著又勘測開挖,建成3公里的灌溉支渠,徹底解決神禾原上自古靠天

吃飯的歷史。

1980年秋,率先分田到戶。1981年夏就獲得空前未有的大豐收。

改革開放後,伴隨著農業機械化的高速發展,從黃土地中解放出來的大批農民,憑藉一技之長,組

織建築、家居裝修、水電安裝等工程隊,進城務工。

另有一部分村民進城從事餐飲、服裝、日用百貨、

電器、建材、運輸、維修、汽車配件等行業的商業經營,農忙時節回家務農,種田經商兩不誤。

2007年對老舊供電線路進行全部更新改造。2008年對村中主幹道進行硬化,種植綠化樹。2009年打

180多米的深井,送水入戶。

十多年來,幾乎家家都建了漂亮的平房小院,甚至別墅式宅院。

摩托車、電

動車替代了腳踏車,小車出入也已司空見慣。

「長安村落」——王曲街道中甘村

為解決村中一直無辦公室和兒童上小學要去五臺留村的狀況,籌資在原橋溝廟遺址上修建8間兩層的

辦公樓,新建22間教室和辦公室的勞動小學。

據統計,村中共考出大學生近40人,中專生五六十人。

解放戰爭時期,中共地下黨員李浩(曾任長安縣縣長)組建長安南山游擊隊,由西甘村人紀季任隊長,

村民劉明福、劉有姓、劉江繩、劉振聰、梁振德、梁振義、張二雄、張步賢、張步宏、張清華等十數

人加入。

1949年游擊隊改編為長安獨立二團,土改後部分人員返鄉。

張清華、劉江繩、張二雄轉入野戰

軍。

劉江繩、張二雄隨部隊解放大西北後集體轉為石油工人,現均為大慶油田離休幹部。

張清華參加對

印度自衛反擊戰後晉升為團級幹部,後轉業到長安林業局。

張步賢新中國成立初轉為王曲鄉行政幹部,

其弟張步宏因只有15歲,被部隊選送入洛陽炮校深造,畢業後被分到福建前線炮兵部隊,參加炮擊金門

戰役,1996年離休,為當時長安最年輕的離休幹部。

“文革”前,村中出了4名大學生。雷雲霄,考人西北軍區衛生學校,畢業後留校,後又分

配到蘭州軍區第四醫院,曾參加過藏區剿匪戰鬥,為兩彈一星科研人員做過醫療保障工作,是全軍著名

放射科專家,現為師職退休幹部;

雷志魁,畢於西安高階航空學校,因成績優異被保送至陝西師大、西

北工業大學深造,後分配到軍工843廠工作,研究化工及金屬結構,任高階工程師;

柳常道畢業於渭南師

範,後分配至黑龍江伊春市工作,20世紀90年代調回渭南市,為高階教師;

劉長安,畢業於重慶建築工

程學院,畢業後分配至成都建築設計院,為高階建築設計師。

推薦文章

  • 古代貴族飯桌上,有哪些流傳至今的「點心」?

    古代貴族飯桌上,有哪些流傳至今的「點心」?作者:文刀半瞎經典的古代食譜有《清異錄》、《食經》、《本心齋食譜》、《山家清供》、《飲膳正要》、《飲食須知》、《雲林堂飲食制度集》、《易牙遺意》、《隨園清單》、《四時食制》等...

  • 成都美食之紅油抄手的簡單速成法,在家也可以吃到正宗的!

    取一張抄手皮放入適量的肉餡對摺成一個三角形,三角形的一頭用筷子摸上點水或者就用弄肉餡的筷子一抹就行,輕微沾溼即可捏好的抄手,是不是有點像個小元寶按同一個方法包好所有的抄手(一次可以多包點,吃不完放冷凍室,隨吃隨取)拿一個碗,調入生抽2勺,辣...

  • 半月談丨沁河古堡群:文氣浸入煙火氣

    半月談丨沁河古堡群:文氣浸入煙火氣進入21世紀,晉城市陽城縣、沁水縣的郭峪古城、皇城相府、柳氏民居等一批知名古堡民居,相繼被納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