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

羅馬非一日建成,西湖也非一日聞名,杭州西湖成型與成名簡史

由 魚言史記 發表于 旅遊2022-01-19
簡介1985年,杭州評出西湖新十景

杭州楊堤是誰修的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說到杭州,無人不曉西湖。但是說到“西湖是如何形成,以及又是如何一步步聞名中外”這兩個問題,恐怕就算是常遊西湖的人,也難以說清吧?我們這就來說一說西湖的前世今生。

西湖成型始末

關於西湖的形成,有多種說法,但大多學者認為,西湖在秦漢以前還是個和江海相連的淺海灣,南、北兩山均向東北突出,遙遙相對,形成伸入大海的兩個海岬。隨著歲月變遷,兩個岬角附近的泥沙日積月累,逐漸淤積成沙洲,並日益接近而毗連在一起。沙洲外是汪洋大海,沙洲內低窪處還殘存著海水,則成為“瀉湖”——這就是西湖的前身了。

羅馬非一日建成,西湖也非一日聞名,杭州西湖成型與成名簡史

西湖舊影

秦漢時期,這個“瀉湖”因位於武林山麓而被人稱為武林水。天長日久,武林水滲入了大量的降水、地面水與泉水,開始慢慢淡化,鹽度減低,由此逐漸引起了人們的重視。

唐朝時,因其位於錢塘縣境,官書檔案上就將其命名為錢塘湖。而當地人因它坐落在城之西,便俗稱其為西湖。唐長慶二年(822年)十月至四年(824年)五月,白居易任杭州刺史,任期內,白居易對西湖進行大整治,他主持修築的白堤,把西湖分成了上湖和下湖,不僅便利了附近州縣的農田灌溉,還進一步促進了上湖環境的美化。上湖日益成為人們喜愛的旅息之地,成為西湖的主體。白居易還曾寫下《西湖晚歸》《早春西湖閒遊》《西湖留別》等諸多吟詠西湖的詩歌,令西湖聲名嶄露頭角。

羅馬非一日建成,西湖也非一日聞名,杭州西湖成型與成名簡史

白堤舊影

到了北宋,西湖也多有整治。到了蘇東坡兩任杭州地方官時,西湖淤塞,蘇東坡大力疏浚,並把湖中淤泥用來修築成一條跨湖的長堤,這就是蘇堤的由來。蘇堤修成後,西湖景色更加誘人,而蘇東坡創作下的《飲湖上初晴後雨》一詩:“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更是讓西湖一下子聞名遐邇。

西湖十景形成始末

南宋時,對西湖也多次進行了疏浚。這一時期,對西湖最大的創舉,是形成了“西湖十景”之說。此時,西湖經過多次的治理已經基本定型,風光不再有大變動,這也正是“西湖十景”被提出的前提條件。

羅馬非一日建成,西湖也非一日聞名,杭州西湖成型與成名簡史

麴院風荷舊影

南宋祝穆在《方輿勝覽》裡記載,當時畫家稱西湖湖山四時景色最奇者有十:

平湖秋月,蘇堤春曉,

斷橋殘雪,雷峰夕照,

南屏晚鐘,麴院風荷,

花港觀魚,柳浪聞鶯,

雙峰插雲,三潭印月。

這是“西湖十景”之說首次出現於文獻記載。由此,西湖十大盛景被世人公認、敲定,南宋以及後世,都以此十景為最。

一直到了清朝,康熙三十八年(1699),康熙皇帝南巡至杭州,也對西湖十景過目不忘,並親題御筆,為西湖十景分別寫下題字,並立碑石紀念,如今遊十景我們所見到的那些四字碑刻就是康熙御筆。當時,有皇帝御筆加持之後,西湖越加風靡全國。

羅馬非一日建成,西湖也非一日聞名,杭州西湖成型與成名簡史

康熙花港觀魚御碑,魚字故意少了一點

西湖新景誕生與申遺成功

如果西湖止步於清代,也許還不至於被今人所熟知與喜愛。西湖的難能可貴之處,就是隨著歲月的流轉,反而更加有韻味,而且常為常新。

1985年,杭州評出西湖新十景。進入新世紀以來,從2002年開始,杭州連續6年治理西湖, 綜合保護,令“一湖兩塔三島三堤”的西湖全景重返人間,“東熱、南旺、西幽、北雅、中靚”的西湖新格局初步形成。由此,又進行了三次新“十景”評選活動,最終2007年,“西湖新十景”在舉世關注下誕生,包括:

靈隱禪蹤,六和聽濤,

嶽墓棲霞,湖濱晴雨,

錢祠表忠,萬松書緣,

楊堤景行,三臺雲水,

梅塢春早,北街夢尋。

羅馬非一日建成,西湖也非一日聞名,杭州西湖成型與成名簡史

今日西湖

至此,西湖已有“三十景”之稱,越加宏盛。

千年以來,西湖之名,也早已飄向海外。不過,西湖真正聞名中外,被公認為世界名勝的,還是在2011年。這年6月24日,“杭州西湖文化景觀”在法國巴黎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5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順利透過審議,正式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西湖由此成為中國第41處世界遺產,也是目前我國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世界遺產中唯一一處湖泊類文化遺產。

西湖盛名似乎至此已達鼎盛,然而西湖的“成長之路”依舊在繼續,未來它何去何從,是否還能更上一層樓?我們拭目以待。

推薦文章