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

安徽一座古村裡,竟然有七座明清古牌坊,被譽為中國牌坊第一村

由 帶娃兒去旅行 發表于 旅遊2022-03-26
簡介這座牌坊群的背後,不僅體現了徽文化程朱理學“忠、孝、節、義”的倫理道德,也包括了內涵極為豐富的“以人為本”的人文歷史,每一個牌坊都有一個情感交織的動人故事,既是褒獎,又是束縛

棠樾牌坊有哪幾個

牌坊俗稱牌樓,在封建社會中,牌坊是崇高榮譽的象徵,樹牌坊是彰德行、沐皇恩、流芳百世之舉,也是人們一生的最高追求,通常只有皇帝恩准,才允許建造。作為“光宗耀祖,曉諭後人”之舉,通常被安置在村落、陵墓、祠堂等建築群的匯入部分。而在整個徽文化中,牌坊可以說是其中的一個縮影,也是徽文化的傑出代表。

安徽一座古村裡,竟然有七座明清古牌坊,被譽為中國牌坊第一村

在徽州歙縣西郊,就有這樣一座800多年曆史的古村,棠樾。和大多歙縣鄉村一樣,這裡有著徽派建築一貫的風格,白牆墨瓦,曲徑通幽,馬頭牆高低錯落。而真正讓它出名的是它村口的七座牌坊,這在中國乃至世界都是極其罕見的,因此也有了“中國牌坊第一村”的美譽,更是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榮膺國家5A級景區。

安徽一座古村裡,竟然有七座明清古牌坊,被譽為中國牌坊第一村

棠樾這兩個詞的來歷,可以追溯到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甘棠》。臺伯推行文王政令,不搞官場惡俗,而是在鄉間的一棵甘棠樹下審案辦公,因此深得民心,村民們便特意把這棵甘棠樹保護了下來,後人把“棠陰”一詞喻為“德政”,棠樾的“樾”字,即指樹陰。就是在這樣一座古老的村口,在明清跨越百年的時光裡,竟然豎起了七座牌坊群。

安徽一座古村裡,竟然有七座明清古牌坊,被譽為中國牌坊第一村

堂樾牌坊群可分為明坊和清坊。其中三座明坊是:慈孝裡坊、鮑燦孝子坊、鮑象賢尚書房。前二坊為卷草型紋頭脊式,後一坊為沖天柱 式3坊,都是4柱3間3樓。四座清坊則包括:鮑文齡妻節孝坊、鮑瀨芳樂善好施坊、鮑文淵妻節孝坊、鮑逢昌孝子坊。四坊都是沖天柱 式,結構類似,但雕刻比明坊精緻,雖然時間跨度長達幾百年,但形同一氣呵成。

安徽一座古村裡,竟然有七座明清古牌坊,被譽為中國牌坊第一村

這裡的牌坊群摒棄了傳統牌坊的木質結構,而幾乎全部採用石料,且以質地優良的“歙縣青”石料為主。這種青石牌坊堅實耐用,高大挺拔,外觀上更是恢宏華麗、氣宇軒昂,可以說代表明清兩代牌坊建築的最高成就,對研究明清時代的政治、經濟、文化及建築藝術和徽商的形成和發展,甚至民居民俗都有極其重要價值。

安徽一座古村裡,竟然有七座明清古牌坊,被譽為中國牌坊第一村

整個牌坊群佈置在一條曲折有致的村口道路上,由一條石板路串聯起來,從不同角度看上去都是一幅不同構圖、變化多端的畫面,令人叫絕。牌坊旁邊就是農田,每座牌坊旁邊都有一個介紹,無論從前還是從後看,都以“忠、孝、節、義”為順序,每一座牌坊背後都是一段情感交織的動人故事,勾勒出封建社會倫理道德的概貌。

安徽一座古村裡,竟然有七座明清古牌坊,被譽為中國牌坊第一村

七重門的末端,有三座宏大的祠堂,成為吾土傳統禮教的註解,也為七座牌坊序列添加了輝煌。其中的鮑家祠堂,更是一座規模宏大的建築,距離棠樾牌坊群約500米遠是鮑家花園。在棠樾村中鮑姓是大姓,據考證鮑姓屬東晉咸和年間新安太守鮑弘的後裔,原居豐樂河南岸的金圭坦――鮑屯。

安徽一座古村裡,竟然有七座明清古牌坊,被譽為中國牌坊第一村

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時候,曾褒獎牌坊的主人鮑氏家族,稱其為“慈孝天下無雙裡,袞繡江南 第一鄉”。如今村裡有牌坊群、古民居等23處單體國保單位,槐塘雙坊、稠墅牌坊群(四座牌坊)、大母堨等3處省保單位,稠墅漢代墓葬群等1處縣保單位,中國牌坊博物館就在這裡。

安徽一座古村裡,竟然有七座明清古牌坊,被譽為中國牌坊第一村

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女人可以說是與祠堂無緣,縱觀全國各地的祠堂,大部都禁止女性進入,而在這裡卻有一座專門為女性修建的祠堂,清懿坊。明清時期鮑姓家族的男人們大多出門經商,家中只剩女性勤儉持家,貞烈守節,為鮑姓家族的興盛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於是破例為她們修建清懿堂,清懿正是清白貞烈、德行美好的意思。

安徽一座古村裡,竟然有七座明清古牌坊,被譽為中國牌坊第一村

這座牌坊群的背後,不僅體現了徽文化程朱理學“忠、孝、節、義”的倫理道德,也包括了內涵極為豐富的“以人為本”的人文歷史,每一個牌坊都有一個情感交織的動人故事,既是褒獎,又是束縛。如今雖歷經百年風雨,依然有著很現實的教育意義,值得我們去細細品味。

安徽一座古村裡,竟然有七座明清古牌坊,被譽為中國牌坊第一村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