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

「史話中國」河北·平泉

由 扶搖天下人文 發表于 旅遊2022-03-26
簡介近千年前遼與北宋之間頻繁通使,在平泉留下了很多歷史故事

平泉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平泉市是河北省直轄的一個縣級市,由承德市代管。

「史話中國」河北·平泉

歷史

「史話中國」河北·平泉

平泉的中心地帶有一處天然泉眼,大約三十多平方米,水深超過2米。繁華的街道中間泉水自平地之上汩汩湧出,附近卻並無別的水源。

據《平泉縣誌》記載,當年康熙皇帝北巡,經過這裡看到水勢奔湧,大感驚奇,不禁讚歎了一句“平地湧泉,好個所在。”這正是平泉市名的由來。

「史話中國」河北·平泉

泉水所在的位置是平泉最熱鬧的一條街道,叫做八溝大街。清朝康熙以及乾隆年間,平泉的八溝街南北走向長約10千米,商號林立,五行八作一應俱全,令人目不暇接。

平泉距避暑山莊僅八十多千,得益於避暑山莊和外八廟的興盛,平泉也因此迎來了史無前例的熱鬧繁華。

清代的平泉處在從承德去瀋陽路上的第八條山溝裡,因此叫做八溝。乾隆年間,八溝改廳為州。

當地人重新想起八溝主街上的泉水和康熙皇帝的那句讚歎,就將八溝廳改名為平泉州。平泉這個名字得以一直沿用到今天。

傳說故事

從平地湧泉的奔騰湧動到八溝大街上的車水馬龍,平泉獨特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通達四方的品質。在這裡,地名的背後是因流動而產生的無限生機和活力。

契丹,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遊牧民族之一,卻神秘消逝於歷史。然而,在平泉保留至今的民俗中,卻有著當年馬背民族的記憶。

「史話中國」河北·平泉

農曆六月十四是平泉市薛杖子村祭祀樹神的日子。傳說當年遼聖宗耶律隆緒與皇后蕭氏來此打獵,皇后不忍獵殺動物,就將箭射向了這棵大楊樹。

「史話中國」河北·平泉

樹幹在箭矢射中的地方一分為三,逐漸長成九條形態各異的虯龍,大楊樹就成了九龍蟠楊。這棵承載了傳奇的老樹,也成為人們世代供奉的圖騰。

這棵老樹已經是平泉的地理座標,在當地人心中,它訴說著契丹族起源的故事。這裡是遼河的源頭,也是契丹族的故鄉。

「史話中國」河北·平泉

馬盂山是遼河源的最高峰,據《遼史。地理志》記載,契丹始祖騎著白馬,下馬盂山,出遼河源,創造了一段輝煌的歷史。

遼朝全盛時期的疆域,西至阿爾泰山,東到日本海,北抵額爾古納河、大興安嶺一帶,南到河北省的白溝河,領土面積達到489萬平方千米。

遼河源的馬盂山成為皇家“獵苑”。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和遼歷代帝王都曾“獵馬盂山”,緬懷祖先和部族馬背上的榮光。

這裡也留下了遼後箭矢射出九龍蟠楊的傳說故事。雖然契丹族已經消逝於歷史,他們卻從未被這片土地遺忘。

契丹族起源的傳說在遙遠的古代,傳說有一位神人騎一匹白馬從馬盂山翩翩而下,沿著奔騰的土河一路向東。

這時,有一位天女正駕著一輛青牛車,沿著松林密佈的潢水緩緩而來,兩人在木葉山相遇相愛,生下八個兒子。這八個兒子後來繁衍為八個部落,這八個部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做契丹。

在平泉的民俗裡,有歷史的迴響,有生命的力量。因為平泉本就是個孕育文明,生生不息的地方。

在平泉的歷史上,不僅留下了契丹族的深深印記,也承載著漢族和契丹族之間的文化交融。它們反映在了傳說和民俗中,也在考古發現中得到了印證。

考古

一千多年前,遼人在平泉陷河邊的山嶺上發現了銀礦的礦脈。《遼史。食貨志》中記載“自此以訖天祚,國家皆賴其利。”

陷河銀礦成為遼代重要的財政收入來源。公元1005年,宋、遼簽訂了澶淵之盟,兩國迎來和平。

從此遼朝開始著力於國內政治改革和經濟建設。平泉的銀礦出產支撐起了遼王朝的經濟發展。平泉在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也在此時凸顯了出來。

遼朝實行五京制度,先後建立了上京、南京、東京、中京、西京五個京城、遼中京模擬唐東都洛陽城而建。這是遼帝接見宋朝使臣的地方,因而成為了遼朝最重要的陪都之一。

那五京之中,其中的中京大定府就在現在內蒙古的寧城縣,寧城作為一個地區中心存在。遼朝在平泉設澤州,是平泉州一級行政建制的開始。

澤州是遼中京的門戶,也是宋遼交往的前哨,這裡也自然成為了兩個民族、兩種文化的交往和交融之地。

「史話中國」河北·平泉

上世紀五十年代,平泉市的另一個考古發現再次印證了這一說法。這是一處遼代墓葬。墓內隨葬品被盜一空,僅存一副石棺和墓誌。石棺重達十噸,由六塊青石板拼成。四壁東、西、南、北分別雕有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神。

「史話中國」河北·平泉

棺看上刻著十二漢官人物線刻畫。漢官頭頂上則是十二生肖的圖案,棺蓋邊緣雕刻有手持笏板的漢族女官形象,雕刻從主題到藝術表達,都有漢文化的影子。

考古專家根據棺木的形制和殘留的墓誌判斷,墓的主人就是遼國的大長公主耶律觀音女,她的母親正是鼎鼎大名的蕭太后蕭綽。

蕭太后在丈夫遼景宗生前即開始輔政。遼景宗去世後,又攜子執政二十七年,和北宋簽訂澶淵之盟,實現雙方和解,從而帶領遼朝進入歷史上的鼎盛時期。

這就是大長公主生活的時代,曾經的繁榮強盛和活躍的文化交流已經凝固在了這方石棺中。

大長公主最終歸葬於平泉,從另一側面印證了平泉作為契丹族起源地之一的重要地位。在這些古老的遺存裡,有著契丹民族對漢文化的尊重和吸收。

文化交融

遼代的澤州曾是宋遼古驛道上的重要節點。近千年前遼與北宋之間頻繁通使,在平泉留下了很多歷史故事。

澶淵之盟後,宋遼迎來了120多年的和平,兩朝聘使不斷,累計達1600多人。歐陽修、王安石、有著包青天之稱的包拯,沈括這些史書中閃耀的名字都曾列於使團當中,他們也都曾在平泉留下過足跡。這和平泉獨特的地理位置有關。

當年北宋使者進入遼境後,透過兩條驛道前往遼中京。其一是古北口路,經古北口、灤平、隆化、承德到達澤州。其二是松亭路,從通州、薊縣、石門、遵化、喜峰口到達澤州,兩條驛道在澤州相會,宋使會在澤州落腳,然後去往遼中京。

作為拱衛中京的重鎮和宋遼古驛道上的重要節點,平泉見證了近千年前那段交往和交融的歷史。

清朝歷代帝王北上瀋陽就曾從這裡經過。平泉市境內的南五十家子和北五十家子相距50公里,正好是馬跑一天的距離。清政府在從北京到蒙古地區的交通節點上設定驛站,每個驛站安排50戶蒙古人家,專門負責資訊傳遞,人員迎送,這就是五十家子的由來。

美食

南沙酥和改刀肉曾是宴席上的佳餚,也是當年避暑山莊御廚們的創造。南沙酥的主料是麵粉,紅豆沙和白糖。

「史話中國」河北·平泉

南沙是塞北人對白糖的叫法,在遠離京城的塞外,也只有王公貴族才能享用這樣的甜食。酥餡包入酥皮中,用小火烘烤,水分被慢慢烤乾,油脂的香氣就散發出來。

「史話中國」河北·平泉

改刀肉的主料是裡脊和筍絲,冬筍產自江南,在北方也屬於貴重的食材。肉和筍絲用油反覆翻炒,油溫要高,這樣肉和筍中的水分才能被蒸發,油脂才能滲透其中。

南沙酥小巧玲瓏,清甜可口。改刀肉色澤黃亮,造型猶如金字塔,也只有如此考究的細菜細點心,才配得上宮廷菜的身份。

當年承德避暑山莊的宴席上,這兩道美食幾乎成為了固定的搭配。南沙酥曾是康熙皇帝欽定的御點,改刀肉也頻頻獲得蒙古王公的盛讚。

這裡曾是一段奔放歷史的源頭。這裡曾是一個豪邁民族的故地,生命在這裡蓬勃不息,如同泉湧。

平地湧泉是自然的饋贈,而返璞歸真、綠色發展是時代的選擇,也是這片靈遼闊大地的福祉。良泉碧水,一定會滋養更精彩的未來,藍天之下,老樹作證。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