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

挑燈夜譚丨幸虧唐宋人沒有手機……

由 新華日報出版部 發表于 旅遊2022-02-22
簡介不信我們翻開《全唐詩》看——《尋胡處士不遇》(韓翃)、《尋菊花潭主人不遇》(孟浩然)、《尋山僧不遇作》(李白)、《晚出尋人不遇》(白居易)、《尋陸鴻漸不遇》(僧皎然)、《尋汪道士不遇》(劉禹錫)、《尋洪尊師不遇》(劉長卿)、《尋李山人不遇》

水東哪裡好玩的地方

挑燈夜譚丨幸虧唐宋人沒有手機……

大概20年前吧,網路上有篇文章《如果讓唐宋人拿起相機》,作者寫道,如果唐宋人拿起相機,他們對鏡頭的運用嫻熟自如: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用超廣角、大視場鏡頭來詮釋他的邊關烽火和古戰場的雄渾壯美;

“印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杜甫透過大光圈標準鏡頭,讓我們領略到虛化背景下沉重的歷史滄桑感與淡淡的哀愁。

挑燈夜譚丨幸虧唐宋人沒有手機……

作者又寫道:歐陽修先生也是攝影高手——“環滁皆山也”,用的是廣角;“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開始變焦;“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鏡頭推出,主體拉近;“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定格,大特寫。

……

如斯種種,他說:唐宋先賢把漢字的美學發揮到極致,憑著這樣的審美情趣玩相機,凡有網路處,必有詩人貼圖。

挑燈夜譚丨幸虧唐宋人沒有手機……

在趙老師看來,幸虧唐宋人沒相機,要不然他們就懶得做詩了。看見美妙的風景,只須“咔嚓”一聲,直接發朋友圈,犯得著搜腸刮肚地苦吟嗎?

更萬幸的是,唐宋人豈止沒相機,他們沒網路,沒路由器,連手機也沒有。

唐人賈島有一首膾炙人口的詩《尋隱者不遇》,松樹底下,詩人與童子三問三答——“你師傅在家嗎?”“不在。”(松下問童子)“幹嘛去了?”“採藥。”(言師採藥去)“在哪旯旮採啊?”“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短短20個字,寓問於答,情趣盎然。

如果讓賈島拿起手機,畫風是這樣子的——“喂喂喂,我是賈島,在你家門口。表浪了,快回來……”

完蛋了,一首五言絕句就此泡湯。

挑燈夜譚丨幸虧唐宋人沒有手機……

唐宋詩歌裡,“尋人不遇”不是什麼稀罕題材,似乎大家都喜歡寫。本來興沖沖地去尋朋訪友,轉山轉水,走得嬌喘吁吁,臨了吃個閉門羹。咋整?自我安慰一下吧,寫詩!

不信我們翻開《全唐詩》看——《尋胡處士不遇》(韓翃)、《尋菊花潭主人不遇》(孟浩然)、《尋山僧不遇作》(李白)、《晚出尋人不遇》(白居易)、《尋陸鴻漸不遇》(僧皎然)、《尋汪道士不遇》(劉禹錫)、《尋洪尊師不遇》(劉長卿)、《尋李山人不遇》(王建)、《匡城尋薛閔秀才不遇》(劉滄)、《玄元觀尋李先生不遇》(魏知古)、《廬山尋靈紀不遇》(貫休)、《郎員外見尋不遇》(錢起)……多得不可勝記。

挑燈夜譚丨幸虧唐宋人沒有手機……

趙老師統計過,《唐詩三百首》裡頭有四首“尋人不遇”。倘按300︰4的比例推算,《全唐詩》《全宋詩》共收錄詩作32萬首,得有多少“尋人不遇”?

除了賈島的那首五絕,趙老師最喜歡劉長卿的《尋南溪常道士》,詩曰:

一路經行處,莓苔見履痕。

白雲依靜渚,春草閉閒門。

過雨看松色,隨山到水源。

溪花與禪意,相對亦忘言。

全詩緊扣一個“尋”字,詩題上沒講“不遇”,實際上真沒遇著。不過,詩人心態好,不急不惱,他漫步山間,看悠悠白雲倒映洲渚,萋萋芳草遮閉門戶,雨後的青松蒼翠可人,溪邊的野花燦爛奪目,大自然的清幽使他萬慮俱寂,心有所悟。這樣的“不遇”,大有王子猷“興盡而返,何必見戴”的意蘊。

挑燈夜譚丨幸虧唐宋人沒有手機……

李白《尋山僧不遇作》乍看和劉長卿的詩很相像,卻是另一番滋味。詩曰:

石徑入丹壑,松門閉青苔。

閒階有鳥跡,禪室無人開。

窺窗見白拂,掛壁生塵埃。

使我空嘆息,欲去仍裴回。

香雲遍山起,花雨從天來。

已有空樂好,況聞青猿哀。

瞭然絕世事,此地方悠哉。

在這首詩裡,李白尋訪的物件是一位僧人。松門青苔、閒階鳥跡、掛壁拂塵,都兆示著詩人撲了空。他裴回(徘徊)且猶豫,既對尋人不遇深懷遺憾,又對山林生活充滿嚮往。李白此時已50多歲了,始終在“隱”與“仕”的矛盾中掙扎。

挑燈夜譚丨幸虧唐宋人沒有手機……

詩僧皎然與茶聖陸羽(字鴻漸)是好朋友,陸羽晚年頻繁“流竄”於江浙一帶,皎然多次尋他不得,於是有了以下兩首詩:

《往丹陽尋陸處士不遇》

遠客殊未歸,我來幾惆悵。

叩關一日不見人,繞屋寒花笑相向。

寒花寂寂遍荒阡,柳色蕭蕭愁暮蟬。

行人無數不相識,獨立雲陽古驛邊。

鳳翅山中思本寺,魚竿村口望歸船。

歸船不見見寒煙,離心遠水共悠然。

《尋陸鴻漸不遇》

移家雖帶郭,野徑入桑麻。

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

扣門無犬吠,欲去問西家。

報道山中去,歸時每日斜。

這兩首詩都相當精彩,堪稱皎然與陸羽的友誼見證。《尋陸鴻漸不遇》收錄在《唐詩三百首》裡頭,已然千古名篇。趙老師私下覺得,另一首其實寫得更好些。

挑燈夜譚丨幸虧唐宋人沒有手機……

同一題材的詩,寫多了會“撞鬼”。唐人賈島寫過《尋隱者不遇》,北宋詩人魏野也寫過《尋隱者不遇》:

《尋隱者不遇》(北宋·魏野)

尋真誤入蓬萊島,

香風不動松花老。

採芝何處未歸來,

白雲遍地無人掃。

魏野不愧北宋早期的詩壇高手,這首詩比之賈島不遑多讓。賈島詩裡的隱者“只在此山中”,不管山頭、山腳、山前、山後,好歹還有明確去處。魏野尋訪的隱者厲害多了,身入蓬萊仙境,行蹤漂泊不定。詩人只能展開遐想,自問自答——隱者在哪裡?莫非採靈芝仙草去了?末一句“白雲遍地無人掃”,令人悵然若失,餘韻嫋嫋。

挑燈夜譚丨幸虧唐宋人沒有手機……

要說撞鬼,白居易和趙文才真撞了大頭鬼。

白居易生於中唐772年,趙文生於南宋末1239年,兩人相差467歲,卻共演了一部鬼片:

《尋郭道士不遇》(唐·白居易)

郡中乞假來相訪,洞裡朝元去不逢。

看院只留雙白鶴,入門惟見一青松。

藥爐有火丹應伏,雲碓無人水自舂。

欲問參同契中事,更期何日得從容。

《尋郭道士不遇》(南宋·趙文)

問師雲已出,杖履水東灣。

世上方多事,山中亦小閒。

竹光新雨後,禽語夕陽間。

自出雲關去,鐘聲送我還。

老實說,這兩首詩都寫得很一般,沒什麼可點評的,純屬巧合得好玩。

挑燈夜譚丨幸虧唐宋人沒有手機……

從藝術價值上講,宋人詩總體比唐人詩略遜一籌,但單就“尋人不遇”而言,南宋葉紹翁的《遊園不值》可以扳回一局:

《遊園不值》(南宋·葉紹翁)

應憐屐齒印蒼苔,

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

一枝紅杏出牆來。

常人眼裡,訪友不值(不遇)是一件令人失望的事,可詩人突發奇想,該不是主人故意拒客,獨享滿園春色吧?春天是朝氣蓬勃生機無限的,你如何能鎖得住?看,一枝紅杏正探出牆頭。

這首詩詼諧中蘊含哲理——一切新鮮美好的事物,必有其客觀發展規律,任何外力都無法阻擋。

挑燈夜譚丨幸虧唐宋人沒有手機……

拉拉雜雜寫這麼多,趙老師究竟想說啥來著?噢,對了,對了,幸虧唐宋人沒有手機,否則我們讀不到這些詩!

本期文字、編輯

/ 趙老師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